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以後,那婦人,就是那家的女主人,她的兒子病了,病得很重,甚至沒有氣息。婦人對以利亞說:「神人哪,我跟你有甚麼關係,你竟到我這裏來,使上帝記起我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了呢?」以利亞對她說:「把你兒子交給我。」以利亞就從婦人懷中接過孩子來,抱到他所住的頂樓,放在自己的床上。他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我寄居在這寡婦的家裏,你卻降禍於她,使她的兒子死了嗎?」以利亞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求你使這孩子的生命歸回給他吧!」耶和華聽了以利亞的呼求,孩子的生命歸回給他,他就活了。以利亞把孩子從樓上抱下來,進了房間交給他母親,說:「看,你的兒子活了!」婦人對以利亞說:「現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華藉你口所說的話是真的。」(列王紀上17:17-24)
當我的母親在2010年聽到我親弟弟Pedro過世的消息時,她哭叫著:「喔,我的心肝寶貝!」在我的服事生涯中,我見過無數張因痛苦而扭曲的臉孔,但從未有張能讓我心碎的臉孔。
列王紀上17:17~24節的記述也是與痛失親生兒子有關,這位居住在撒勒法的婦人看著她兒子游絲於存的氣息一點一點消逝,她痛苦不堪,這心碎的畫面也是整個故事結構的一環,這是悲痛、心碎、孤單與迫切情感交雜的一幕。
我身為單親的母親,不僅要肩負起家計,還要照顧喪偶的父親,我想由這樣的視角來看撒勒法寡婦與先知以利沙的故事。上帝為了處罰當時的國王與她妻子崇拜偶像而降下一場饑荒,故事就著樣拉開了序幕。以色列人民認為上帝是所有事情的源頭,無論是福是禍都來自上帝,既然這是他們的普遍觀點,幾世紀後的我們來閱讀此故事時,就不難理解為何寡婦會對先知以利沙說出那樣的怨言。
首先讓我們來檢視寡婦的處境,這位婦女已經失去先生,可謂是失去感情和經濟的支柱,已缺乏溫暖雙手帶來的堅定擁抱與有情感的親吻,現在她又面臨兒子奄奄一息的苦境,她不僅要面對在社會上立足的無助,也得面對殘酷的孤苦窘境。
看著沒有呼吸與冰冷的身體,先知以利沙做了我母親當時對生重病的兒子所做的事情,就是傳遞母性的溫暖到孩子身上。還記得我們感到熱時,母親會對著我們的臉吹氣,或是我們感到冷時,母親會從嘴裡吹出熱呼呼的氣體好似在暖和我們。從這樣的觀點,於是我能了解經文此處的記載有如心肺復甦術,也可稱為奇蹟。
疫情時代,所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情感的表達,都受到重新組構的洗禮,恐懼擴大性的傳染以及新型病毒的侵襲,在情感缺乏的世代中,孤單必然存在人的心中。
給予氣息是上帝的屬性,然而,當孤單悄悄來臨時,上帝也能使用人來做工。我是否能鼓勵那些失望的人?我是否允許他人在我孤單時,接受他們所帶來的生命氣息呢?
祈禱文
慈愛和全能的上帝,懇求讓我們能在孤單與無助時,感受的陪伴與同在,在失去的時刻,讓我們能伸出雙手並學習向周圍的人分享的愛。
Marines Santiago Calderon是波多黎各基督教會 (Church of Christ) 的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