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19期 廢死不可 ?
字級調整:

大專世界
愛與死刑的對話錄
同樣都是罪人,我們憑恃著何種權柄來決定人的生死?
關鍵字:
作者/劉玉雯 (成功大學外文系博士班)

赫克特:若我被殺死了,你會怎麼看待兇手?

安卓瑪姬:真是個巧妙的問題──非以反對或支持死刑為切入點,而是?迴地探問我對殺人者的態度。或者更確切一點,關於我對人的價值與態度。

赫:那確實。僅就死刑廢或存之議題討論,似乎必然落入二元結構切分的對立危境。然而我們討論的,並非如石頭或螺絲等知識論範疇之客體,乃是有意識、有意志、有言說能力,如同吾輩之存有主體。其並非一個靜態之物,可透過「客觀」的自然科學法,由外入內層層剖析其肌理如同切剝洋蔥。

安:換言之,由於「人」的動態存有特性,因此若僅就二分法將之劈開,那確實是另一種暴力。我更傾向將人視為一種光譜,從此到彼之間錯落著諸多色塊可供討論,這也就是為何死刑議題飽受爭辯,一方面因為各方所站立之色塊相異。另一方面則因其乃關乎「客觀」之法與「非客觀化」之人交疊下,所必然導致的予盾與困境。

赫:我迂迴的問問題,妳也迂迴著未正面回應我的問題啊。

安:哈!或許,我會先問對方「為什麼」。

赫:就這樣?

安:或許在逐步理解中,我會學著慢慢饒恕與憐憫,因為沒有人天生是殺人犯。在善惡果事件後,原本中性的善即有了偏頗的可能,罪伏在門口,隨時等待與罪性結盟。而我們一生的經歷遭遇,往往形塑了「向善」或「向惡」的路。「窮兇惡極」的背後,事實上是由一個龐大的生命經驗系譜所織構而成,絕非僅是一個單純的點。但是,會不會最終走到杜女士的境界,在這種假設性的情境中實在很難斷言。然,若懂得積極地饒恕,而避免落入消極的仇恨中,也算是給自己一條路,「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

赫:所以基本態度是不傾向以置其死為目的。

安:畢竟,以牙還牙,以命償命似乎是必要之正義,但別忘了,耶穌要我們愛人如己。何況,即使殺人者已償了命,往生者並不因此而復活。所以何必呢?若已經知道殺人是錯誤的,為何還想殺死那加害者?我想,有時候會想「置人於死地」,是因為那可能是我們有限的理解中,最終極的懲處方式。

赫:但有時我認為,「不給死」反而是更嚴厲的懲罰。死亡不過是眨眼的事,當代的死刑不過造成身體上片刻的劇痛,對身體的迫害已不如古時的凌遲碎剮。然而若殺人者如該隱,一輩子背負詛咒與譴責,流離失所,其所承載的,是一種無形的凝視規訓,慢性地將你的靈魂搾乾。如同那些「等死」的犯人,在肉身尚未敗壞之前,靈魂已先風化乾萎。

安:就像先前提到的,人是動態存有者。因此,如同耶穌耐心地等待罪人悔改,我們怎麼能夠先行扼殺死刑犯在餘生的悔改機會?同樣都是罪人,我們憑恃著何種權柄來決定人的生死?誠如耶穌所言:「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再者,若賞賜不在我,我又何以能收取?

赫:意思是說,我們也用不著法律的管轄?因為沒有人有審判的權柄。

安:不能將宗教與世俗之法律混而言之,這屬於另一範疇,我們暫且不論。簡言之,在維繫社會制序的治理術中,司法確實有其存在的必要。但司法從來不等同於正義。以柏拉圖的話來說,正義是屬於形上的概念,而法律則是形下的產物──模擬正義而得出的影子。用基督教的語言來說,正義的本體乃是絕對的、不變的上帝,而法律僅是在相對界的人,對於追尋正義的回應。所以我們要不斷的修法、改法,以窮究、完全所謂「正義」。換言之,司法永遠不完美,永遠都是「修復式」,因為那是有限之人類的產物。在此情況下,你又怎麼斷言司法的「公正」,公正到可以對生命下生殺大權。

赫:似是有理。正義永遠「尚未」來臨,如同彌賽亞。也正因為「尚未」,所以我們有更多的努力要執行。

安:是的,有更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例如,當我們論及死刑時,焦點往往多集中在加害者所犯下的罪行,然而為什麼殺人犯會成為殺人犯,其原生家庭、教育、與社會風氣等等難道在某個層面而言不是幫兇?另外,被害者往往是噤聲的一群。當我們義憤填膺的撻伐兇手之際,卻有多少眼光真正關懷還活著的人?說實在的,死亡真正打擊的,總是在世的人。他們在創傷的廢墟中,百廢待興,亟需援助。生命被破碎後的重建,我相信是極漫長,需要傾生命之力陪伴。卑微如我,僅能用同理心去揣測,去想像……

赫:就像如果我被殺死了……

安:那麼我慶幸我是個基督徒,我仍然有信仰支持我。悲慟無可避免,只能不斷地禱告,漫長地等待未來的相見;更須提醒自己仍有責任與服事未了。就像落在地裡而死的麥子,能夠結出許多子粒來。我將帶著這銘烙般的經驗,更該到世上結出更多美好的子粒來。或許,「神藉著困苦救拔困苦人」,以「所受的壓迫」開啟我的耳朵。

赫:真是一幅瑰麗的理想啊!那麼請妳銘記今天所言,無論將來遭逢何事,切以此信念為力量啊。

同作者相關文章:
失落的女史:士師記的閱讀筆記 (第 193 期)
寫在「好好生活」之前 (第 182 期)
我門徒,我做神學 (第 177 期)
馬可福音書──十字架的起義 (第 175 期)
但她(們)喊不出聲 (第 170 期)
夏甲 (第 163 期)
教會的簾幔之外──讀林立青《做工的人》 (第 160 期)
其中,最大的是愛 (第 158 期)
愛與死刑的對話錄 (第 119 期)
巫譜 (第 10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9 期 廢死不可 ? (40-4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9期  2010年  8月 廢死不可 ? 119
本期主題:廢死不可 ?
發行日期:2010/8/4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死刑存廢爭議面面觀
復仇、正義與生命的刻度
死刑宜慎不宜廢
德國為何廢除死刑?—— 從歷史的角度觀察
我為何主張廢除死刑—— 一個廢死論者的心路歷程
超越死刑存廢爭議 ——專訪前行政院長張俊雄
被輕忽的生命尊嚴 --從台灣社會反廢死刑談起
當無辜者的血滲透土地時——由暴行所殃及之團體思考死刑存廢議題
愛與死刑的對話錄
死刑,行不行?
「逃城」反死刑!?
再見,蘭醫生
謝謝您們來過,用生命影響了生命——紀念蘭大弼醫師
平地不是我的森林-原住民災後原鄉重建之路
負債一億四千萬,還要繼續嗎?——新眼光電視台向前行
別再沉默與迴避——日劇「莎拉公主」觀後感
撿郵票的神父
苦痛與團契
現代台灣基督徒tioh讀《現代台語聖經》——寫佇「讀經筆記」頭前
凍霜相公、慷慨狼狽
聖經沒有「同性戀」的問題!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