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可自私自利,不可貪圖虛榮;只要心存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像,卻不堅持自己與上帝同等,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謙卑自己,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 2:3 - 8)
這段經文深深觸動我的內心,因為這是我 1979 年 10 月接受洗禮進入天主教會所誦讀的經文。我在英國長大,從小接受聖公會的信仰,我也透過研讀教會歷史,作為我個人在基督徒婦女普世旅程的開始。
對基督徒,尤其是基督徒婦女而言,稱這段經文為「反主流文化」並不為過。在我們所挑選的主題內,推崇謙卑與順服,並養成看別人比自己強的習慣——聽起來彷彿是違背常理的。
長久以來,這樣的觀念讓婦女只能處於順從與無權的地位中,或許在教會中,這樣的情形甚至比世俗的世界還明顯,有時,這樣的態度也貶低了婦女,讓她們身心靈的景況落入危險之中。
但時代不同了,婦女在 21 世紀的教會與世界中努力尋求自身定位,絕非出於私心、驕傲,或只顧自身利益而忽視他人,相反地,這是自我醫治的必要過程,讓我們能夠更全面地參與教會生活及更廣大的社群生活。
那麼,我們可以輕易地將保羅的話視為並非「真正」適用於我們嗎?絕對不行,無論喜歡或不喜歡,保羅的話語都反映出我們的救主——耶穌的生命。
重要的是,正如保羅提醒了我們,耶穌並沒有「堅持」自己與上帝平等,反倒是謙卑自己,存心順服,以至於死,同樣地,我們也受呼召要虛己,好讓上帝能與我們同工,將生命帶給這個世界。
祈禱文
親愛的上帝,我們是的僕人,虛己是我們成為耶穌門徒的呼召,但這絕不會減損我們在面前的價值,願我們放下自己的利益,成為所呼召的人,並將醫治帶給這個破碎的世界。
作者簡介
Dr. Margaret Ker目前正擔任澳洲教會婦女協會的國家秘書(第二次任期)。她擁有位於墨爾本的莫納什大學的中世紀歷史博士學位,並為《探索女性的過去:社會歷史論文集》(由Patricia Crawford編輯,1985年)撰寫了一篇探討中世紀歐洲女性地位的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