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03期 阿拉?佛祖?主上帝?
字級調整:

大專世界
需要被關心的學長姊
關鍵字:
作者/王永光 (淡江長青團契,電機所二)

 

我們是一個大家庭,重點不是這個家庭辦了啥活動,吸引多少人到我們家來參觀,而是這個家庭存在著…
 
給同工一點掌聲

又到了新生工作如火如荼的上學期,許許多多的事工需要團契的同工們付出心血:關心從各地而來的新生、舉辦迎新晚會、迎新生活營…大家都忙到焦頭爛額,確實新生的關懷是團契裡很重要的一個工作,但是在迎接新夥伴來臨的同時,讓我們來重視一個問題,不要忘記了身邊的夥伴,那些需要被關心的同工——那些就在我們身邊為團契盡心、盡力的學長姊。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一般人壓力無法紓解就跑去找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壓力太大就跑去找他的老師——心理學教授,心理學教授壓力太大找不到人,就發瘋了或自殺了,在學長姊努力的關心學弟妹的同時,誰來關心學長姊?
 
我們很容易把關愛的眼神放在那些可愛的學弟妹身上,但也很容易忘記在我們身邊的同工更需要你我的關心,他們為了團契犧牲奉獻,舉辦精彩的活動、勤快的關心連絡,累翻天的結果,常常得到的卻是契友們的不合作,或是檢討會被嫌到臭頭,難怪同工總是大嘆「心事誰人知」。
 
其實,事工是可以很容易的,同工更是會當上癮,只要不要忘記彼此關心鼓勵,讓團契不只是成為關心學弟妹的團契,讓團契成為一個「全民關心」的團契,我們要怎麼做呢?在此,提出一些意見與大家分享。
 
如何營造「全民關心」的團契

首先,是「全力的支持」,沒有人一定要做什麼工作,也沒有人註定要付出,不要再分什麼「輔導的查經班」、「活動部的出遊」,只要團契的活動就是需要你我全力的支持,有差別的只是誰負責、誰主持而已。這是大家的團契,不是輔導的,也不是會長的,所有的活動都需要你我全力的支持。
 
同時,要「享受你的事工」,團契裡往往會有很多不同的事工,每一個事工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不要忘記起初的愛心,如果忘記了事工的初衷,做得半死,只不過是白工,並不是所有的傳統都要遵守,也不是所有的事工都要延續,在學期的開始,好好檢視每樣事工的初衷,如果時代變遷或是同工們已經失去感動,那不如先停下來,好好反省並做出改變,如果決定要做,就讓大家清楚認識為何要做,並邀請上帝一起同工,認識你的事工,然後享受在你的事工。
 
再來,則是「深度的關心」,當你跟同學走在學校裡,遇到團契的人,你會怎樣介紹他:這是我團契的學長姊 / 學弟妹,這是我團契的朋友,或是介紹說這是我的兄弟,他是我的家人。對於你關心的人,你有多少的了解,不要讓我們的關心停留在你哪裡人啊、什麼系的、吃飽了沒…,試著讓認識更深一點,努力的讓認識更廣一點,不要忘記「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我們的分享常常都停留在訴說上帝先愛我們,然後忘記告訴大家「我們愛…」,不要忘記去愛你的弟兄姊妹,如果你要的只是業績,那他/她來固定聚會後,就不干你的事了,但是,我們是因為上帝的愛所以愛他/她,因此才邀他來聚會,如果你先愛他/她,我相信你會知道怎樣關心他/她的。
 
最後,可愛的新生志豪,都會叫我「永光哥哥」或「哥哥」,一開始會有一種肉麻的感覺,但聽久了,有另一種感覺像暖流流過,是的,我們是一個大家庭,重點不是這個家庭辦了啥活動,吸引多少人到我們家來參觀,而是這個家庭存在著,有一群兄弟姊妹在其中一起付出,經歷悲歡離合,一起享受在「愛裡的團契」。加油!新生工作不好做,舊生工作更是困難,但是我們有「愛」,就可以克服所有的「礙」。
同作者相關文章:
需要被關心的學長姊 (第 103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3 期 阿拉?佛祖?主上帝? (77-7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03期  2007年  12月 阿拉?佛祖?主上帝? 103
本期主題:阿拉?佛祖?主上帝?
發行日期:2007/1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真宗教‧真合一‧真和平
目錄s/
從普世觀點看宗教對話
現代伊斯蘭與宗教對話
宗教對話有助於化解宗教衝突嗎?—— 一個基督宗教的觀點
在他人身上發現天主——馬天賜神父的宗教交談之路
在生活中對話‧在合作中對話
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理性傳統與宣教遺傳看宗教對話
上帝的選民
李嘉嵩牧師和岡仔林的早期教會和信仰
從〈當聽天使在吟講〉到〈平安夜〉故事的流傳
與神的福音錯身而過的鬼才——淺談日本文學家芥川龍之介的「切支丹作品」
王建民現象——被扭曲的台灣棒運
台灣民間宗教的儀式代表什麼?
敬拜讚美與長老教會
向未信者「傳福音」?
寬恕,帶來療癒——我讀《寬恕,我唯一能做的》
魚香茄子
親近土地‧提倡人權——日光青年單車環島行
走入校園‧走入世界—文賢教會的校園福音事工
當意念改變,似過往雲煙
需要被關心的學長姊
我參加「真長青」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