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64期 回顧與反思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我們的雜誌:《新使者》話說從頭
使者—新使者成為交流、分享、反思、批判的管道,更成為面對時代處境的討論平台,塑造知識份子們對長老教會的認同。
關鍵字:
作者/吳祈得 (台北大專中心工作者)
 
《使者雜誌》(《新使者》前身)為長老教會重要的文字事工,特別是長期與大專青年連結。本篇文章以本人的道學碩士論文改寫,將使者雜誌分為《使者雜誌》、《使者新刊》與《新使者》三段時期,並做簡單的歷史整理,希望對各位讀者能有些許幫助。
 
《使者雜誌》時期
 
使者雜誌創刊於1963年月,是由當初的北區大專輔導委員會,所發行針對大專基督徒青年的雜誌,於當年的3月開始發行使者雜誌。使者第一期的出版委員包含主席陳皙宗、畢德生和鄭連德三位,初期的使者雜誌於學期間發行為主,遇到寒暑假則停刊。1963年11月第5期,由時任台灣神學院教會史講師的鄭連明,擔任出版委員會主席,配合畢德生、鍾啓悟,開始有更明確的內容規劃如:專論、證道靈修、介紹消息、日課等等…直到這時,刊物仍以北區為主。
 
使者第6期開始,則增加中區和南區的輔導委員會消息,開始發展成針對全省的大專基督徒學生雜誌;此時期長老教會的大專工作尚未和其他教派分開,例如本期的編委即有時任東海大學校牧的施嘉爾先生。或是1965年12月出刊的第19期,記載台南區基督教大專服務中心由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台灣聖公會、臺灣信義會、台南神學院共同成立,可見早期大專事工是屬於跨教派的合作關係。
 
早期的使者刊物約為B4紙張對半大小,內容主要為各地區的事工報告、聯繫、講道收錄、研討會的討論、並配合當期專論做整體主軸。第20期由邱明忠、葉嘉興、謝禧明、鄭連明、蔡仁理、莊文生召開編輯委員會,提出重要的議決:強化各地的消息報導、每月28日截稿、15日出版,並明確訂立隔年一至六月的刊物主題。1966年3月9日召開大專輔導委員會取消北、中、南三區大專輔導委員會,改為中會設立大專輔導委員會,大專轉為中會制。
 
此後由於人力、物力之缺乏,1968年3月,《使者雜誌》發行了38期之後第一次停刊。接著在1968年10月,經由南區大專輔導委員會,自北區大專輔導委會接辦《使者》,但改由總會大專輔導委會發行。1969年3月出版第43期之後再次停刊。直到1970年10月復刊過一期。接續的是長達九年的空窗,直到1977年8月在台中利巴嫩山莊召開的第一屆青年代表大會促使隔年總會成立青年事工委員會和大專事工委會,並間接促使使者雜誌再次於1979年復刊為雙月刊。
 
《使者新刊》時期
 
《使者雜誌》在1979年復刊的原因,是因為T.K.C在1977年舉行了30週年紀念活動「青年代表大會」,此大會提供了兩個結論:敦促總會成立青年事工委員會和大專事工委員會,並要求讓使者雜誌復刊。1979年,使者復刊第一期即由「教會的社會關懷」開啟使者新刊的時代。當時的發行人為青年幹事陳南州牧師,並兼任主編,由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大專事工委員會共同出版。
 
《使者新刊》復刊的另一關鍵為長老會因政治因素和其他教派分道揚鑣,導致長青團契成立。(註1)復刊後的使者雜誌為雙月刊,早期重視長青團契精神的建構,以及長老教會的自我認同,這些自我的建立,奠基於同時期長老教會對社會公義和期盼上帝國實現的神學觀,這讓使者新刊有了明確的方向。在復刊第一期的社論〈栽培他,不然就埋葬它〉中說到:
 
「我們要讓青年人了解教會,了解教會的社會關懷之聖經、神學根據及普世教會的觀點,進而鼓舞青年捨棄不成熟之見解,不畏懼威嚇,而是懷抱信仰,勇敢地以個人在社會各階層、生活的各種領域,並教會團體共同的行動中,來表現教會的社會關懷,做耶穌的現代門徒。」
 
這直接表達了使者雜誌復刊後的神學走向,也是和大專事工與外教派分開後,從自我認識開始,一直到對長老教會總會政治決定的肯定。本期也有關於基督徒的愛國心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的神學意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澄清外界對人權宣言的誤解等文章,對長老教會的政治關懷奠定基礎和平台。
 
復刊後的使者雜誌《使者新刊》,在聯絡各地長青團契上具有重責大任,特別有團契園地的專欄和各地長青團契、教會TKC的消息,並記載了當時的青年事工。而普世教協(WCC)和世界基督徒學生聯盟(WSCF)及基督徒學生運動(SCM)也都是使者雜誌的關注對象,讓使者雜誌的讀者們在實踐行動和神學上,都大量受到普世運動的影響。
 
《使者新刊》也大量記載了教界消息,例如:林子內傳道師許天賢被捕的重要教界消息、高俊明牧師被捕事件美國聯合長老教會的聲援等等,儼然成為教會界除《台灣教會公報》外的另一文字事工支點,提供更為深度的教界消息和普世神學。另外使者雜誌也和神學院有密切的關係和配合,有許多神學生與教授們的文章。在第11期開始,《使者新刊》新增執行編輯賴德卿牧師,為使者新刊早期的重要人物,她的文章數量龐大。使者雜誌開始累積大量不同的作者。
 
當然,對使者雜誌來說,青年關心的兩性議題、升學、婚姻、金錢都被使者雜誌數次用來作為專論的講題,而土地議題、社會議題和對民主政治的關懷也是使者雜誌費心關切的議題,時局議題例如:1980的選舉、尤清的專訪、土銀搶案等被記載下來。此外,這個時就針對基督教教育、原住民,教界內外時事等為主題,可以看到使者雜誌的多元和對社會時事的關懷已經有很清楚的目標。
 
《使者新刊》第1期至第25期為陳南州牧師為主編的時期。1983年11月第26期張立夫牧師成為主編,以「公民選舉與責任」為開始,並有許多小幅度的改版。更多的關注在社會議題上,包含選舉、吳鳳銅像事件等,並在31期開始,改為月刊制。此時期關注的有如高俊明牧師的出獄、高義約櫃事件和原住民靈恩運動等。到39期做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120週年紀念專輯。第45期針對美麗島事件提出意見,鄉土認同越來越濃厚,並且專著於社會公義。
 
57期的小幅度改版,這時使者雜誌和大專工作與地方教會的分割已經開始出現。從57期的社論〈也說言論自由〉可看見,當時因為關心教會內外的某些議題,使者雜誌已經「承受到來自教會當局的極大壓力」。61期後又再度改版,編輯委員更加完善,而這時開始有文章變長、數量減少、內容難度提高的趨勢,文章更為專業,但在聯絡全國團契和分享的比例卻逐漸降低,此時的改動成為後來雜誌風格的基礎。
 
第65期以「長青!長青!」為社論主題,提到「『長青』這個特別的名稱在我教會中及大專院校裡,已逐漸成為一個被大家所認同且兼具多種時代異議的專有名詞。」長青認同和文化逐漸成型。直到90期左右,《使者新刊》遭遇營運上的困難,停刊時只剩兩百多位訂戶,面對這樣的困難,《使者新刊》於1990年8月第103期宣佈為使者新刊的最後一期,下期即轉型為新使者,並改為雙月刊。
 
依照筆者觀察,第一時期的《使者雜誌》和第二時期的《使者新刊》和外教派之間的關係有極明顯的差異,第一時期和外教派關係密切合作,第二時期則處於長青團契的建立期和T.K.C自我認同的成長期;當然,和他教派中間差異最重要的原因莫過於長老教會單獨發表人權宣言,由此產生和外教派極大的分野;這也是1977年長老教會青年代表大會中的重要內容,更促使使者雜誌復刊。
 
使者雜誌復刊後在體制上完整的進入總會青年和大專事工的組織之內,以主編領導編輯委員,並配合執行編輯的制度日趨完善,奠定日後使者雜誌的運作基礎,在排版上逐漸轉為現行的樣貌。基本上這段時期可分為前部份陳南州牧師時期、26期後的張立夫時期、61期後以編輯委員會為主的時期。但雜誌基本的方向並沒有太多的改變,使者雜誌關心的議題無外乎青年、教會和社會,由於使者雜誌復刊初期面對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之後的動蕩期,以及台灣社會變遷最為迅速的一段時期,使者雜誌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始終保持著一定的熱力,持續對環境議題、原住民處境及民主社會改革的要求更是使者雜誌的重要指標。
 
而青年容易面對的問題如:職場、感情和兩性、聯考、就業,也都是使者雜誌的關注。而不可少的是對教內消息的關心,以及每期都有的釋經和聖經研究討論,反映出雜誌和讀者對聖經的熱愛和關切,以及從聖經尋求信仰對話、理解、詮釋和認識的態度。
 
歸結來說,對青年議題、教會和社會三個主軸的關切構成使者雜誌的焦點脈絡,並帶領此時期的長老教會青年前進,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是長青精神認同的成型期,這最終構成了新使者時期和長青團契文化的基礎。
 
《新使者》時期
 
使者新刊於1990年10月開始,改為雙月出版,16開大小,每期80頁,正式更名為新使者。同時調整閱讀客群的設定,從提供給大專生的刊物,轉至更廣泛的族群,討論青年、大專生、社會青年、教會領導者、平信徒領袖,甚至是會外的知識份子等各方面所關心的問題。,在《新使者》第一期的社論〈新使者〉中提到這一轉變:
 
「使者」最近幾期預設的閱讀對象偏重在大專生。「新使者」則企圖鬆動這個現象,使她廣泛地包容青年、大專生、社青、教會、領導者、平信徒領袖,甚至是一般的知識份子。
 
因為閱讀客群的改變,也調整了編委結構。並從過去的雛形中更確立以當期主題、信仰與生活、文化與藝術、長青園地、問題解答等專欄為雜誌呈現的模式。此外,特別在提及雜誌態度和立場時:以『新』來自我命名時,表示願意在信仰的理解上敞開心靈,接納新的東西。而在《新使者》第一期也提起其宗旨為「理性的、知識的、信仰的、生活的」作為新使者的核心價值,直至第37期,基於此,再度簡化為為「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並印在每期的封面,此一標語正式表達了新使者的立場、想法和態度,直至撰寫此文時,都尚未改變。
 
《新使者》代表了使者雜誌越來越成熟,而轉型的前後,更處於台灣政治、社會極速變遷的時代,此時期關心事物的面向越來越廣泛,不論是教會內、社會、政治等。此外,由此產生對神學的反省,也在神學專欄、解惑之窗等專欄產生許多重要的反省和討論,有系統性的介紹不同神學的論述。透過「台灣教會人物檔案」、「厝邊頭尾」也有了歷史神學和本土神學來豐富整個雜誌的內涵。從聖經神學、歷史神學、系統神學和實踐神學的分類來看,新使者雜誌明確的含有這四個面向的討論,並充分反省了神學主題、教會內部的問題、教會與社會這三者。
 
至新使者第100期,題目定為〈體檢《新使者》〉來檢討這一百期,並展望未來。在〈參與,才能帶來改變!〉一文中提起更清楚的標示出新使者雜誌和改革宗傳統之間的關係,內文寫到:《新使者》的新更標示了改革宗傳統的精神在繼續不斷改革中,「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便是這個精神的具體展現。
 
除了第100期的檢討外。第121期,時逢新使者二十年,也有兩篇專文章來回顧新使者,分別是時任社長的陳錦生和過去的主編張德麟,除了緬懷和感謝之外,也提及從新使者雜誌剛成立時訂閱的兩三百,至今有穩定的三千多訂閱,更曾高達訂閱四千多,筆者認為新使者的轉型基本上可說是成功的。新使者雜誌的編輯狀態也從創刊的張德麟牧師、總編輯群、張德麟回任、執行總編輯群、林淑芬主編、沈紡緞主編、到今天的王昭文執行總編輯時代。雜誌的目標和異象仍十分清晰,並有其完整脈絡,這歸功於歷屆的編委群和社委群、顧問和行政同工的努力。
 
從《新使者》的開始至今,跨越25年,社會和教會的實況不斷改變,但新使者仍舊以開放的立場來辦雜誌;後設的來看,在客群、編輯、排版、運作模式和神學基礎上都擁有十分明確的立場。新使者時期也是台灣社會極速變化的年代,從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至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橫跨兩時代的新使者雜誌,提供我們這25年間神學、政治、社會、教會關係的素材,更是長青運動及精神演變的重要歷史紀錄。
 
結論
 
從一九六三年使者雜誌成立,經歷停刊、一九七九年復刊為使者新刊、至一九九〇年更新為新使者至今。使者—新使者扣除近十年的停刊,橫跨四十二年,在歷史的影響和處境的變化下,雜誌本身也有許多的改變和進步,更反映了長老教會對社會及自身的反省。
 
透過歷史脈絡的整理,我們可以發現,使者—新使者從大專生為主要客群的角色,轉變為針對具批判性的知識份子;並逐漸演變為以「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做核心價值的雜誌,在不同時代的長老會知識份子手上,使者—新使者成為交流、分享、反思、批判的管道,更成為面對時代處境的討論平台,塑造知識份子們對長老教會的認同。
 
歷史整理至此,不驚讓筆者試著更深入思考,走過多次改版和重建的新使者,在未來將走向何方?面對到網路世代的興起,年輕世代閱讀習慣的改變,甚至是過量的資訊轟炸,究竟我們期待人們什麼?或期待他們因著什麼願意選擇閱讀新使者呢?也許過去我們堅持的價值能夠以新的樣貌再度嶄新復活?或著我們已經我們完成階段性的使命?又或者上帝已經給了我們新的呼召與方向,期待我們不畏艱難勇敢而去?
 
註:長老教會於1971年發表「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1975年發表「我們的呼籲」、1977年發表「人權宣言」,導致原本參與在校園團契中的長老會青年因政治議題和社會關懷的因素與其他教派分開,成立長青團契。
同作者相關文章:
「家」是彌賽亞的誘惑 (第 194 期)
月眉教會與三個家族 (第 193 期)
耶穌是否笑過?——以神學家庫舍爾的眼光看單口喜劇問題 (第 192 期)
魔獸世界及打電動對我的意義 (第 183 期)
信仰與疫情 (第 174 期)
TKC、長青與SCM (第 168 期)
我們的雜誌:《新使者》話說從頭 (第 164 期)
創造——從無到有?從混亂到意義? (第 163 期)
基督教是政治的——《起初,是黑夜》書評 (第 162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神學思考和社會分析:青年角度的反省 (第 160 期)
閱讀《新使者》: 一個特別的呼召 (第 149 期)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第 147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64 期 回顧與反思 (4-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64期  2018年  3月 回顧與反思 164
本期主題:回顧與反思
發行日期:2018/3/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新使者》之路
我們的雜誌:《新使者》話說從頭
教會如何面對政權
論政教關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社會及政治關懷的再思
所謂「國語」系統之教會的政治參與
面對中國要知己知彼
從聖經觀點評論中國的三自教會
台灣教會欠缺對中國的全面了解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大雨
生活在博德
蘭嶼之燈—魏克琳宣教士的故事
戰後初期幼兒教育和主日學教材的推手: 白勵志姑娘(Miss Daisy Pearce)
作為長老教會青年
長青百合——淺談長老教會青年面對社運的困頓與展望
21世紀的青年宣教神學
《聖經詮釋之舞》作者及其思想
夜ná深,星ná明
展望烏托邦──德國EYEP之旅
MEJI 12參加心得
敬邀加入復活節「愛的書信」監獄事工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