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06期 過熱的伊甸園 |
|
|
解惑之窗 |
解構「減炭」的迷失 |
|
關鍵字: |
|
作者/林益仁
()
|
|
因應全球暖化的議題,環保人士所推動的「減碳」行動因為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大力鼓吹,一時間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幾乎什麼事都可以扯上這個議題。不僅如此,現在還有「種樹減碳」、「飲食減碳」、「衣著減碳」(如劉內閣脫西裝的措施)等,甚至在全球市場上出現買賣「使用二氧化碳量」的趨勢。然而,究竟「減碳」跟解決環境問題的關係何在?「減碳」真的就可以解決環境的危機嗎?還是「減碳」僅是一種環保文化的風潮呢?我們如何確實地在生活中透過「減碳」的行動來減低環境的負擔,這是本文希望探討的。
※ 暖化涉及個別政治、經濟的影響 近日來,新政府宣佈油價調整的衝擊效應持續擴大,為了要省油,所以不開車,據聞腳踏車的銷售量激增,甚至賣到沒有貨了!更值得觀察的是,一個經濟政策的調整,竟然吹起了一股罕見的簡樸「環保風」,騎腳踏車或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蔚為風潮,各式各樣的簡樸生活介紹大量出現在媒體上,「減碳」救地球的環保論述於是不脛而走。另一方面,行政官員在為政策調整所激發的民怨積極滅火的同時,也不忘消費一下當前環保界最為流行的「減碳」風潮,而民眾明明是因為省荷包的緣故儘量少開車,卻也僅能在罵政府無德無能之餘,用「減碳」救地球來自我安慰!而在這個油價調整的議題上,環保團體或許是最為尷尬的了!事實顯示,不管環保團體做了多少有關「減碳」的宣傳與論述,基本上實在不敵政府一個經濟政策的調整所帶來意想不到如上所述的宣傳效果!更諷刺的是,其背後的理由是經濟性的,而非我們習慣上認定的「生物性」理由,例如:溫室效應會造成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像是北極熊消失的可能。
〈未完待續.....〉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在想些什麼? (第 179 期)
|
.敬邀加入復活節「愛的書信」監獄事工 (第 164 期)
|
.找家——羅斯頓的生態哲學 (第 156 期)
|
.籠中的鳥以為飛翔是一種病 (第 155 期)
|
.從生態靈性觀點看食物 (第 152 期)
|
.我有一個夢 (第 149 期)
|
.信仰、生態與健康:與A Rocha同工的一日遊 (第 140 期)
|
.與原住民相遇 (第 137 期)
|
.用心寫我的FB—“Faith” Book(下) (第 133 期)
|
.用心寫我的FB—“Faith” Book(上) (第 132 期)
|
.遇見它者 (第 128 期)
|
.司馬庫斯櫸木事件無罪宣判的啟示 (第 118 期)
|
.土地與族群的再生之路 (第 115 期)
|
.解構「減炭」的迷失 (第 106 期)
|
.生態保育與災區原住民部落重建 (第 65 期)
|
.教會對生態環保背後「全球化弔詭」的積極回應 (第 55 期)
|
.世紀末的台灣環保 (第 43 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