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11期 萬民皆祭司 ? |
|
|
特稿 |
在後現代思潮中泅泳的現代教會 |
歷史學者Heath White將教會思潮分為前現代、現代和後現代三個時期,簡介不同時期的教會觀,建議在後現代社會中,教會如何調整自己對宣教的理解和方法。
|
關鍵字: |
作者/朱潔嵐
(中原長青畢契.現任美國教育測驗中心研究員)
|
|
|
※ 歷史時期的分野 「教會」的定義比教堂更廣,不單指建築物,還包括參加教會的會員,也就是信徒;此外,也指信徒擬定的組織和該組織運作的歷史。在本文中,教會指的是廣義的後者。現今大眾稱呼的基督教,其實指的是十六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後從舊教脫離出來的各新教宗派。原本的舊教後來則被外人稱為天主教。但在宗教改革前,基督教就是天主教。一直到今天,天主教徒不願隨俗,還是稱呼自己是基督徒。
歐洲中古世紀天主教會的權力達到高峰,壟斷一切資源。那時的教會就是社會,沒有教會和社會的分別;歷史上稱作基督教世紀(Christendom)。宗教改革後,這個同一的情況開始改變。十七世紀高舉人類理性的啟蒙運動展開,一些基督徒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對傳統教會所教導的自然和人的本質,開始在其著作中表達懷疑。
激進者,進一步地懷疑宗教本身,放棄信奉基督教,而成為未知論或是無神論者。宗教改革使得天主舊教的組織不再壟斷歐洲社會,啟蒙運動則使得舊教的神學受到挑戰。
這樣,天主教會和社會分離。雖然天主教會後來內部也經歷了未導致組織分裂的改革運動,但在歷史上,天主教習慣上就被當作是傳統的象徵。有趣的是,這從教會分裂出來的社會,同時包含贊成和從事宗教改革的基督徒,以及完全捨棄信仰的無神論者。
這兩群人不管信不信和如何信教,相同點是認為傳統教會的教導和組織壓制理性和科學,阻礙人類的進步。換句話說,宗教改革者和無神論者同時都相信,理性能夠帶領人類過更好的生活。
宗教改革者和無神論者在美國獨立建國的過程中合作,所打敗的傳統不是天主教會,而是英國的殖民政策。在獨立過程中起草權利法案,進一步同意美國國家的體制必須和所有宗教的體制分離;政府不能動用公共資源贊助某一個宗教組織。如果這些宗教改革的新教徒在新大陸代表的是教會,那形成對比的美國社會指的就是無神論者和非新教徒的組合。這個教會和社會同時都相信人類理性的正面作用。 從歷史的潮流,我們看到,宗教改革者的後人其實推動和接納啟蒙運動的主張。認為以前受到天主舊教打壓的理性和科學,在追求、告白,和傳播信仰上,是助力而非妨礙。全面來看,如果把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當作是人類追求現代化的分水嶺,天主舊教時代的傳統和宗教權威代表的,就是所謂的前現代(pre-modern)﹔緊接在啟蒙運動後的科學、理性,和宗教行為反映出的是現代主義。現代主義的特徵是其信奉者相信客觀的真理,認為不管從什麼角度切入研究,殊途同歸,都可了解一樣的真理。
也就是說,相信科學式的真理論證,主張真理只有一個,凡事講求精準,不是對就是錯、不是黑就是白的二分思維,不可能有似是而非的灰色地帶。對歷史和時間的觀念也是這樣,認為時間是線性,從過去到現在指向未來,不可能有交錯的情況發生。如果我們要勉強歸納現代主義的特徵,就是實體客觀、純正/正確、二分對立,和線性進展。
※ 現代的教會和問題 這樣我們免不了要問,難道前現代的天主舊教沒有表現任何現代主義的特徵嗎?歷史學家對此沒有一致的看法。例如在天主舊教的歷史中,制訂出許多基督徒至今還在朗朗背誦的信條,例如〈使徒信經〉和〈尼西亞信經〉。這些難道不就是把觀念正典(確)化的動作?不過,當初的人對信經的了解可能跟現今不一樣。
當初有可能是在基督信仰多元化的情況中,不同團體在遇到共同外在的壓迫時,尋求一個最大公約數所做的信仰告白。而在告白同一個信仰的時候,並不互相否定對這同樣告白的不同詮釋。這跟在現代主義時期(或是前現代和現代主義者開始的權力衝突),把信仰告白上槓到變成唯一真理,而對不同認知者進行整肅壓迫的現象非常不同。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哲學和教會歷史教授Heath White,在Post-modernism 101: A first course for the curious Christian書中提到,現今自認是改革宗的教會,其聖禮典如何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他指出,以前的天主舊教不認為人用理性徹底了解教義,就表示得到信仰所有的福份。
所以,舊教神職人員並不要求信徒自己讀聖經,也不把講道當成是禮拜最重要的部份,反而是透過禮拜的儀式,特別是聖餐,以及各類聖徒參拜和描繪聖經故事的藝術活動等,讓信徒透過行動,參與其中,自行詮釋各種宗教表徵,體會和基督以及聖徒靈命合一的奧秘經驗。
相反地,改革宗教會認為運用理性超越迷信才是正途,所以信徒讀經和牧師禮拜講道成為教會的主要活動。其他的不但被認為是多餘,有的舊教傳統甚至還被看為是誤導或是偶像崇拜,而主張加以廢除來保持「信仰的純正」。 歐美改革宗教會這種高舉現代主義的思維,隨著十八、十九世紀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積極宣教,在培養未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的聖職人員和平信徒教會領袖時,成為基督教的代表形象。這類基督教看輕和否定該地原本的文化和宗教。
認為基督教代表西方的科學和優越,肩負把各類非基督教文化當成是「 偶像」除盡的責任,不需要跟當地原本的文化和宗教並存。科學教育在開發中國家的確促成生活和社會制度的改善,但是把在地的生活智慧完全否定,認為只有基督教的宏觀敘事(meta-narrative)才是唯一,目前證明已經造成人類文明史和自然生態上的殘害。這個負面的影響,一直到二十世紀文化人類學和生態學的發展成熟後,許多人才開始大力疾呼要求停止。 相當諷刺的是,改革宗教會雖然接納理性的現代主義,卻沒有完全脫除前現代傳統主義的尾巴長大。教會全職的工作者即使宣稱,信徒人人有權付諸理性了解教義和解釋聖經,當被問到如果不同人對信仰的內容有不同的看法時怎麼辦?在缺乏多元並存和解釋權平等的觀念下,採取的答案通常是對聖經知識有深入了解的人為準。那到底誰是宗教的專業和標準呢?這權力自然又回到聖職人員本身,用理性的專業取代以往歷史傳承的父權。只要理性智慧能分高低,權力照樣可以分出大小。 還有,用理性推展教勢的改革宗,不少在十九世紀末起嘗試跟未知論或是無神論人士對話,更進一步提出懷疑或是不相信超自然現象的自由神學,把基督教當成是諸般生活哲學裡的一種。這樣,是把科學方法當作是檢驗宗教經驗的唯一尺度,是典型的現代主義思維。而另一群反對自由神學的改革宗教派,也不是真的完全反對理性和現代主義,希望走回傳統。這些被自由神學家斥為反理性的基本要義派,一樣接納現代主義的遊戲規則,只是站在另一端地主張聖經字句無誤論或是用科學方法,要證明基督教歷史的「客觀真實」。
<未完待續.....>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新聞是跟平庸之惡的搏鬥 --評論電影 驚爆焦點 (第 154 期)
|
.培養跨越文化的多元溝通能力 (第 150 期)
|
.在後現代思潮中泅泳的現代教會 (第 111 期)
|
.聽道手記——示範以讀者情境做中心的讀經講道法 (第 94 期)
|
.舊事新知——回想大專原住民教育體驗營 (第 49 期)
|
.科技使我們得自由?──談發展網際網路和電腦模擬技術的道德問題 (第 42 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