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397期 女宣道會設立九十週年
字級調整:

特輯
原住民宣教史篇
關鍵字:
◎ 作者 /阿布絲 (古風教會牧師)

回顧台灣原住民宣教的歷史軌跡,看見信仰先輩如何在上帝的眷顧和聖靈的帶領下,一步一腳印,將上帝的話語傳播至部落的每一個角落。教會帶給原住民社會希望,無論是重建心靈、建構社群或是提振教育,在在說明教會在原住民社會存在的正面意義。

原住民宣教史
 
台灣的原住民目前約有卅五餘萬人,早在亞細亞三大文明的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漢文化尚未影響東南亞之前,即已移居台灣,比漢族入殖台灣早數百年至上千年。
 
從居住地的高低來看,大略可分為高山族與平埔族,後者來台較晚,人數也較少,在清代時已大批同化為漢人,世居台灣東部的阿美族人即是典型的平地部族代表。
 
根據1995年底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現今都市原住民的信仰仍似基督教佔最多數,共計是72.29%(基督徒44.848%,天主教徒27.18%);若以族群來分,又以泰雅族、魯凱族、布農族、曹族和阿美族信仰基督教者最多,而雅美族、賽夏族多信仰天主教。
 
聖靈的更新
 
1981年初,因著靈恩運動和苗栗禱告山的設立,許多原住民基督徒在當中得著更新,回到教會後積極熱心服事,因此也吸引了教會的牧師、傳道前往一探究竟,有些還特別前往韓國教會,進一步體驗聖靈的作為。當時,經常可看到花蓮阿美族、新竹泰雅族、中部布農族和屏東排灣族等,一整個部落一車車前往苗栗禱告山接受聖靈的更新、澆灌,這股復興之火帶來原住民教會極大的興盛。後來太魯閣族、阿美族、排灣族等原住民教會,也在花蓮、台東、屏東等地設立祈禱院,以方便信徒前往。
 
可惜在整個更新過程中,因有些信徒領受的偏差、缺乏教導、傳道人本身的神學背景,或堅持體制上的成見等因素,造成教會的困擾。而且隨著原住民經濟生活水準的提高,有些人的信仰生活漸趨轉淡,加上外移人口日增,除了一些靈恩教會和神召會以及真耶穌教會仍有增長外,就一些原住民教會而言,除了1987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紀念在台宣教120週年紀念,推動第二期倍加運動略見增長外,幾乎呈現零成長或負成長。但有一些傳道人、同工表示,近年來因著敬拜讚美的力量,特別是在新一代的原住民青少年當中,他們看到教會增長和恢復傳福音動力的契機。
 
事實上,早期宣教士在台灣的工作,特別是原住民教會,即是因著神蹟奇事和醫病、趕鬼帶來教會極大的復興,然而這一代的人卻不認識神的作為,願神憐憫,繼續在原住民百姓中興起祂的工作,賜下聖靈,並建立合一的榜樣。
 
發展階段重要事工
 
1988年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議決參與「普世教協」發起之「眾教會與婦女團結十年」運動,決議於全台成立「後援會」,並設立五個婦女關懷工作室(東部、北部、中部、南部、原住民)。其設立的目的包括:喚醒婦女意識;使婦女團契的聚會內容不流於傳統形式;提供更廣泛的課程來引起年輕婦女的興趣;發掘並培育婦女人才;關懷社會弱勢團體如單親婦女等。換言之,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希冀藉區域工作室的運作,提升婦女事工的服事範疇與品質。
 
1989年,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召集原住民菁英陳秀惠、朱春花、李褔全、謝久美及本部當屆部長何秋治,為籌備原住民婦女關懷工作室的主席團,並開始在原住民各中區會展開異象之傳遞。在幾番奔走後,主席團開始面臨難題,例如原住民分佈區域遼闊、語言不通、文化有必然的差異性。於是,成立「原住民婦女關懷工作室」之異象,變更為各中會婦女事工部(組)各自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總會於全台努力催生鼓勵近十年,本部關懷工作室是唯一碩果僅存的工作室,且在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所推動的各樣事工,如人才訓練會、世界公禱日、三月紀念主日、原住民婦女論壇及婦女靈修會等,皆能踴躍參與並同時在中會、地方教會共同實施。除此之外,藉著「婦女關懷工作室」及「原住民婦女關懷協會」,建立了事工架構與努力方向。
 
受到美國愛修會培育、新加坡特會宣教模式等影響,以及參與泰北阿卡宣教,再次說明了原住民教會需要建構一個更強而有力的宣教神學,無論是禮拜儀式強化本土特性,或者教會加強以「上帝國」的概念來宣教,以及社群關懷上特別建立命運共同體的普世價值等,皆刻不容緩。
 
難題與困境
 
如今,隨著台灣經濟的蓬勃發展與社會的變遷,原住民部落中已有四分之一的青壯年外流至都市,以爭取更多的工作機會;尤其是阿美族人,因其身份歸屬平地原住民,不若其他原住民族群享有政府山地政策的保護,在原鄉謀生更是不易。此外,因著青壯年夫婦多往都市外移,部落中最多的是老人和小孩,教會也不例外,而這也是原住民教會信徒數量持續衰退,教會難以增長的原因之一。也因此,許多原住民教會開始注重老人事工和兒童主日學。
 
許多到都市謀生的原住民同胞,往往因教育上的限制,僅能從事高勞力、高危險性的低階層工作,近年又因開放外勞,造成謀職更加不易;加上原住民是群聚型的族群,因此對都市封閉與孤立式的生活型態,產生極大的不適感。文化上的差異和部分的自卑感,更產生調適困難,並衍生許多問題,如台灣離婚率比例最高的就在原住民當中。許多人在都市的洪流中迷失自己,也忘了過去在部落中彼此互助共享的特質,更遠離了基督信仰。
 
面對原住民福音事工的發展,除了為聖靈的工作與教會的合一禱告之外,也必須為原住民孩童的信仰和教育的提升,以及部分原住民中的酗酒、賭博、離婚等問題禱告──使基督教教義和現實生活連結,並願神成為原住民教會和都市原住民教會真正的滿足與需要,且繼續保存其過去文化中所留下的互助共享等美德,更盼在他們當中興起許多年輕人來獻身於祂,為神發熱心,效法先人的榜樣,為神收割莊稼。
 
願祂的榮耀、權柄、國度再次大大降臨,在原住民當中,帶來另一次屬靈的大復興!
 
資料部分來源:《記排灣族宣教六十年》,樂歌安牧師著,2006.08.11
同作者相關文章:
原住民宣教史篇 (第 397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397 期 女宣道會設立九十週年 (7-18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397期  2012年  1月 女宣道會設立九十週年 397
本期主題:女宣道會設立九十週年
發行日期:2012/1/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以勇氣與智慧愛我們的國家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女宣道會設立九十週年慶感言
女宣道會設立九十週年慶典介紹
婦女事工的未來展望
婦女事工的視野與策略
女宣道會設立簡史
原住民宣教史篇
〈耶利米哀歌〉(一)
小服事‧大祝福
南洋風宣教情
喜樂操與一領一宣教
五十知天命
吸引婦女委身 拓展神的國度
回應上帝的愛
說說笑笑‧喜樂人生
用教育打造原住民兒少燦爛未來
永遠微笑的愛的天使
從眼到心,化為禱告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