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19期 廢死不可 ?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當無辜者的血滲透土地時——由暴行所殃及之團體思考死刑存廢議題
上帝不讓無辜者的血徒然地流著,更不願一人沉淪。
關鍵字:
作者/王貞文 (台南神學院講師)

死刑存廢的議題,在台灣社會激起激烈的討論,許多人的情緒都被牽動了。努力以「修復式正義」取代「報復性正義」的探討,在台灣社會才剛剛在起步。不管主張廢死,或反對廢死,在爭取媒體的關注、或是在網路世界裡的交鋒,都有著深深地焦慮感,很難心平氣和地來談。反對廢除死刑者,拼命責難另一個陣營的人沒有看見被暴力加害的人的痛苦,主張廢除死刑者,不斷地提醒:死刑本身是一種傷害人命的暴力行為。雙方也都有信仰的支持,引經據典,卻始終沒有交集。

其實,死刑的存廢問題,相關的不只是被害者與施暴者兩造,一件暴力事件發生了,受傷的是整個生命共同體。不管是「報復性正義」也好,「修復式正義」也好,要怎樣讓這個受傷的團體重新得到正義,好繼續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我們用心來讀聖經,就會看到上帝怎樣以真理、公義與愛,來與祂所呼召的子民同行,耐心地醫治受傷的團體,顧慮每一種型態的生命的生存。讓我們站在被暴行所殃及的團體,來思考死刑存廢的問題。

◎為亞伯發出控訴的土地

拉丁文的諺語說:「人乃人之狼。」相咬、相吞、互施暴力的衝動,久遠地存在人性當中。在聖經創世紀的故事裡,人類的第一個兇殺案發生得很早,第一對由人類始祖所生的兄弟之間,就因為嫉妒,有了流血的慘案。務農的該隱,因為祭物不蒙上帝悅納,忍不下他的嫉恨,憤而殺害他那位擔任牧人的弟弟亞伯。

在安靜的田間,沒有人看見的狀況下,該隱殺了他的兄弟亞伯,整個故事裡,亞伯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就像許多被暴力奪去生命的人一樣,很快地被遺忘。然而,沉默的亞伯,在上主的關注之下,並沒有從這個敘述當中消失,他無辜的鮮血,為曾經沉默的、如今更被迫沉默的亞伯發出哀告:「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創四10))上主傾聽了這哀告。控訴開始了。

這控訴是由無辜受害者的血開始發動的。人聽不見的聲音,上帝聽見了!於是,上帝尋找著該隱,提醒他與他的兄弟的關係,向他詢問亞伯的去處。他卻回答:「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創四9)

施暴者的自義、自憐、不肯悔悟、不把受害者放在眼裡的態度,讓站在受害者立場的觀者義憤填膺。這也是台灣這一波在討論死刑存廢問題時,不斷地被激盪出來的情緒。該隱回嘴的這句名言,今日仍一再地出現。不只是由黑道大哥、謀殺犯、對自己家人施予家暴者的口中,我們聽到這樣的話,更可以由一些「寫字檯兇手」,就是那些自己的手不沾血,卻通過政策的制定傷害生命的人們的嘴裡,我們會聽到這樣的話:「我豈是看守我兄弟(姊妹)的嗎?」

這句話,表明了施暴者對團契關係的冷漠,被暴力殃及的團體,無法繼續成為團體。

上帝對這樣的態度,有怎樣的回應?

◎土地不再為施暴者效力

上帝在這裡,親自為發不出聲音的受害者發言,喚醒著加害者的良知。祂是檢察官,也是法官,是控訴者,也是審判者。上帝指出亞伯被殺的實情,並宣判該隱為有罪。但祂並不殺該隱。

那片該隱曾耕種過,如今吸收了亞伯的血的土地,提出控告,也執行處罰,它驅逐了該隱:「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

土地是生命的孕育者,也是上帝用來創造人類的材質,土地,可以象徵著人類的第一個團體的生命力。是人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生活共同體唾棄了兇手,無辜者的血,讓地不再效力,讓整個人類生活共同體崩解。

上帝並不殺該隱,但是該隱不可能再生活在他自己的土地上。他所屬的團體唾棄了他。在一個現代的司法體系裡,這樣一個人就是會被關禁起來,與社會隔絕。與所屬的團體隔絕,是一種處罰,也是讓團體恢復公義,得到潔淨的一條路。上帝不但不殺該隱,還保護他的生命不致滅亡。上帝給漂流、失去保護他的團體的該隱一個記號,讓人認出他是一個危險的、充滿殺機與報復心的人。然而,這這個記號也保護著該隱。該隱必須在艱難的環境中,帶著他所犯下的罪的傷害,活下來,直到他不再以「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來回嘴,直到他有辦法看見自己的手所做的事,所造成的傷害是多麼大。該隱被存留的生命,是為了更重要的公義,是為了良心的覺醒。

當該隱被逐,土地才又重新恢復生命力,原本殘破、即將滅亡的人類團體,才又開始有了下一代。當該隱的生命確實受到保護之後,夏娃生了塞特,新的生命開始在這片逐漸痊癒的土地上發展起來。

以創世記的這個故事來看,上帝並沒有用死來報復死,沒有用血來償血債。上帝的耐性是驚人的,祂對生命的堅持,陪伴、呵護人類的生命共同體的成長,祂的義,是我們信心的實底。

◎死刑與生命共同體的「潔淨」

聖經當中的律法是否有提到死刑呢?有的。以色列百姓出了埃及,要成為一個與上帝同行的民族,他們得到一個基本的誡命,就是在西乃之約當中的十誡。他們也得到由十誡衍生出來的一些相關的責任與倫理守則。這些守則細心地維護著生命,也努力地要維護這個「約的團體」的聖潔。

這些律法的細膩度,可以由關於殺害人命的誡命中看出來:十誡當中簡潔地說:「不可殺人。」相關的守則是:「打人以致打死的,必要把他治死。」(出22:12)

除了蓄意殺人的罪之外,律法書中也對褻瀆、破壞團體神聖性的過犯施予死刑的處罰。看起來,宗教上的過犯比殺人的過犯,在律法書中更被視為得以用死刑來嚇阻。這顯然和以色列百姓決心成為「約的百姓」的用心有關。但如果我們今天在台灣的多元化的現代社會裡,還主張把獻祭給其它神明的人「從民中剪除」,則會被視為是不恰當的,甚至是違背憲法的。

聖經中的律法書當中有嚴厲的死刑規條,但同時,我們又看到律法書中規定,要庇護那些意外殺人,甚至是在上帝的攝理之下傷人致死的人:「人若不是埋伏著殺人,乃是上帝交在他手中,我就設下一個地方,他也可以往那裡逃跑。」(出22: 13)上帝要屬祂的民設立「逃城」、「庇護城」,在那裡,誤殺了人者可以受到保護,不被報血仇的人所殺。不讓冤冤相報的循環繼續下去,也不要讓無辜的血繼續流下去。但是,惡意謀害人命的,在這個城裡要受審判,一旦定罪,又會被交在尋索他的命的人手中,被處死。這個動作,一樣是為了不要讓「流無辜人的血的罪」繼續傷害整個以色列。(申19:11-13)

所以,族群得到「潔淨」,並不是只有去「剪除」不順服上主的人,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考慮點,就是要努力避免在看似求公義的過程中,再次犯下流無辜人之血的過犯,讓整個團體承受永不停息的報復循環。

◎族群的生命力要繼續下去

殺害生命的罪行,是否必須藉著殺死施暴者的方式,來懲罰與警惕,才會逐漸消減?一個執行這種處罰的團體,是否會因此可以掙脫暴力陰影,走向新生?若是一個團體不以死刑的方式除去施暴者,還有別條路可走嗎?這是一個關連到生命的議題,不只是個人的生命,也是整個群體的生命力是否能延續的問題。

聖經當中對於死刑的存廢,也許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但是由亞伯的例子,到無辜,卻死在羅馬政府的刑具下的耶穌,我們看到的是:上帝不讓無辜者的血徒然地流著,更不願一人沉淪。祂傾聽受傷的團體所發出的控訴,以溫柔但公正的聲音,喚醒施暴者的良知。祂願意承受不公的審判與可怕的死,為的是要為世人帶來生命。追隨祂的團體,與祂立約的族群,或者可以思考看看:對怎樣處置施暴者,才不至於讓基督的血白流,讓祂充滿耐心與堅忍的愛,再一次受到賤踏?

同作者相關文章:
榛果裡的聖誕樹 (第 176 期)
Hō͘台灣刺傷的少年人 (第 170 期)
沒有人能奪去的喜樂──談禮拜 (第 161 期)
台灣基督教史血淚斑斑的一頁––淺介曾慶豹《約瑟和他的兄弟們》 (第 159 期)
「找到」的喜樂——關於少年潘霍華 (第 157 期)
替台灣教會打開世界之窗的郭大衛牧師 (第 154 期)
搖撼帝國根基 (第 151 期)
人在幼年時負軛原是好的──青年信仰精神與考驗 (第 147 期)
跨越自己的界限 (第 141 期)
病痛與新生命 (第 140 期)
盡我一生持守這信 (第 138 期)
禮拜的戲劇性時刻 (第 137 期)
懷念並頌讚安慕理牧師 (第 137 期)
前導、臨在與充滿——在路加福音裡尋訪聖靈論 (第 133 期)
春天t?巴黎看見白象 (第 131 期)
颱風、地震毀不掉的信仰——黃俟命牧師 (第 126 期)
懷念聖日的敬虔 (第 124 期)
唱出時代之聲 (第 123 期)
南神校園之美 (第 123 期)
軍事獨裁下的農民讀經運動 (第 122 期)
當無辜者的血滲透土地時——由暴行所殃及之團體思考死刑存廢議題 (第 119 期)
新女性與新大地──露瑟(Rosemary Radford Ruether)的神學追尋之路 (第 118 期)
蘋果香的聖誕節 (第 115 期)
分開混沌e創造主 (第 114 期)
異夢中的土地—— 一位猶太老人與一位台灣老人的土地智慧 (第 111 期)
滾滾濁世中清醒之心——站在今日台灣讀潘霍華 (第 100 期)
在一個新時代耕耘台灣文學——一個創作者的看法 (第 98 期)
為何大學與基督教越走越遠? (第 92 期)
伊甸在何方? (第 89 期)
達文西密碼陰謀論 (第 88 期)
一個年輕教會的老堅持 (第 86 期)
三人同行 (第 83 期)
台灣獨立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基本教義嗎? (第 75 期)
把聖經當小說讀? (第 62 期)
以歷史觀點看對「異端」的不容忍 (第 60 期)
致女兒s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9 期 廢死不可 ? (35-3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9期  2010年  8月 廢死不可 ? 119
本期主題:廢死不可 ?
發行日期:2010/8/4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死刑存廢爭議面面觀
復仇、正義與生命的刻度
死刑宜慎不宜廢
德國為何廢除死刑?—— 從歷史的角度觀察
我為何主張廢除死刑—— 一個廢死論者的心路歷程
超越死刑存廢爭議 ——專訪前行政院長張俊雄
被輕忽的生命尊嚴 --從台灣社會反廢死刑談起
當無辜者的血滲透土地時——由暴行所殃及之團體思考死刑存廢議題
愛與死刑的對話錄
死刑,行不行?
「逃城」反死刑!?
再見,蘭醫生
謝謝您們來過,用生命影響了生命——紀念蘭大弼醫師
平地不是我的森林-原住民災後原鄉重建之路
負債一億四千萬,還要繼續嗎?——新眼光電視台向前行
別再沉默與迴避——日劇「莎拉公主」觀後感
撿郵票的神父
苦痛與團契
現代台灣基督徒tioh讀《現代台語聖經》——寫佇「讀經筆記」頭前
凍霜相公、慷慨狼狽
聖經沒有「同性戀」的問題!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