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21期 我的災難時代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戒讀聚團、三不五石
日常生活中參與生態關懷的省思
關鍵字:
◎ 作者 /陳慈美 (生態關懷者協會秘書長)
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
~〈哈巴谷書〉二章14節
 
健康的有機個體(土地或身體)就是具備自我更新的能力。
~李奧波(Aldo Leopold) 
 
正如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Aldo Leopold)在其代表作《沙郡年記》所說:「健康的有機個體(土地或身體)就是具備自我更新的能力。」我也相信,一個健康的人(或是團體)面對任何困境挑戰,一定會試圖找到「自我更新」的途徑,發揮積極正面的回應能力。
 
面對愈來愈多無法預測的天災人禍,現代人內心常會出現莫名的憂慮,有時甚至感到極度無力、絕望。想到要在「日常生活中保護環境」,的確千頭萬緒;但我在本文排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環保4R」之類的說明,以免予人「又是老生常談」的印象,嘗試簡要地分成兩大方向來省思基督徒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參與生態關懷,進而達到「自我更新」的理想。
 
戒讀聚團
 
在我還沒有閱讀有關環保領域相關書籍之前,非常幸運地有機會仔細閱讀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的《簡樸生活真諦》,書中一些非常關鍵的觀念,成為我日後面對環保問題時最好的解答。例如:
 
「簡樸使我們進入心靈的深沉靜默裡,我們原是為此受造。」
 
「過度消費乃是一種癌症,把我們的屬靈活力漸漸吞噬。」
 
「憐憫與公義相結合,便號召我們過簡樸的生活。」
 
「簡樸與禱告、崇拜、或任何屬靈操練一樣重要;如果缺少這些,也就沒有可以起作用的基督門徒。」
 
「簡樸的心只能在信靠的沃土上茂盛生長。」
 
「在一切品德之中,簡樸是最吸引人的,因為它使我們的內在能夠一致。」
 
「簡樸所要的代價當然很大,然而,簡樸的反面—繁複—所要的代價更大。」
 
「效法一個病態的社會,便等於自己有病。」
 
這些教導,不但讓我能夠明白現代生活的問題根源,更讓我十分篤定地知道基督徒參與生態關懷的信仰根據。因此,若要在日常生活中保護環境,首先要「戒掉」過度消費、沉迷虛擬世界、追求時尚、違背自然等現代生活的病態。
 
一九九○年代初期,藉由《曠野》雜誌,我開始接觸到面對環境議題的信仰反省。當時任教於東海大學的張力揚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一般人對於環境問題,大概都是處於不關心、不清楚、不知所措的「三不」狀態,正是我當時實況的描述。於是,我透過「閱讀」、參加研討「聚會」、參與「環保團體」等方式自我教育,進入付出關心、清楚前因後果、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做選擇,慢慢走出「三不」。我把上述這些個人的經驗,簡單稱為「戒讀聚團」走出「三不」。
 
三不五石

二十多年來在教會界推動生態關懷的摸索中,我也從大衛迎戰歌利亞的故事得到啟發:面對如歌利亞般巨大的生態困境,我們要學習像大衛一樣,除了倚靠耶和華之外,並不需要穿戴戰衣、鎧甲,而是平時熟練甩石頭的技巧,需要時到溪中挑選光滑石子。(撒母耳記上十七章39-40節;47-49節)
 
於是,我從教會中教育、研發、社會關懷三類型事工,各挑選五顆光滑石子,相信若能加以熟練,我們便可以擊敗生態困境這個大巨人。
 
教育事工:就像耶穌當時「看見許多人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教會若要走出「不關心」,也必須學習耶穌的榜樣,首先要「憐憫他們」(馬太福音九章6節)。當全世界都將永續發展當作願景時,基督徒要了解:一個健康的社會,才有可能實現永續!從這個角度切入,教會可以透過教育事工,協助營造「健康的個人、健康的家庭、健康的社區、健康的文化和健康的土地」,這是我們可用的第一袋石頭。
 
研發事工:現代人的毛病就是不太容易專心聆聽虛心學習,但是,面對錯綜複雜的環境問題,我們若想要走出「不清楚」的困境,便要從〈約伯記〉十二章7-9節學習聆聽:「你且問走獸,走獸必指教你。又問空中的飛鳥,飛鳥必告訴你。或與地說話,地必指教你。海中的魚也必向你說明。看這一切,誰不知道是耶和華的手做成的呢?」因此,我建議的第二袋石頭就是:「簡樸生活、自然農法、適切科技、再生能源、古老智慧」。這部分,應該由研發事工來擔綱。
 
社會關懷事工:自以為聰明、進步的現代人,面對環境問題卻經常「不知所措」。要走出這個困境,〈耶利米書〉六章16節提供非常實際的建議:「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因此,教會的社會關懷事工,可以從以下五個面向切入:「成立生態關懷小組、學習並傳承古老智慧、參與復育地球、拓展具生態視野的心靈療癒、增進生態文化多樣性」。這第三袋石頭,能夠幫助我們喚醒古老智慧,重尋另類生活,不再不知所措。

不能錯失傳福音的機會
 
馬丁路德說過:「如果你多方的傳福音,但絕口不談特別屬於你那時代的問題,那麼,你便完全沒有傳揚福音。」福音派神學家薛華(Francis Schaeffer)亦提醒我們:「當教會錯過搶救地球的機會時,我們同時也錯失向二十一世紀的人傳福音的機會,而這也正是教會在我們這世代裡顯得無足輕重、軟弱無能的主要原因。」
 
在面臨生態困境的二十一世紀,祝福走過150年歷史的台灣教會,不錯失傳福音的機會,殷勤服事我們這個世代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的群眾!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開啟教會參與社會大門的口埤教會 (第 465 期)
主題探討/介紹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 (第 428 期)
主題探討/戒讀聚團、三不五石 (第 421 期)
主題探討:培育現代公民環境素養 (第 398 期)
主題探討: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與信仰 (第 391 期)
主題探討:森林是水的故鄉 (第 387 期)
主題探討:國際旅遊透視 (第 358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21 期 我的災難時代 (7-17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21期  2016年  1月 我的災難時代 421
本期主題:我的災難時代
發行日期:2016/1/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天亮之前
幹事的話/學基督‧做忠僕
主題探討/看見面對災害的婦女
主題探討/成為盡責好管家
主題探討/善待環境即是善待自己
主題探討/全球氣候變遷下的國際草根行動
主題探討/戒讀聚團、三不五石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婦女新眼光/馬太福音(四)
女宣教師腳蹤/用生命影響生命
生活見證分享/在恩典中遇見神
生活見證分享/愛鄰舍如同自己
肢體交通/與受苦的人同在
肢體交通/同心參與時代的推動與改變
幸福家庭徵文/遇見祢我活起來了
幸福家庭徵文/上帝差派天使到我家
舉起禱告的手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