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06期 過熱的伊甸園 |
|
|
編者的話 |
哈姆雷特的抉擇 |
|
關鍵字: |
|
作者/林淑芬
()
|
|
自從〈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廣受全球注目以來,全球暖化的議題就在全世界發燒,台灣媒體隨之出現各種以暖化為題的討論(如《天下》雜誌369期「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等),各種科學數據、警訊不斷出現,暖化所導致的全球氣候變遷已成為普世性危機。
事實上,環繞著暖化議題的,除了氣候異常變遷、自然災難頻傳之外,還有糧食短缺、貧窮問題、能源危機、戰事不斷,這些層出不窮、讓人類疲於應付的一連串問題背後的癥結是什麼?我們是否該想想,追求無限成長的人類的文明是否出了什麼問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普世性危機之下,我們的信仰該有甚麼樣的反省與作為?
本期主題文稿中,汪中和教授從鳥瞰的角度,綜論全球暖化所帶來的衝擊並國際社會對此的因應;林子倫教授則論述〈京都議定書〉之後的「峇里島路線圖」如何以「減緩」與「調適」的策略,來規劃未來低碳發展的方向;不同於前兩篇對暖化現況的描述與未來如何因應,楊順從牧師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提出反省:人類應該應該認知到,在人類、自然與上帝的關係中,人類頂多只不過是與上帝一起同工的共同參與者,而非自然的控制者。
此外,我們也用了相當的篇幅來處理暖化議題中,相當核心卻經常被媒體忽略的經濟公義問題。暖化議題不只涉及個人生活習慣,它還涉及在全球經濟發展體系下,已開發國家對低度開發國家的介入與掠奪,此種不公義的經濟制度造成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嚴重的貧窮問題,甚至引發內戰。張懋禛傳道之文便論及福音派教會與普世派教會,如何透過與非營利組織的聯結,嘗試去影響各種公共政策層面,改變不公義的經濟體系;「世界歸正教協聯盟」在2004年所發表的《阿克拉信仰告白——經濟與生態公義協約》宣告了基督宗教對弱勢他者乃至自然環境遭受剝削、掠奪之不公義現象的沉痛呼籲,該文稱得上是信仰的時代之聲。因此,在網路流傳之外,我們仍然予以全文刊登,唯盼望讀者能細讀,經常自我省察,予以關注;延續經濟公義的問題,張子見老師一文讓人心存不安: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豈能視周遭無時無刻上演的不公不義宛若無睹,甚至成為共犯結構中的幫兇?徐美秀女士、王子豪牧師分別從公共生活、教會生活層面為抗暖化提供許多具體的建議,是個人可以即知即行的,在此也提供給讀者們參考。
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中,主人翁丹麥王子哈姆雷特有這樣的經典獨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簡譯為「生或死?那真是個問題!」)如今,人類所面對的,正是這樣一種處境:生存或滅亡?如果我們不將人類整體與自然界未來的存續,提升至生死存亡的層面來思考,認真去權衡什麼對我們而言才真正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的話,「我們的未來」實在是難以令人抱懷樂觀的期待!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星光.心光》在黑暗中閃爍微光 (第 155 期)
|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從當代表演文化說起 (第 137 期)
|
.死刑存廢爭議面面觀 (第 119 期)
|
.我夢想著一個世界——從施密特牧師來台信息看人權 (第 117 期)
|
.請來!聖神——《新使者》歷年論及「聖靈」相關文獻 (第 113 期)
|
.信徒老實說:從權力結構看「信徒皆祭司」 (第 111 期)
|
.我們的未來,共同的責任 (第 110 期)
|
.經濟公義的神學省思 (第 110 期)
|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第 110 期)
|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第 110 期)
|
.面對少子化:一種生命的態度 (第 109 期)
|
.從不想孕到不孕——專訪何師竹 (第 109 期)
|
.在行動中體驗生命更新 (第 108 期)
|
.成為門徒!建構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
.哈姆雷特的抉擇 (第 106 期)
|
.「美麗新世界」抑或「新天新地」?—從莫特曼神學看生態危機 (第 106 期)
|
.另類教育——尋回生命的希望與轉化 (第 105 期)
|
.神學院是牧師職業訓練所嗎?——訪台神林鴻信院長 (第 105 期)
|
.在總舉選舉與公民投票之外——再思公民社會的公共性 (第 104 期)
|
.真宗教‧真合一‧真和平 (第 103 期)
|
.在他人身上發現天主——馬天賜神父的宗教交談之路 (第 103 期)
|
.掙脫「自由」的轄制!——我讀《活出十誡的真自由—通往自由人生的路標》 (第 102 期)
|
.讓音樂成為聖靈的工作! (第 102 期)
|
.讓青年遇見上帝 (第 101 期)
|
.參與,才能帶來改變! (第 100 期)
|
.反映時代精神的「新」使者——100期主題回顧與省思 (第 100 期)
|
.編‧讀交心談未來 (第 100 期)
|
.誰能力挽媒體狂瀾? (第 99 期)
|
.目錄s/ (第 99 期)
|
.困難的自由——道德危機下的信仰微聲 (第 88 期)
|
.基督徒=品質保證?——兼談教會人際關係之異化 (第 82 期)
|
.課本沒有教的事--建構台灣歷史的主體性 (第 80 期)
|
.回應〈別傻了,「婚前」不是問題!〉──不談性道德的性教育合宜嗎? (第 80 期)
|
.一顆簡單的心 (第 76 期)
|
.永遠跟人民站在一起 (第 75 期)
|
.286 vs. N86—從語言的顛覆看N世代文化 (第 74 期)
|
.以馨香之氣澄淨黑函迷霧—訪高俊明牧師 (第 72 期)
|
.綜論篇-特會風雲知多少? (第 71 期)
|
.我在台灣的日子—來自小蘭醫師的問候 (第 69 期)
|
.土豆落地要生根—本土化流變小史 (第 68 期)
|
.作孽囝仔變傳道─林孽小傳 (第 68 期)
|
.漢語神學心靈的激盪──劉小楓台神座談會記實 (第 40 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