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17期 正視貧富差距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走過痛,那兒有生命!
帶著自身的痛,也走向他人的痛,為的是一個「新生」。
關鍵字:
作者/陳佩儀 (牧師,台北大專中心工作者)
 
「是誰將農業生產價值推向邊緣?是誰狠狠的踩過農人集體彎駝的背?是誰強佔祖先留下的土地換得利益?是誰摧殘了生命共存的美麗山河? 政府集團,我們等著你給答案!!(摘自「農村武裝青年」)」
 
老農勞動的身影,總是讓我心酸,我知道這種靠天吃飯的苦,因為我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做田人的為何如此苦 

從小的生活就脫離不了農田與農忙。夏季的收割、曬稻穀以及午後雷雨的搶收,都是每年暑假額外的功課,沒得拖延,因為那將是一年中家裡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每年晒穀場上搶收的畫面,總是讓我印象深刻,因為那像是用命換來的一季收成:汗水夾雜著厚重的喘氣聲,大人們一邊奔跑一邊得快速的拖著耙子,趕忙將稻穀攏成堆,動作再不快點,曬得差不多的稻穀,又得重曬一次。一陣忙亂後,終於把所有的稻穀安妥的堆放在曬穀場上,用帆布蓋好,邊上壓著石塊,這才算是大功告成。
 
此刻,大夥不分男女老少,像是完成了一件重大事件般的釋放。只是,我知道,這只過了一關。好不容易稻穀曬乾了,進行裝袋、運到農會、測試乾燥度。如果乾燥度不過,又得重來一次。我看過「重來一次」的表情,那是疲憊中的無奈,只得堅強起來的神情。如果當年米價好一些,勞動也算是有了些回饋,但,如果米價低廉,這樣的辛苦,是真的苦到底了。若是那年不巧遇上颱風,那種為了生存的憂心真的會侵蝕入骨。
 
因為長年米價過低,父親只好轉作地瓜,價格時好時壞,只好更多的勞動,好讓生存有些盼望。「做田人」的汗水,就是淚水,總是奮力的尋找生活的出口。為了那一口飯,為了家中幾張嗷嗷待哺的臉孔,總是得暫時忘卻身體勞動後的酸楚、總是得忍受冬天刺骨的寒風苦雨、總是得耐住夏天酷暑的曝曬。「做田人」手腳的厚繭,是為了撐住一個家。  
 
是這樣的生命經驗,讓我的骨子裡有了一股反動的力量。在壓迫與不公義中,在弱勢與被剝削中,我也在尋找自身的生命出口。
 
逐漸的,我的眼光從自身的處境望向更大的脈絡,那是結構的問題,環環相扣。我終於明白,「做田人」的苦,背後是如此醜陋的金錢角力,而農業政策背後更見財團獲利的嘴臉。那些數鈔票的手,壓迫了多少弱勢家庭的生存空間,踐踏了多少辛勤工作的汗水。這些老農無聲的掙扎,像是待宰的羊,既剛強又脆弱。如此的無力感,如同一條無形的細線,牽引著我內在的靈魂,無法安分的坐以待斃。面對這樣的「痛」,一定有能使得上力的地方,只是我需要一個方向。
 
不要忘記我們擁有力量 

URM城鄉運動(Urban Rural Mission),那雙在海報中,緊握拳頭的手,是為了生存的尊嚴而奮鬥。那雙手指向一個方向,指向一群與受苦的人、土地同在的夥伴。在那當中,我會遇了啟發的亮光,有了一個可以努力的起點。
 
參與在「城鄉運動」的訓練中,我經驗一種能量,只是,這樣的能量必須經歷「痛」、透過「行動」、勇於「反省」,才有機會結出公平正義的果實。URM訓練的帶領老師Dr. Ed File說過「瞭解與參與之間有很大鴻溝。瞭解是一個安全的位置,但是參與行動就要付代價。」聽到「代價」常常很容易讓人怯步。在這個功利主義橫行的年代,人們總習慣指尖的盤算,衡量與己身利害相關的程度,如此,才願意有所行動。只是,在盤算的當口,便已經失去了與受苦的生命「同在」的能力。走在「運動」的路上,我充其量不過就是個小毛頭,還沒真的上路,就擔心起這樣的「代價」。
 
正在猶豫的當下,回頭一瞥,看見URM的老人革命軍,以其生命的年輪,推動著台灣民主自由的發展,直至現在滿頭斑白,仍舊為了台灣主權未明,為了台灣充滿變數的未來而憂心。當兩老擁抱淚流的那一刻,「代價」重重在我頭上敲了一棍,大聲喊著:這就是「代價」!不計生命的流失,只記民主的容顏。一代一代傳承的重量,從淚水中聽見,在斑白中瞥見。「我會無處不在的,哪裡有為飢餓而戰的人們,我就會在哪兒;哪兒有警察打人,哪裡就有我….什麼時候我們老百姓能吃上飽飯,住上自己造的房子,我該多高興-取自《憤怒的葡萄」》這條路,我走上了!從老農的背影中,帶著自身的痛,也走向他人的痛,為的是一個「新生」。
 
這不是一條直的路,卻是一條值得的路。在自身的處境中,漸漸地活成一句話「上主已經指示我們什麼是善。他要求的是:伸張正義,實行不變的愛,謙卑的跟我們的上帝同行。」最後,以樂團「農村武裝青年」的一段話來挑戰及鼓舞這個世代的青年:「社會與時代的變動力量是來自於青年文化與行動,只有青年才能帶來更不一樣的思潮與行為,也將具有最大的能量衝撞不安的體制。 不要忘記我們擁有的力量!」面對社會的痛,面對改變,我們一定能夠做些什麼!!
同作者相關文章:
愛、性慾、信仰 (第 180 期)
《媽媽,琦琦,和她們的女兒》── 在愛裡,我們沒有不同 (第 170 期)
妳是我的姐妹 (第 150 期)
行動中的信仰群體 (第 149 期)
318開啟教會內公民思辨之旅 (第 143 期)
聖靈?人靈?邪靈?簡介《穿越傳統的激烈神聖會遇》與《基督宗教與靈恩運動論文集》 (第 133 期)
備餐分享 (第 130 期)
這是靈性的旅程 (第 124 期)
走過痛,那兒有生命! (第 117 期)
河道邊s (第 11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7 期 正視貧富差距 (61-6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7期  2010年  4月 正視貧富差距 117
本期主題:正視貧富差距
發行日期:2010/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正視貧富差距
今日教會如何面對貧富差距現象
富教會與窮教會---主內肢體的互助如何可能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貧窮與疾病
共有資源互助管理:淺介歐斯瓊的經濟治理理論
上帝是窮人的保護者──淺談舊約中的貧富關係
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 路加福音的拯救
社會公平何在?──從反高學費運動談起
人類永恆的粉墨登場
來行這條路
高天香─台灣婦女神學的開路者
女性封牧60週年 盡心服事 成全美夢
我夢想著一個世界——從施密特牧師來台信息看人權
欠了債怎麼辦?
走過痛,那兒有生命!
十九歲的選擇
人生區間車
受鞭打kap毀滅
我還要再來神研班
學習走向各各他——47屆神研班參加後感
我從前風聞有?,現在親眼見到?
重新連線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