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與老去共處,微笑就是最好的保養。最棒的事就是自然帥氣地變老。」珍.柏金 (Jane BirKin)
在台灣平均壽命已超過80歲,再過3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2026年台灣將超過20%人口超過65歲,是全球老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
某天夫妻在客廳看電視時,先生突然說:「過兩年我就70歲了,怎麼這麼快,我不是才剛退休(60歲辦理退休)?」我說:「是啊,我也過65歲了,日子過得實在很快,好像還是小孩,一眨眼,就成為老人!」
銀齡時期的來臨其實是累積生活經驗的展現。是的,這時期是生命中重大改變與失落,離開職場而失去某些生活上的掌控權或社會角色、地位,也因為年紀增長而面臨機能性問題、身體體力變差、病痛變多…身心靈綑綁而有憂鬱、失落、沮喪的情緒,甚至有人會強烈的懷疑自我存在的價值。所以,懂得欣賞、肯定曾走過的歲月很重要。在職場上、家庭裡一切的經營與付出,都有它的意義與價值,並接納「老」是現在須面對與學習的課題。
很多人問我:「退休後妳都在做甚麼?」我也問我自己:「再來的日子,我要怎麼過?」感謝主!自今年3月從職場(醫院)退休後,我每週二、五還是回醫院,在安寧病房及門診溫馨小站做志工。「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與價值。人生的每一站每一程,都有上主賦予的意義及價值。」每個病人都有故事,特別是安寧病房裡,各個都是生命的鬥士。原本好像是我付出關心、幫助他們,但每每走過一程,回頭來看,其實是他們在教導我生命的功課,學習如何珍惜並活在當下。以下是這幾個月做為「老人」,有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1.活著就要常常喜樂!
保持喜樂的心、活潑的靈,知足感恩。雖然年歲日日增加,身體漸漸衰殘,多多少少都有些疾病,但活著的一天就享受生命。我陪伴安寧病房的病人時,都會跟他們說:「早上能看到太陽出來,讚美造物主!我還活著。晚上太陽下山,感謝神,我又賺了一天。明天如何誰都不知道,因為生命不在人的掌管,我們只要好好的過今天。」要快樂的生活就要懂得感恩,常常數算還有的,不要只注意失落的(健康、地位、身份…),更不要把精力浪費在抱怨、遺憾、生氣上、苦毒,常常數算恩典,肯定自己走到這裡的成就,誇獎自己曾做過的一切努力,有信心的向前邁進。
2.要活就要動
《呂氏春秋》中說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意思是流動的水不會腐敗,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蛀蝕。人若常常有活動(運動)就較不容易損壞,所以,要健康或說要緩和(慢一點)衰微,適度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3.善待自己(多愛自己一些)
很多銀齡族退休後全責照顧孫子,我個人的理念是不要完全被照顧孫子綑綁了我們的時間、年日。因年紀大了體力真的不如以前,且養孫帶責任,有功無賞,破碎要陪。我認為長輩可支援、救急、支持,還是要留時間照顧自己,好好的照顧自己,自己平安了才有能力(本錢)祝福別人。其實,父母用心照顧自己,就是子女的福。
4.健康面對老年
如何「老的成功」,很重要的是心態問題,越活要越輕盈就必須懂得換位思考、常丟棄情緒垃圾、緩和心智老化、注意飲食、預防肌少症、不要與社會脫節、做上流老人。
5.尊重生命適時放手
其實平均壽命增加讓臥床時間更久,這不是祝福,而是折磨。聖經傳道書上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懂得珍惜生命、活在當下,當時候到了,就要有智慧的尊重生命適時放手,得到祝福。
是的,年輕有時,年老有時。懂得欣賞、接納「老」的美好,展現以前生活經驗的累積,快樂的面對每一天,自在與老去共處,健康的面對老年,讓我們一起自然帥氣地變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