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8期 認識真理或販賣知識 |
|
|
本期主題 |
由政治的觀點看台灣的教育 |
|
關鍵字: |
作者/黃昭弘
(現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
|
|
政治學上有一個名詞叫作「政治社會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所謂政治社會化就是一個人獲得政治行為定向及行為模式的發展過程,例如:聽到國歌立正,看到國旗敬禮。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行為反應?是誰教你的?你是如何學習來的?作這樣的探討,作這樣的研究,就是政治學習的過程。過去有一個不盡相同但非常接近的名詞就是公民教育。只是,政治社會化比公民教育所含蓋的範圍更廣,它除了學校教育之外,還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等。以下我即以政治社會化的觀點來述說幾點個人對過去台灣政治社會化過程的觀察與體驗。
一、形塑意識型態的黨化教育 撫今追昔,個人深深體驗到,過去在國民黨主政下的受教育過程,是一個揉和形塑意識型態、崇拜權威政治人物及黨國不分的黨化教育。猶記得讀高中的時候,那時的教育當局嚴令學生要堅守青年五大信念,所謂五大信念即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此所謂的五大信念乃抄襲美國西點軍校的三大信念,在國家、責任、榮譽之上,加上主義與領袖,把主義與領袖視之為比國家還重要。為了堅定青年學生的五大信念,還舉行全國的青年五大信念演講比賽。 所謂「主義」者,乃三民主義也。其實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有它在政治思想上與實用上的價值。只是國民黨政權對三民主義的態度,卻是選擇性的實行,對其政權維持有利的才實行,不利的就不實行,例如:民權主義所強調的「主權在民」的精神,即長年不願落實。更甚者,五十年來,國民黨把三民主義當作意識型態,灌輸給青年學生,通過必修課程、聯考、高普考等強迫措施,要求年輕人死背硬背,浪費青年的學習精力,阻斷青年的思考創造空間,企圖形塑青年「三民主義」就是政治上唯一真理的「信仰」。而其實,這個「三民主義」卻是國民黨的三民主義「理論家」,為配合政權的利益蓄意曲解過後的「三民主義」。國民黨政權自敗退到台灣後,一直到目前為止,所有的青年學子都這樣深受三民主義教育的毒害。 近年來,由於民主化的腳步加快,上述情況雖已獲改善,但其遺毒卻仍存在。大學雖已不再必修國父思想,但高中卻仍必上三民主義,大學聯考仍必考三民主義。依個人之見,高中階段之三民主義課程應全面以社會科學概論或類似課程代替,授課內容以強調民主法治、保障人權、培養國民的權利責任觀念為主軸,以使台灣這個政治社會的政治社會化,朝向培養具有高度民主素養、充滿社會責任感的健全公民為目標。 說到領袖,中學時代我們人人都會唱一首「領袖萬歲歌」:「領袖!領袖!偉大的領袖!您是大革命的導師,您是大時代的舵手。讓我們服從您的領導,讓我們團結在您的四周……領袖萬歲!領袖萬歲!我們永遠跟您走,我們永遠跟您走!」這首歌每到節日慶典的時候必定要唱,而且要大聲的唱,一直唱,唱到蔣介石去世以後才不再唱,而改唱「總統蔣公!您是世界的偉人,您是民族的救星……。」這種教育與二次大戰前德國人民在群眾大會上高喊希特勒萬歲,根本沒有兩樣,都是在教育人民效忠獨裁的、權威的政治人物。經歷這樣的政治社會化歷程長大,現在居於社會中堅多數的台灣人民,怎可期待他們具備必須尊重制度的民主素養。也難怪,台灣社會嚴重缺少對政治倫理的是非觀念,許多人甚至認為,政治人物A錢沒有關係,只要有做事就好。一個人格操守有重大缺陷、處理金錢不清不白的人,也能獲得一大群民眾的支持。可見得,台灣這些年來號稱民主化了,可是我們的民主素質還相當低劣粗糙,這與過去國民黨主政的年代,只知教導學生崇拜權威政治人物,卻不重視政治倫理、不培養民主素養有絕對的關係。 針對上述的弊病,今後在各級學校教育中,不容許再有偶像化、神化任何政治人物的內容出現。類似什麼蔣公小時候見小魚兒逆流而上就感動莫名的神話故事,一概要刪除,而代之以純綷勵志、培養明白是非道德觀念、如何為人處世的教學內容。
二、不誠實又沒有台灣的教育 在國民黨長年主政下的教育,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台灣的教育沒有台灣,而且處處顯現欺騙和不誠實。從小上地理課,台灣的部分只佔全部本國地理的三十五分之一,因為台灣被執政當局認為只是中國的一個行省。所以自小腦中所充塞的地理知識都是中國的,學子對成長所在的台灣所知反而極其有限。大家都知道長江、黃河,卻不知道淡水河、濁水溪。更可笑的是,現在所學的中國地理,都是半世紀以前的中國。如果照台灣的地理教科書所教的到中國旅遊,保證迷路。更荒謬的是,中國的全國地形早就缺了一大塊蒙古的大母雞了,但是老師還在教什麼像秋海棠葉。地理教學不重視立足的台灣,如何能期待我們的學子能愛台灣,將來為自己的鄉土奮鬥奉獻。 歷史教學也一樣,我們的學子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朝代更迭能夠倒背如流,但是對台灣的歷史卻一片空白。因為執政當局認為,就歷史而言,台灣只不過是中國的邊陲,不必強調。我個人非常慚愧,對台灣的歷史也是所知有限,一片茫然。這恐怕是歷經國民黨政權教育體系成長的台灣人共同的感慨與遺憾吧! 這樣的地理與歷史教學,加以無所不在的政治宣傳與意識型態的形塑,對台灣人民造成的最大影響與困擾,即是身分認同的問題。台灣人都在問:「我是誰?到底我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明明是台灣人,可是教科書都告訴他,說他是中國人。小學生每天一進校門,就看到左右二邊寫著:「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所以,在台灣仍然有許多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或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認同這樣身分的人,自以為得當,其實這卻是促使台灣與中國之關係糾纏不清,甚至使台灣人民生活於被中國併吞的陰影之下,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因為在全世界各國都認為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情況下,只要台灣人民說自己是中國人,或說自己也是中國人,那中國就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謀取台灣。相對的,台灣住民如果都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台灣與中國之間才能真正分辨清楚,你是你,我是我,台灣與中國是一邊一國。到那時,台灣成為一事實與法理兼具、被國際承認的主權獨立國家就水到渠成了。
三、寄望新政府的教育改革 所幸,公元2000年3月18日台灣的政局變天了,5月20日政權正式政黨輪替。我們以充滿期待的心情寄希望於新政府,除內政、外交與台、中關係能大力改革之外,能夠盡全力於教育政策的翻轉。特別在國民教育的階段著力於民主法治、人權保障、權利責任觀念的培養、為人處世基本態度的養成,以造就現代化民主社會健全的國民,並進而將過去國民黨時代以中國為主體的教育政策,徹底改變為以台灣為主體的教育政策。所謂以台灣為主體的教育政策並不是如同現在已漸推行的每週二小時的鄉土教學,這樣的鄉土教學效果是相當有限的。我所說的以台灣為主體的教育,乃是以我們都是台灣人、我的國家就是台灣為基礎所設計的教育政策,例如:本國地理就是台灣地理,本國歷史就是台灣歷史,依此精神,所有的國民教育的教學內容都要全面翻修。至於中國地理、中國歷史可在外國地理、外國歷史的部分加強。 也許我這樣的主張,有人會認為太過激進。可是我們想一想,當我們在高喊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時候,我們卻將中國地理當做本國地理,中國歷史當做本國歷史,那不是既矛盾又諷刺嗎?我們可以給新政府時間,漸進的來進行,但是新政府如果不朝這樣的方向來改革台灣的教育,那我們就看不出政局變天、政黨輪替有何重大的意義了?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論政教關係 (第 164 期)
|
.由政黨輪替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民進黨之關係 (第 75 期)
|
.由政治的觀點看台灣的教育 (第 58 期)
|
.論政教關係 (第 56 期)
|
.論台灣的政治變天 (第 46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