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64期 回顧與反思
字級調整:

特稿
21世紀的青年宣教神學
「合一」、「處境化」、「服務」是當代「青年宣教」不可缺乏的要素。
關鍵字:
作者/李孝忠 (口埤長老教會牧師)
 
 
前言
 
「青年」是熱情、活力、創意的代名詞,教會若失去這個族群,難有宣教的動力。然而,它也象徵著批判、衝動和生澀,若信仰長輩們不了解和接納他們,衝突和對立是難以避免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青年事工曾是早期社會的先驅,也吸引不少年輕人到教會,然而根據總會研發中心的統計,近年來青年參加聚會的人數出現明顯的下滑。面對此危機,教會積極探討青年流失的原因並重新再思青年宣教的本質意涵,希望透過這樣的反省能重新尋回青年人的認同,進而參與教會的宣教事奉。而其中,青年宣教神學的省思與重建,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宣教理念的變遷
 
「宣教」一詞在台灣的社會和宗教界逐漸普遍化,通常被了解為一種宗教的宣揚和教勢的擴展。在基督宗教圈子,亦有類似的情形:「社區宣教」、「海外宣教」、「青年宣教」等事工的推展,目的是將福音廣傳、引人歸主、教會得以增長。然而,「宣教」的內涵果真是如此嗎?本段將首先就教會歷史中宣教內涵的變遷做簡介,續而探討當代「青年宣教」的本質與成分。
 
拉丁文 ”missio”意思是差遣,原指聖父差遣聖子,聖靈又被聖父和聖子差遣(Bosch ,1996:300)。舊約中上帝呼召祂的使者,如以色列族長、摩西、先知,並差遣他們去傳遞上帝的命令和信息。在新約中,耶穌一再表明,是父差遣祂到世界施行救贖和審判,在祂離世之前也應許門徒將求父賜下聖靈與他們同在。而使徒保羅亦是蒙召並受差遣到外邦宣揚福音。因此,宣教在聖經中的內涵是差遣:上帝是差遣者,人是受差者,目的是傳遞上帝愛和拯救世人的信息。
 
然而,15世紀歐洲殖民熱潮興起,教會驚訝世上還有千萬族群未曾接觸救恩,於是差遣宣教士隨同殖民國的軍隊到殖民地傳揚教會福音,這種「差派」的行動被冠上「宣教」(mission)的名稱。教會是差派者,宣教士是受差者,對象是殖民地的異教徒,目的是使他們歸化進入教會。(Bosch ,1996:300)這種宣教的理念衍生到現代就產生宣教是教會派遣基督徒到非基督世界傳福音,引領他們進入教會以得到拯救。宣教的內涵於是成為「傳福音」、「萬民歸主」、「建立教會」。
 
歐洲這種夾雜著殖民主義的宣教思潮到了20世紀卻遇到了最大的挑戰。兩次世界性戰爭中,以基督教立國的德、奧、英、法等歐洲國家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讓人不禁要問:以公義、和平為核心信仰的基督宗教出了什麼問題?此外,科技的進步帶動世界性的世俗化,人們對於科技、理性的依賴逐漸取代宗教的地位,歐美教會的教勢大幅衰退。此外,教會內部也召開宣教會議,針對「宣教」中蘊含的不當動機進行神學反省,如:帝國主義、文化優越、浪漫(嚮往異國)、教會本身的殖民思想。(Bosch ,1996:6)
 
1932年巴特(Karl Barth)在布蘭登堡宣教會議中提出一份報告,主張宣教是上帝自己的一項行動,不是人的理性和作為。宣教學者David Bosch認為巴特讓「宣教」的典範從啟蒙主義的理性主義/以人為本為思考的思想模式跳脫出來。這種思維在往後的宣教會議上不斷修正,終發展出一個嶄新的宣教典範:「上帝的宣教」(misso Dei):宣教是上帝向世界的一項運動,是上帝拯救世界的一項愛的任務,而教會是進行這項任務的一個使者、一種器皿;因為有宣教才有教會,教會是受召參與在上帝拯救世界的愛的工程中。(Bosch ,1996:525)
 
「宣教」與「青年宣教」

就傳統以教會為中心的宣教立場而言,青年宣教的意涵即透過各種活動與事工吸引、帶領青年歸主,進入教會,並訓練培養他們成為門徒,再出去引領更多人歸主。然而,就「上帝的宣教」立場而言,「青年宣教」的內涵是指:上帝關懷青年,祈使上帝的主權在青年人生命,生活中的實現;換言之,即是青年人的拯救、青年人生命的更新、人生目標的確立、使命感的激發才是青年宣教的主旨。當青年人的生命得到更新能力以後,他/她願意參與在上帝愛/拯救的工程中,去服務人群、事奉教會、分享他/她的一切恩賜,以建造一個健康有活力的社會和教會。
 
Bosch也綜合其他神學工作者的看法,把宣教(Mission)和宣教事工(missions)兩個詞彙作區隔。前者是指「上帝的宣教」,是上帝主動的救贖行動;後者是指人(教會)的——當這些工作在服事上帝的宣教時,則可稱為宣教事工。(Bosch ,1996:12)此外,英國社區事工的學者Ann Morisy認為,並非所有教會主持的社區方案都能展示社區事工的特質。她所界定的「社區事工」是一種宣教的策略,必須具備下列功能:a.使基督徒表現得像基督徒;b.使人們能敏感到基督福音的重要性;c. 成為社會正向改變的力量。(Morisy, 1997:viiii)
 
上述兩位學者的立論,若運用到青年宣教的議題,則可將「青年宣教」區分為「宣教」和「宣教事工」兩個層面。前者是上帝要拯救、更新青年人的工程;後者則是教會或其他上帝要呼召的團體的工作,當這些工作能服事「青年宣教」工程時,則可稱為「青年宣教事工」或簡稱「青年事工」。換言之,教會的青年事工應是以形塑青年人的生命為主旨,讓他/她的生命的內涵有基督的愛、上帝的公義、聖靈的喜樂。只有這樣的目標取向的青年工作、方案才得稱為「青年事工」。
 
青年宣教的要素
 
從「教會中心」的宣教(church-centered mission)轉化到以上帝為中心(God-centered mission)的宣教觀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前者至少歷經5個世紀(15~20世紀)或更久(可推溯至第四世紀的基督教王國時期)的教化,後者則自20世紀後半以後才萌芽生根。典範的轉移需要一段漫長的探索過程,需要眾教會來共同追尋、形塑這個典範的內涵。以下筆者將採用Bosch所建議的一些宣教成份,和筆者從事青年工作的經驗所反省出來的素材,作為台灣「青年宣教」典範探索的參考。
 
普世主義(Ecumenism)
 
普世主義(Ecumenism)希臘文為oikoumene,是由 ”oikos”(家庭)衍生而來,它的原義是「地球上所有的居民」。(Kanyoro, 2000:82)近代普世運動學者Konrad Raiser認為,普世主義不僅是人類社區的合一,更應該擁抱上帝整個的創造,所有在地球上的居住者均應以公義、和平、整合的相互關係共處。(Raiser , 2001:8)面對全球化的世界,這種整全的普世主義理念是基督徒的信仰價值的核心成份。
 
在近代教會宣教歷史中,青年一直是普世運動的先鋒和推手。19世紀組成的青年會(1885)、女青年會(1894)和基督徒學生聯盟(1895)三個機構積極投入教會宣教運動,並促成普世教協(WCC)的組成。1939年,第一屆世界基督徒青年會議強烈要求普世教會要有合一的見證。1948年,在阿姆斯特丹召開第一屆普世教協總會,提供100個席位給青年代表,期盼青年人的熱情和創意的異象能充實大會的內容。而台灣教會宣教史上,青年亦扮演推手的角色。1949年,台灣基督徒長老教會青年團契(TKC)成立。翌年,1200多位青年基督徒大聲呼籲台灣南、北教會應破除長期以來的宣教隔閡,組成合一肢體,見證基督。1951年,長老教會終於成立,並選出本土領導者展開自主、自立的宣教運動。(PCT , 1965:299~307)
 
動力、理想、創意、熱情、可塑性是青年人的特質,一個新的以上帝為中心宣教典範需要青年人扮演先鋒者的角色。因此,台灣教會的當代青年事工應該擴大青年人的世界觀、增進青年人與世界接觸的經驗和反省能力等,讓青年人與普世人民、土地、文化對遇、交流,進而培養愛人民、土地,認同、關愛上帝所造的世界。
 
處境化
 
1970年代,台灣的黃彰輝牧師提出處境化(Contextualization)的神學理念,他認為各地的基督徒都生活在不同的處境中,面對著不同的歷史、政治、社會實況,在「上帝的宣教」光照下,基督徒要對實存特殊的處境作批判性的評估,以洞察時代的徵兆,並透過信仰的省思,了解上帝的旨意和作為,藉以參與在他對斯土斯民的救贖工程之中(Coe , 1993:272-273)。David Bosch認為,處境化強調基督徒的委身,就是教會應主動關懷、認同受苦的邊緣人和貧窮人,並以行動與受苦的人在一起(being with),解決人類受苦的實況。概言之,當教會被呼召參與上帝拯救世界的工程時,她必須對其所生活的處境作批判性的了解,並參與體驗受苦者的情境,透過經驗,產生認同和委身的使命感,與受迫者共同奮鬥以尋求上帝公義、和平的旨意的落實。
 
當代台灣青年人的處境如何?青年人的問題和需要是什麼?青年人的陪伴者是誰?青年人生命的困境何在?青年人的人生方向、使命如何建立?這些問題是青年宣教應探討的課題。教會的青年事工則一方面要鼓勵領導者與青年人在一起,體驗、了解並尋求解決他們的困境,另一方面要安排機會,讓青年人與社會的邊緣人、青年人接觸,透過經驗、尋求了解、委身並參與在受迫者的解放與拯救工程之中。
 
服務
 
「服務」希臘文為 “diakonia”,原義是指一個站在桌邊等待去關懷或服侍眾人者。猶太宗教對該詞有較深層的了解,是指奴隸對主人的自我要求,後來也被描述於人對上帝的奉獻和犧牲的態度和行動。(Doohen ,1993:875)
 
在舊約聖經中提到「愛鄰舍」的誡命(利19:18),要求以色列百姓對鄰舍的委身和服務的行動,服務的僕人(Servant)則涵蓋所有宗教領袖,如先知、祭司、甚至國王等。新約中以 “leitourgia”(服事)和 “diakonia”(服務)來描述服務的觀念。《馬太福音》中耶穌提到,人子來是為服務人而不是被人服務(太20:27~28)(Doohen ,1993:875),其中的服務觀念強調有能力者要服事軟弱者,耶穌就是以受苦僕人的角色來服務世界—這種服務的典範正是上帝宣教的內涵成份。
 
《馬太福音》28章19~20節記載耶穌給門徒的命令:「招萬百姓來作學生…」常被了解為邀請人信主歸入教會。然而,「作學生」、「作門徒」的本質,是成為耶穌的跟隨者,參與祂拯救世界的使命。換言之,基督徒參與上帝宣教的生涯就是學習基督成為世界的僕人、成為邊緣人的服事者。
 
上帝關懷青年人,特別是在各種精神、物質、靈性層面有缺失的青年人,基督所服事的是這群人;聖靈亦引導教會去服事困苦、迷失中的青年人族群。這是「青年宣教」的主旨——上帝關愛、服務青年。教會的青年事工,若要服事上述的使命,則可朝青年的「僕人」式門徒訓練設計,鼓勵青年人參與各項教會、社區服務志工行列,再以這些服務的經驗作為信仰反省的素材,逐漸形塑「服務」的宣教人生。
 
結語
 
「合一」、「處境化」、「服務」是當代「青年宣教」不可缺乏的要素。它們之間彼此有交錯之處,亦有其獨特的強調。然而,其方向均以上帝對青年人的愛與救贖為依歸,亦即青年人是宣教的對象。教會事工一方面要關懷、服務青年人,另一方面要訓練、裝備青年人成為上帝宣教的參與者。唯有青年人被關懷、裝備並親身體驗宣教的動力以後,他/她們的生命才能展現「基督門徒」的樣式,這樣的生命正是健康社區和教會的基石。
 
※原刊於《新使者》108期,2008年10月,31-35頁。
 
參考書目
 
1. BOSCH, David J. 1996. 白陳毓華譯,《更新變化的宣教》,台北:華神。
2. MORISY, Ann.1997. Beyond the Good Samaritan. London: Mowbray.
3. KANYORO, Musimbi R.A. 2000. Ecumenism. FABELLA, MM. Virgina &SUGIRTHARAJAH, R.S. (ed.) Dictionary of Third World Theology. Maryknoll. Orbis Books.
4. PRAKASH,Surya, P. 2001. Toward Understading “Ecumenism” as Mission of the Church. Victor. Vinod’et al. (ed.) Ecumenism: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Delhi: ISPCK.
5. RAISER, Konrad. 2001. Prospects for the Ecumenical Move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VICTOR. Vinod. et al. Ecumenism: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Delhi: ISPCK.
6. COE, Shoki.1993. Reconciliations and Reflections. Tainan: New York. Shoki Coe’s fund. Memorial 
7. DOOHAN, Helen. 1993. Service. Downey, Michael. (ed) The Dictionary of Catholic Spirituality. Collegeville Minnesota: The Liturgical Press, pp 875~877.
8.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1965。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同作者相關文章:
「我的教會」——談基督教會的「堂會主義」和「山頭主義」現象 (第 185 期)
「POST-COVID-19」的教牧關懷反思和行動 (第 174 期)
「願祢的國降臨」:教會擴展的反思 (第 169 期)
21世紀的青年宣教神學 (第 164 期)
來行這條路 (第 117 期)
廿一世紀的青年宣教神學 (第 108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64 期 回顧與反思 (61-6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64期  2018年  3月 回顧與反思 164
本期主題:回顧與反思
發行日期:2018/3/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新使者》之路
我們的雜誌:《新使者》話說從頭
教會如何面對政權
論政教關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社會及政治關懷的再思
所謂「國語」系統之教會的政治參與
面對中國要知己知彼
從聖經觀點評論中國的三自教會
台灣教會欠缺對中國的全面了解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大雨
生活在博德
蘭嶼之燈—魏克琳宣教士的故事
戰後初期幼兒教育和主日學教材的推手: 白勵志姑娘(Miss Daisy Pearce)
作為長老教會青年
長青百合——淺談長老教會青年面對社運的困頓與展望
21世紀的青年宣教神學
《聖經詮釋之舞》作者及其思想
夜ná深,星ná明
展望烏托邦──德國EYEP之旅
MEJI 12參加心得
敬邀加入復活節「愛的書信」監獄事工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