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54期 面對青貧時代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新聞是跟平庸之惡的搏鬥 --評論電影 驚爆焦點
蒙蔽真相的源頭不見得只是掌權腐化的特定人士,懼怕改變既存觀念和習慣的眾人也是共犯。
關鍵字:
作者/朱潔嵐 (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研究員,社會心理學博士)

2016年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獎,頒發給電影Spotlight,中文片名翻譯做『驚爆焦點』。這部影片的主題敘述在2001年左右,美國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記者揭發當地多名天主教士性侵兒童的醜聞。這個新聞事件造成後來美國各地,甚至其他國家類似的受害者敢於對天主教提出司法訴訟,最終迫使梵蒂岡教廷進行人事整頓。現任教宗並為此醜聞向受害者正式公開道歉。

由於電影著墨的社會事件乍聽聳動,影評人寫的觀賞評論大都環繞在宗教道德和體制腐敗的問題。台灣大部分民眾對天主教或類似的基督教團體認識不深,論及西方宗教都只談及個人良心,不了解天主教和基督教在美國,因為長久歷史和大眾化,其實已跟台灣的寺廟文化有所類似,涉及的是信徒團體實地生活的道德規範、例常習慣、與集體認同,不光是經典講述的教義和個人的信念而已。

※當新聞界卯上宗教團體

這影片真正有趣之處,是探討當追求時尚的新聞業卯上古老的宗教團體時,所造成的心理和社會衝擊是什麼。雖然涉及性侵議題,這影片的切入點卻沒有台灣一般社會新聞從業者那樣,傾向在受害者的處境和情緒上炒作新聞灑狗血。相反地,卻是冷峻地記錄著記者在採訪中所經歷的心理掙扎。因此另一條電影閱讀的主軸,在於反省一個最基本的新聞專業問題,這就是到底什麼是『新』聞News。所謂新,究竟是以前從沒發生過,或是早已發生但沒被記住,或是雖有記憶但從沒被注意,或是曾被注意但從沒被仔細調查,或是曾被調查但卻不曾公開。如果一個訊息必須經歷這層層關卡來重見天日、公諸於世成為新聞,那是誰設下這些關卡,迫使早已發生的舊事只留藏在某些個人的記憶之中?如果另有人用盡方法,要將這記憶寫成見光大眾的消息,這究竟是不是新聞?

Spotlight 是波士頓環球報報社裡的一個4人新聞小組的名字。電影劇本是根據訪談這些記者後的記錄編寫而成。明星所飾演的記者在現實裡都確有其人。故事背景發生在波士頓環球報這個老報社在2001年,因為受到網際網路和數位出版新媒體科技崛起的衝擊,這個老報陷入轉型的困難,競爭不過其他同業,經營權被紐約時報買去。紐約時報派一名不是波士頓當地人的新總編前往整頓業務。跟波士頓原有舊主管開幾次會後,發現其實多年前已有人向波士頓環球報舉發當地教士性侵兒童的一些零散記錄。在考慮要不要重啟調查的得失後,新總編個人認為此舉有利振興業務,於是指派Spotlight 這個小組的記者開始深入當地天主教區訪談多年前被性侵、現已是成人的信徒。同時也調閱報社裡過去對於這類零星報導的舊檔案。這些當地記者的家庭生活和親人,或多或少都跟天主教社群有所關聯。去挖掘這樣的舊新聞,面對的艱難不只是新聞市場利益考量的現實和宗教教制的科層閉塞。最沉重的,是記者們(片中還有一名律師)本身面臨宗教所倡言的道德良心有所混淆甚至實質喪失,個人重新界定什麼叫做真理和替受害者平反良知的堅持,驅使他們自願跟教會社群在心理和人際關係上拉出距離,即使被當成外人嫌惡,也要調查到底寫出完整的報導。

※真相被蒙蔽的源頭

台灣觀眾即使對歐美的宗教團體缺乏認識,觀賞這影片很容易就能聯想歷史記憶和社會轉型正義的問題。宗教界人士看的時候,更容易體會蒙蔽真相的源頭不見得只是掌權腐化的特定人士,而是懼怕改變既存觀念和習慣的眾人,也是一併共犯。這些宗教的教義倡言有罪之人無法自救,必須靠外來的救恩。耶穌一開始傳道,在宗教既得利益者的眼中就是個外人。可是為何後來口稱跟隨祂腳蹤的信徒總以真理作幌子,放棄得救的自由,無條件地歸順某個團體或信服某種意識形態,好成為圈內人來感到安全?害怕孤單的懦弱,難道就不是罪?平庸之惡,總讓少數最弱勢者承受傷害,還荒唐地期待這些受害者口說平安凡事感謝。這部電影提醒我們,做耶穌的門徒,要有勇氣走上那條朝向真理的崎嶇小路,放棄圈內人的安全感,雖被社群排斥也要堅持。

同作者相關文章:
新聞是跟平庸之惡的搏鬥 --評論電影 驚爆焦點 (第 154 期)
培養跨越文化的多元溝通能力 (第 150 期)
在後現代思潮中泅泳的現代教會 (第 111 期)
聽道手記——示範以讀者情境做中心的讀經講道法 (第 94 期)
舊事新知——回想大專原住民教育體驗營 (第 49 期)
科技使我們得自由?──談發展網際網路和電腦模擬技術的道德問題 (第 42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54 期 面對青貧時代 (70-7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54期  2016年  6月 面對青貧時代 154
本期主題:面對青貧時代
發行日期:2016/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面對青貧時代
教會要和受苦的年輕人站在一起
掌握現況邏輯、找到突破點
航向未知的未來
勞工要團結
教會是青年避風港?
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向跟使命感
贏過低薪魔咒的信仰行動法則
正視「學用落差」解決台灣低薪問題
青年就業的困境與青年貧窮問題
澳洲打工的光明與黑暗
斯普利特遊記
開一家咖啡館
奇異恩典:不只賣藥的藥局
替台灣教會打開世界之窗的郭大衛牧師
在《過勞之島》安慰拉結
處境化聖經研究:與南非工人探討經濟問題
台南大專學生中心憶往
一個台灣基督徒在中國(之一) : 衝擊
新聞是跟平庸之惡的搏鬥 --評論電影 驚爆焦點
門閂無柄
是粉絲還是追隨者?─《我不是耶穌的粉絲》觀後感
與主之間的連結
歡迎來合作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