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64期 台灣囝仔「性」福嗎?——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
|
|
大專世界 |
我的信仰歷程 |
|
關鍵字: |
作者/李振銘
(現為屏科大長青團契副會長、學生委員)
|
|
|
※ 因課後輔導進入教會 一個生長在非基督徒家庭中的小孩,又如何從小在教會裡長大呢?常有許多人對此感到疑惑。相信這是上帝的旨意,是他奇妙的安排! 在我讀小學時,就被父母送到教會了。到那裡做什麼呢?補習!由於那間教會會協助小朋友課後輔導,且只收一點象徵性費用而已,因著這樣而進入了教會,也開啟了我成為基督徒的一扇門。雖然名義上是補習,但禮拜六、日也加入了主日學的課程;這樣的模式,直等到上了五專要幫忙帶夏季學校時,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也曾上過主日學。 上了國中,自然而然地跟著朋友一起參加青少契的聚會,雖然如此,對於這樣的信仰也還不甚瞭解。在那段時間裡,我唯一記得的就是如何禱告,也因為會禱告,使得我在國三因課業的緣故雖離開教會,仍得以在往後的日子中重新被上帝找回。
※ 參與學校的團契 聯考完後,很幸運地考上一所國立的專科學校。開學後不久便遇到了一件讓我不知所措的事——在填寫新生資料及團契所做的問卷調查時,不知該如何來填寫宗教信仰這欄。這時,我才開始認真思考自己所信的到底是基督教還是民間宗教?最後我採取的方法是雙管齊下,一種寫一份,或許上帝真的眷顧我,很幸運地填基督徒的那份正好是團契的問卷。接著當然就有團契的學長姐開始來邀請、關心我,不過由於先加入了球隊,只能偶爾去參加聚會了。 不過,那時團契的會長玉玫學姐仍持續地關心我,甚至在聚會完後還會將專講的筆記拿給我,讓我雖無法參加聚會也能因此而獲得些東西。此外,她也常鼓勵、提醒我不要因遇到試鍊就離棄上帝。因著她的帶領,我開始到教會作禮拜,所以真的得感謝她讓我得以認識這最好的。直到專三,因為聚會時間的改變,才開始能專心參加團契的聚會,從這時起也才開始有真正的團契生活。 另外,我們有一個聯合團契,由五個專科團契及一個大學團契所組成。或許我們的人數不多,或許我們沒有可誇口的事工,但是不論是同工或契友我們對聯合團契都有很大的認同感,在那裡我們就像一家人般,這是讓我感到最快樂的一件事。或許這是因為我們的輔導——黃哥,不管何時他都讓我們覺得他是我們的好朋友,也因為他幾乎每件事都讓我們自己來,包括營會、活動的策畫及執行都完全由學生自主,所以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我們也都能有非常大的收穫。
※ 在教會的服事 除了原本的家以外,在那時候我也擁有另一個家,那就是梅山教會的牧師館。當我在梅山教會帶主日學及青少契時,結束時都將近十點,所以就借住在牧師館,有時禮拜完都還留在那兒當食客,不過牧師及牧師娘也都熱情的款待,甚至為我預備了一套盥洗用具,讓我雖然離開家,卻還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因此在心裡早已認定這是我的第二個家。(不過他們卻因某些因素而被迫離開那間教會)
※ 神研班帶來的改變 其實到目前整個信仰的歷程中,最大的改變是在第一次參加神研班後,不僅發覺自己根本不會讀聖經外,更覺得自己像是井底之蛙。不過也因著這樣的衝擊,讓自己有個反省的機會,也促使自己開始參與各項營會,將自己的腳步跨出嘉義,更開始去了解人家在關心的議題,並尋找自己所關心的議題。有時我會問自己,為何會對這個信仰有著這麼大的熱忱?原因很簡單,因為覺得自己比別人少了解那麼一點點,比別人有更深的體會認為這是好的,所以想多了解一點,想付出更多一點,讓別人也能知道這個福音。
※ 倚靠上帝,必得力量 由於獸醫科得讀六年,所以在團契也待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擔任過很多次的同工,但是內心最希望的卻是能參加一個理想的團契受造就,只當個配角就行了。後來因著上帝的恩典,讓我順利地考上屏科大,原本以為這裡應該能滿足自己的期待,不過上帝的旨意似乎不是如此,在這裡有著更新、更困難的試鍊等著我,雖然這裡有我很感興趣的原住民文化,但也有我不想遇到的民族性問題;這裡可能有很好的輔導,但卻沒有很多理念相同的同工,種種問題都比以前更難解決,每個問題也更令人灰心喪志。或許這對自己而言是一個瓶頸,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相信這是上帝要讓我成長的一種方式;或許這一些挑戰另外要讓我學習的是——倚靠上帝,不要單憑自己的力量,不要把信仰當成一種知識性的東西,老想著要獲得更多,而忘了如何拉近自己與上帝的關係!但是我相信「他賜力量給疲乏的人;他賜力氣給困倦的人。」(以賽亞書四十章29節)上帝必帶領我通過這樣的試鍊。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我的信仰歷程 (第 64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