擔任女宣雜誌主編六年(1991-1997),是我從台神神學研究所畢業以後的第二個服事職場,也是我從憂悶、迷惑、不快樂的心緒中轉換,重新得到服事的自信、歡喜的關鍵時期。所以我非常願意分享那幾年的服事感想心得。
1加強每期主題設計與研討
主題的設計在於喚起婦女的意識覺醒,掌握當時教會與婦女議題,例如:歡喜成為義工、社區關懷與宣教、認識婦女團體、婚姻危機、親職關係、性教育、反對家庭暴力、反核運動、掃黃運動、生態關懷等。每期定期召開編輯委員會議,討論情況熱烈,特別是過去女宣雜誌較屬婦女團契契刊的型態,從1990年左右起雜誌的討論主題多方邀請學者、牧者寫,也加進當時社會的婦女團體的討論議題。我們有些委員因為習慣性的婦女團契內容一下子加入許多陌生又驚心動魄的議題,例如性教育、家庭暴力問題,而難免認為:「我們是基督徒,這不是我們的問題。」以致於我們雖曾討論過這些議題,但因當時的教會狀況,而有些避重就輕;談是談了,可是未能有更深的關懷與行動力。現在想起來覺得可惜,力不能逮也!
2加強每期各專欄的內容及果效
我們會加強每期各專欄的內容及果效,譬如:
「國際瞭望」:我擔任主編的時期,正逢普世教協呼籲「眾教會與婦女團結十年」(1988--1998)運動的思潮與行動時期,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密切與世界各教會聯盟(如WCC、WARC、ACWC、CCA)彼此激勵、提醒,共同追求在教會中實現信仰中平等的兩性關係。所以每期女宣雜誌皆盡量請代表參會的姊妹們分享,報導大會的主題內容,最重要是她們帶回來國際上眾教會的關心議題,我們也有管道表達我們教會婦女的聲音,包括需要與貢獻。
「書香園地」「婦女神學」專欄:我們在各中區會的「婦女進修班」推動婦女查經,特別是以婦女的經驗與角度閱讀聖經,深耕研經與回應。努力查究聖經的權威與解釋聖經中所啟示、所揭露的上帝的話,思考上帝的話語對不同基督徒團體是否有不一樣的意義。我們也思考如何透過個人靈修、研經、解經,以兩性平權為基礎,重新檢視父權文化傳統影響甚深的經文內容。
無論是專欄介紹的書籍,或是那時翻譯的書,我們都很努力試圖引領讀者重新檢視、閱讀,尋找聖經中超越父權的思想,以積極角度描述婦女的經文,希望貢獻以婦女角度查考、研讀聖經信息的方法。記得有一個有趣又有意義的回應:排灣中會的男性牧長當時就曾經說:「咦!妳們上過婦女進修班和讀過婦女神學,在開中會時,變得會說話哩!」言下之意就是,以前婦女們在中會的議會中是沒有聲音的,而現在不一樣了!
談到婦女運動與婦女神學,其實我們當時也不例外的要面對一個很大的困境壓力,因為一般人對女性主義和婦女神學有很深的誤解,認為它們是在對抗、壓迫男性,在家務分工上斤斤計較,在教會社會權力結構中爭權。我們也只能不斷的澄清,重新塑造婦女的正面形像。事實上,那時我們長老教會已經是關懷社會、政治議題多年,大家也都接受人不論種族、文化和階層,都享有同等的價值和機會;但女性倡導女性主義與婦女神學時,仍不斷被一些人排斥。今日回想起當年蘇素真牧師的勉勵:「那麼多的反對聲音更激發我們思考:發出女性的聲音是為了什麼?而不是退卻!」我一直記得她對我說的一句話:「要感謝那些曾經反對妳的人!」擔任文字服事工作多年,我知道女宣雜誌在當時可能是默默沉靜,只是微弱的發聲,但是多年之後,我相信女宣有一種無法抹滅的力量,它會產生比白紙黑字本身的存在更長遠的影響力。
3. .開創「婦女寫作成長班」,編、採、寫女性生命故事
身為編輯兼採訪,我也時常需要與作者、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