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大專中心查經班的起源
2010年的神研班,最後一晚的大專中心晚禱,十二位來自花蓮大專的夥伴們,分享著來神研班的收穫及心得。這時,當時總會大專幹事陳浩德牧師經過,稍稍聽了學生們的分享後,對大家說:
「既然大家在神研班有這麼多收穫和感動,要不要回花蓮後,開始查經班?」
花蓮大專成立兩年之際,始終沒有好契機推動查經班。如今,上帝藉由神研班,讓學生體會到研經的樂趣與意義,浩德哥的一問,更促成了機會!雖然學生們一副猶豫或面有難色的樣子,但是,在我們的鼓勵與挑戰下,查經班便順水推舟地展開了。
查經班的進行方式&影響
我們的研經方式和神研班一樣,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幾乎每個參加過神研班的學生,都很喜歡、享受這種「在開放與多元中提問及討論」的查經方式。大家(包括我在內)常因著夥伴提出從未想過的問題和觀點,不但感到驚喜,更刺激了新的想法及信仰反省,擴張了信仰視野的廣度及深度。全長兩小時的查經班,大家先有約30分鐘的讀經時間,桌上擺滿了聖經註釋書和相關書籍,供大家翻閱;本來我也會寫講義,試圖幫助大家能在短時間內掌握經文的要點,但是這幾年認為這樣可能會侷限學生對經文的理解和想像,於是,寫講義變成我自己預備研經的方式,而不會提供講義給學生。閱讀完之後,便進入查經班的重點--討論,在一個半小時中,藉由大家的提問與對話,一起探討經文。
神研班的查經方式,影響了一些學生。好幾位夥伴原本是以「站在教會講台上的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態度來追尋信仰,自從參加這種著重「在開放與多元中提問及討論」的查經後,他們開始學習思考,對講台上的人所講的,多了幾分反思和挑戰;原來每看到經文,腦海就會浮現過去主日學老師或牧師的說法,以為這段經文就是這意思,如今,藉由大家的提問和討論,有了新眼光,發現聖經有著相當豐富的意涵與詮釋,從而更廣地與生活實況連結,產生新的信仰反省。更令我驚奇的是,前後有幾位慕道友很喜歡這樣的查經,上帝藉此方式,將福音的種子埋入他們的生命之中。
其實對學生來說,這過程並非全然輕鬆、愉快的。一方面要挑戰自己放下面子及擔憂(怕自己問了大家都會、只有自己不知道的蠢問題,或是自己的看法很可笑),勇於提問與分享。另一方面,當他們發現對於經文和疑問沒有唯一的答案時,有些夥伴可能因著自己個性像「名偵探柯南」(這卡通人物的經典台詞是:「真相只有一個。」)於是產生不安全感。不過,有夥伴曾分享:「這過程雖然痛苦,卻也讓我得到之前未有的平安。」或許不安全感源於原有的信仰理解被瓦解,而這理解本來就是不完整、只是無限上帝的一小部分,但是人常把這一小部分當成真理的全貌,因此,當原有的信仰理解被拆解時,反而有更廣闊的視野去認識無限上帝的奧妙真理;即便有不安全感,卻也發現確實需要信靠上帝,因此得著上帝所賜的平安。
查經班的挑戰及回應
聽起來,這種「在開放與多元中提問及討論」、跳脫傳統講授方式的查經班,對學生有這些益處,應該很受歡迎,但實際上,我們仍遇到跟絕大多數教會及團契一樣的困境--大多數人對查經班興趣缺缺。
簡單分析原因,除了大學生要忙課業、社團、打工以及經營各種人際關係,而且這些領域都帶著相當程度的壓力,以至於他們得花時間心力在這些方面外,現今大學生的特質和處境,可能也是學生較無意願參與查經班的原因之一。
這群大學生所受的教育,雖然不斷地批判填鴨式教育、鼓勵思考和啟發、追尋「翻轉教室」(老師是引導學生思考及討論的引領者,不是提供解答的權威。)但是,一方面為了應付考試,因此學生仍習慣、期待教師傳授的答案和思考方式;而且這比起自己冒險找答案,既快速、又有安全感。再加上大家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有太多資訊需要讀取、卻又來不及消化(這從懶人包的興起,以及使用臉書時不太認真看清楚文章便按讚、往往照片比文章獲得更多人按讚等現象,即能略窺一二。)即使思考了,未必能解決當中的問題,於是,對一些學生來說,「思考」是件很累人、又不見得有效果的事;而一個強調思考的查經班,自然不是這類學生有興趣的聚會。此外,大學生正處於重視同儕的年紀,如果查經班讓他們覺得「只是來上課」,就更難讓他們有參與的意願。
查經班人數不多的困境,成為大專工作者認識內在自我的契機--我為何會如此在意查經班人數?這象徵著我的服事是成功或失敗嗎?如果是的話,為何我會如此認為?它暗示著我內心什麼樣的缺乏呢?而上帝又會如何看待我的服事?何為服事的價值?也讓我一再學習、思考如何活化查經班。感謝上帝,已有幾位前輩--如前校園團契同工洪中夫牧師、駱玫玲老師--投注於這方面的研究,他們的著作給我不少幫助。
在保有「於開放與多元中提問及討論」的查經班精神下,筆者嘗試融入下列兩點,為查經班帶來加分效果。
1. 讓查經班成為團契:
無論查經班是採用討論、或是上對下的講授方式來進行,基本上都有著嚴肅、像是在上課的氣氛。洪中夫牧師便指出:「查經班也須強調群體成員間的關係,在查經班中促成成員的情感交流、互相信任、彼此有歸屬感,這樣才會使他們勇於表達和聆聽。」換言之,當查經班有著團契的關係和氛圍,而非讓人感到是來上課,將有助於學生投入的意願及程度。
「一起吃飯」是讓查經班成為團契的重要方式之一。很感謝我太太、以及東方教會和慶豐教會的牧師,他們每週花時間、心力,為來參加查經班的學生預備餐點,讓這些在外讀書、總是外食的學生有機會嚐到「媽媽的味道」,的確吸引一些學生來查經班,也因此營造出學生輕鬆交流、分享的時空,在當中產生團契的氛圍。
此外,在查經班中,我們會不定期地設定一些主題,例如值得感恩的事、最近讓你傷腦筋的事,邀請學生分享,期盼藉此強化團契的氣氛。
2. 結合教育學中的「多元智能理論」:
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嘉納(Dr. Howard Gard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人有不同的才智與學習模式,大致可分為語文、數學邏輯、視覺空間、肢體動能、音樂、人際、內省、自然觀察等八項。在設計教案時,要兼顧不同學習管道者的需求與特質,盡可能融合這八項,讓知識藉由多元管道儲存到不同區域的大腦皮質,這樣也更有機會激起大家的學習意願及樂趣。
因此,我們的查經班不時融入各樣的活動,例如分組討論案例,觀看與經文相關的圖片、短片和電影,或是進行能與經文連結的體驗遊戲;當我們查考馬可福音第四章三個種子的比喻時,我們買了種子,讓大家在栽種、觀察種子成長的過程中,體會耶穌在比喻中的意涵;筆者也曾扮成法利賽人,用對話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法利賽人為何如此堅持律法、何以和耶穌有如此大的張力。
雖然得花不少時間、心力預備,也不是這樣做了之後,查經班便有「爆炸性增長」,有時還得為此調適心中的挫敗感;況且這個世界變動之快,以至於每個世代的特質、喜好也變動得快(例如3C產品的普及,促成現代只有10%的青少年有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有不少青少年最喜歡讀的書是「臉書」。)適合這世代的方法,未必下一個世代能接受,使我們得不斷地構思好的、適合的方法。不過,為了大家喜歡研經,並在研經及一再的信仰反思中認識上帝,找到信仰實踐的依據,從而影響教會、祝福社會,我想我們仍需要繼續探索下去,且套一句我的輔導陳佩儀牧師說的:「這不是一條直的路,但是,是一條值得的道路。」
延伸閱讀
洪中夫,《讓查經動起來--動態式小組查經的引導技巧》,台北,校園出版社,2013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