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又坐船渡到對岸,有一大群人聚集到他身邊;他正在海邊。有一個會堂主管,名叫葉魯,也來了,一見到耶穌,就俯伏在他腳前,再三求他,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求你去為她按手,使她痊癒,可以活下去。」耶穌就和他同去。有一大群人跟隨他,擁擠著他。有一個女人,患了經血不止的病有十二年,在好多醫生手裏受了許多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反而更重了。她聽見耶穌的事,就夾在眾人中間,從後面來摸耶穌的衣裳,因她想:「我只摸到他的衣裳,就會痊癒。」於是她的流血立刻止住,她覺得身上的疾病好了。耶穌頓時心裏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說:「誰摸我的衣裳?」門徒對他說:「你看眾人擁擠著你,還說『誰摸我』呢?」耶穌周圍觀看,要見做這事的女人。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懼戰兢,來俯伏在耶穌跟前,將實情全告訴他。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安地回去吧!你的疾病痊癒了。」(馬可福音 5 : 21 ~ 34)
在此處的經文,我們看見兩位女性,一位是葉魯(睚魯)的小女兒,另一位是患了血漏的婦女,遺憾地,我們不知道她們的名字,但聖經中沒有記載婦女的名字並不罕見。管會堂的葉魯對耶穌的醫治大能有極大的信心,他俯伏在耶穌腳前,懇求耶穌拯救他垂死女兒的性命。
另一位成年的婦女也是有強大的信心,她相信只要觸碰耶穌的衣服,她的病就會好,如她所信的,就在碰觸的那刻,血崩立即停止。這樣接觸是互動的,因耶穌感到有人摸了他的衣服,於是他詢問是誰做的,婦女像葉魯一樣,在耶穌跟前跪下,她克服恐懼,將實情全告訴耶穌,聽完後,耶穌禮貌地稱她為「上帝的女兒」,這是尊敬的稱呼,耶穌自己就稱為「上帝的兒子」,此外,還稱讚她的信心。經文接下去又回到葉魯的小女兒,當耶穌說這女孩只是睡著了,眾人都譏笑他,但當十二歲的女孩醒來時,眾人都非常驚訝。耶穌拉著女孩的手,吩咐她起來,讓她透過肢體的接觸得醫治,是觸碰所帶來的醫治。
在疫情期間,觸碰並非隨心所欲,為了防止病毒擴散,人與人之間只能保持距離,這讓我們對他人產生戒心;但同時,也讓我們想到對周遭朋友的責任,逐漸意識到無論是身旁、遠處或是世界各地,人與人間相互連絡的重要性。面對這樣的情勢,人類團結起來,透過使用 Zoom 等類新科技來維繫彼此間的會面,同時也能避免接觸感染,但這樣數位的會面是絕不可能取代真實面對面的互動。
許多獨居的人們發現與人互動或有肢體的接觸很困難,所以拒絕與他人有任何實體接觸。有個新詞彙因著疫情的情勢而誕生,就是「肌膚飢餓感」,這是種渴望與他人有肌膚和身體接觸的需求,這對成長中的孩童非常重要,沒有人撫摸和懷抱的孩子無法有健全的人格。人類需要肢體的接觸,在基督裡,我們可以成為一體,聖經說我們的身體就是上帝的殿,務要顧惜這項來自上帝珍貴的禮物。
祈禱文
慈愛的上帝,透過差派耶穌以人的樣式來到這世上,帶來醫治與平安,正面肯定人們肢體上接觸的需要。請助我們停止戰爭以及精神和身體暴力,讓我們了解身體有多珍貴,只能珍惜、不能傷害;受了傷的身體要好好醫治,更不該以暴力去傷害婦女和孩童的身體。助我們愛護而非摧毀所造的大自然,自然界萬物和我們都是所造,助全人類都能團結共同對抗疫情,敬重自己與他人的身體。
來自德國的 Martina Heinrichs 是天主教徒的女性神學家,過去四十年深耕荷蘭。三名子女都已成家立業,最近也升格阿嬤,喜迎第一位孫子。她也是位於荷蘭的多明尼加修道與退休中心 (Dominican Priory and Retreat Center) 的企劃主任,熱絡參與婦女在歐洲與世界跨宗教與普世網絡的活動,目前是小錢友誼祈禱運動國際委員會歐洲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