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人的私密花園
基隆市有許多熱門景點,碧砂魚港、和平島公園等,近郊也有九份、金爪石等眾人皆知的山城,這些景點,由於媒體抄作、電影宣傳,使它急速的商業化,週邊的商店、攤販製造出來的人聲喧嘩,多少破壞了原來大自然的寧靜,污損了天然的資源。這裏,我要介紹一個少為人所知,堪稱為當地人後花園的—白米甕砲台,它已經在民國74年8月19日被列入三級古蹟,但很少觀光客知道,幾乎沒有攤販,沒有商店,就是一片純樸的海色山光,讓我們去看看吧!
地方導引:
白米甕砲台基隆人舊稱「荷蘭城」,據稱三、四百年前,西班牙人、荷蘭人就曾建堡壘於此,所以名之。日據時代又大規模整修,現在所看到的砲台應是日據時代改建的結果。砲台區包含營區廁所、日式營舍、彈藥庫、砲盤區、機槍陣地、觀測台等,砲盤成一長形配置、建築主以鐵水泥與安山岩築成,一字排開,面對基隆外海(東海),可說是明砲台,是迎敵的第一線。白米甕炮台與大武崙砲台都是昔日港區的護衛,一明一暗捍衛著基隆港灣的安全。
觀測台位於東北端至高點,拾級而上,可觀測砲彈彈著點與敵蹤,視野甚廣,當初即以旗語與對面小山上的指揮所聯絡。指揮所、機關陣地則位於西側山坡上,地勢上易守難攻。營舍旁有獨立使用的蓄水井與濾水池,亦有一蒙古包式的廁所,目前現代化改裝後仍在使用中。
由於砲台區頗有古意,草地青翠,海水深藍,遠方視野遼闊,景色美極,常有附近居民辦喜事到此拍婚紗照,或是內行新人知此景點者,來此借景,少有人騷擾,又詩情畫意,非常浪漫。
由於沒有阻隔,海天一色,在不刮大風,不下大雨的情況下,和風栩栩,是很好放風箏的地方。如果風平浪靜的時候,海面就好像地面,平穩的像可以走過去。從砲台觀景亭,可以清楚的看見立於海中的基隆嶼,及東北角海岸的和平島、望幽谷如同近在眼前。左邊是台電協和電廠的三隻煙囪,(仔細看,是四個機組,四隻煙囪),是很清楚的新地標。山頂上有一間像別墅型的大房子,旁邊有阿兵哥駐防的設施。造型非常特殊,聽說是當年行政院長孫運璿中風後休養的地方。
白米甕傳說
為什麼叫白米甕炮台呢?根據「思古之幽情」所說:古時候紅毛洋人(指荷蘭人)侵占台灣北部時,曾進行大屠殺,當時台人為了避難,紛紛躲到砲台邊大大小小的山洞裏,日子一久,大家帶來的食物都吃光了,正窮路末路的時候,大家紛紛向上蒼禱告,請求上蒼救大家的生命。忽然有人發現一石頭形狀像是米甕,細看真的是米甕,而且還湧出白米來,大家如獲至寶,靠這些白米度過一段相當艱難的日子。奇怪的是,湧出的白米不多也不少,每次都配合需要的人數湧出。但是在避難的人當中,卻有貪心的人,希望米湧出更多,就將甕口挖大,結果白米甕失了靈氣,就不再湧出白米了。
鄰近教會:
離這個景點最靠近的教會是基隆中山長老教會,大約只有五分鐘車程,如果有教會想舉辦野外禮拜,可以和駐堂傳教者賴德卿牧師聯絡,可以有很好的引導。
賴牧師電話:02-24282414 0963338840
交通:
1.搭車者,在基隆火車站搭301太白莊公車到終點站太白里站下車,然後沿著光華街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