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九年前從印尼嫁來台灣,初來台灣時,確實碰到了一些適應上的問題。我是基督徒,但我先生和他的家人是佛教徒,所以差距很大。不過我結婚前,就先跟我先生說:我是基督徒,不拿香,也不拜拜。所以逢年過節的時候,婆家的人知道我不吃祭拜過的食物,會特別幫我留一份未祭拜過的食物。
來台結婚後,我發現我先生和公公都愛喝酒;但我娘家的人是滴酒不沾的。雖然我先生曾告訴我,他會喝一點酒,只是一兩杯,所以我認為他只是小酌。但來到台灣後,發現他的家人每個星期天都會聚餐,會喝酒,甚至喝到醉倒,讓我很不習慣。尤其是我公公,每次喝醉回家後,就碎碎念。當時我先生在苗栗上班,每二週回來一次,我跟公公和二姐住,每次公公喝得醉醺醺的,我都很害怕,非常痛苦,只能躲在房間。那時我跟先生就常為喝酒一事爭吵,甚至我娘家的父親因我先生愛喝酒,還要來台灣帶我回印尼。感謝教會的關心,我先生現在已經不豪飲,而且已經信主受洗了。
說到語言,確實是一個問題。我雖然是印尼華僑,父母會中文,但他們沒有教我中文。來台之前的二個月,我媽媽教我中文,並且買了幾本內有中文、英文、印尼文對照的書讓我學中文。剛來台灣時,我跟先生用比手畫腳來溝通,由於我會一點福建話,所以也用一些台語溝通。所以剛來台時,我時常待在房裡看我帶來的學習中文的書,努力學中文。另外,我也藉著看電視來學中文;只是我不知道有學校針對外配有開中文課程。我來台灣後,在基隆找到一間教會作禮拜,當時我是唯一的外配,牧師特別關懷我,我在婚姻上碰到的挫折,也會找他談,後來他就建議我找一些外配一起學中文,由他授課,地點就在我家。
初來台灣時,婆家的人因為我是外國人,對我很不信任,一直在觀察我。我先生也不給我錢用,一直到一年後,才稍微放下心防,開始給我錢用。雖然他開始給我錢用,但仍不喜歡我外出,怕我交到壞朋友會學壞,直到三、四年後,情況才慢慢改善。
說到彼此的信任和接納,我的情況算比較好,因為我不是透過仲介來台灣的。我會跟先生認識,是因為他當時在苗栗上班,工廠有一個翻譯,家鄉靠近我住的地方。他向我先生提到我是個大學畢業生,我先生就很心動,所以我跟我先生在結婚前有一年的時間靠打電話交往。我也不需要寄錢回印尼養家,因為我娘家在開店,經濟狀況還可以,父母也叫我不用寄錢回家。不像有些外配,她們被認為嫁來台灣就是為了金錢,而且得寄錢回家,如此在婆家裡就會受到歧視,比較辛苦。我來台後,為了分擔家計,也嘗試找工作,但剛開始時都是粗工,一個是包裝魚的工作,但做了十天,因為魚太重了,我扛不動,只得辭職。另一個工作是包水餃的工作,做了一個月後我流產了,也就沒有繼續做下去。我也做過二年的褓母,是幫教會的一個會友照顧孫子。現在我當志工和翻譯,也都有收入。
我也跟一些外配說,她們要看夫家的狀況,先照顧好台灣的家,因為先生可能連養家都很困難,每個月都入不敷出,實在不可能讓她寄錢回家。如果一直心念著要寄錢,難過先生會生氣。
我的兒子現在已經七歲,在教育方面,先生的工作很忙碌,所以我必須要擔負起教小孩子的責任。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的發音比較不準,像四聲的變化,我就不是掌握得很好。所以我兒子的發音也比較不準,四聲也比較無法掌握。還好教會有開中文班,我們現在都會注音符號,也會認一些中文字,所以可以幫孩子複習。孩子也會把他在學校所學的中文告訴我,二人一起學習和成長。
像我是大學畢業生,所以數學方面我還可以教我小孩,但是社會自然等,尤其是社會,我就沒有辦法教。像別的外配,她們是把孩子送到安親班,因為自己無法教。但是安親班一期的學費也要好幾千塊,對一個家庭來說,也是很沉重的負擔。現在教會有開免費的課輔班,也有正音班,輔導外配的小孩的課業。
我跟先生的教育方式也不大相同,我先生比較寵小孩,我對小孩比較嚴格。因為我擔心小孩的媽媽是外配,課業會跟不上,所以我盯得比較緊,對小孩的要求是他要跟其他台灣小孩有相同的程度。但感謝主,學校老師說他的程度還不錯。我會買聖經故事書給他,他也會從學校借故事書回來讀。我的方法是我會叫他自己讀,然後要他把故事的內容講給我聽,如此我才能知道他是否了解書本裡的重點。
我也鼓勵其他外配要出來把中文學好,因為如果她們連基本的中文都沒有學好,就不可能去教小孩。如果先生工作很忙,沒有辦法教小孩;加上我們沒有娘家在身邊,除非有公婆姑伯能教導,不然小孩的課業真得無人輔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