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上帝給我們的恩惠
出埃及記十六4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嗎哪是上帝在曠野為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所預備的食物,在那樣荒涼之地,無法有農業耕作的環境中,上帝透過嗎哪讓以色列百姓學習上帝的法度。在這當中,我常常思考嗎哪要我們學習的功課是:
(1)信靠。嗎哪是從天而降的,表示不是靠著人的辛勞來換取的,表示嗎哪是上帝的恩惠與恩寵,目的是要我們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更是需要信靠上帝的帶領與引導。
(2)知足。嗎哪是每天收取每天的份量,貪心不會讓你得到更多,這也就是在教導上帝的百姓「需要」與「想要」的差別,我想要的不一定是我需要的,每天收每天的份量,讓我們學習到對食物的知足。提摩太前書六6「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就是一個很好的回應。
聖經中一直不斷提到上帝餵養祂的百姓、先知,總是看顧著肚子的需要,耶穌說:看著空中的飛鳥、地上的野花,就會知道上帝是如何在照顧著你。從創世記的生養眾多開始,上帝在造人之前,已經將食物預備好,讓我們在信靠、知足的原則中得到生養,因為所有食物的來源都是上帝美好的預備。每個文化中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大多數都是因著當地的氣候、地形而有的食物,若說食物是上帝給我們的恩惠,一點都不為過,因為人無法製造食物,只能製造食品。
人類貪婪 不懂得珍惜資本主義的經濟型態有時候將價值價格化後,使人忘記食物是上帝給予世人的恩惠,反而將食物商品化,用價格來思考價值,特別是在全球化經濟興起之後,許多跨國企業以經濟利益為前提,進行基因改造、大量生產,再加上全球資源分配嚴重不均,導致許多地方食物短缺、營養不均等問題。常常使得經濟弱勢者處在飢荒、健康不良等問題;除了眾所皆知的非洲飢荒,在北美地區很多經濟弱勢都有肥胖的健康問題,是因為便宜的食品大多都是高熱量的食物,以致飲食不均而帶來身體上的負擔。
近年來,在台灣透過媒體的傳播,也開始了精緻美食的文化(米其林餐廳評選、某知名拉麵、某高檔牛排);甚至是吃到飽的消費型態,都一再凸顯了人們對上帝的恩惠:食物浪費、濫用的行為,當然也導致健康的問題。再者,也常在新聞報導中聽聞有許多超商因配額、業績而過度進貨,導致食物因過期而丟棄的現象,實在可惜。
從教會惜食活動 反思上帝對我們的恩惠
透過總會教社委員會的推廣,水湳教會也參加了惜食的活動,在這過程中也重新學習與思考食物的意義與價值。食物的安全期限是為了保護身體的健康,惜食運動就是將即期食物做有效的運用與分配,讓食物的價值再次呈現,也重新思想到上帝對我們的恩惠。小時候,阿嬤常說「飯沒吃乾淨,以後會娶到貓仔某」,就是傳統文化中對食物的珍惜的教育。
水湳教會在推動惜食的過程中,漸漸學習了幾個模式來進行:(1)愛餐。每週六晚餐、週日中餐教會都有愛餐,主廚們會依據惜食的食材來準備愛餐,所以對於教會的兄姐來說,彷彿帶著一種驚喜的感覺,每次的愛餐會有什麼樣的菜色是事先無法預知的,也因此讓愛餐更加的多變,也讓大家在參與愛餐的過程中多了很多話題與討論,增進彼此團契的方式。(2)協助。面對一些即期食物,因無法久放,所以會用這些食物來協助教會中有需要的家庭與兄姐,讓一些經濟弱勢的家庭可以藉此減少開銷來協助生活。如此,也真正讓上帝的恩惠落實在有需要的人身上。
期藉由惜食活動轉化教會 宣揚福音
將來也期待可以針對社區中有需要的對象來進行協助的事工,甚至是擴大愛餐的參與對象,讓食物可以發揮真正是上帝恩惠的意義。如果可以,真的鼓勵每個教會都能參與在惜食運動中,讓上帝的恩惠可以真正的、真實的有效運用,不濫用、浪費食物,尊重、珍惜食物並建立信靠、知足的信仰,是我們可以共同來學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