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04期 當摯愛逝去時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由死思生
關鍵字:
◎ 作者 /吳富雅 (長榮大學神學系助理教授)

論及各種人間事,就屬面臨至近親人的「死別」最令人難以接納和承受吧。不久前收到友人寄來的電子郵件,當中就有幾個令人難過的面對「死別」的個案這麼敘述著:

難以承受的死別


一個老邁的父親,在自己七十幾歲時就為自己未來後事的處理做了打算,他簽了「生前預囑」,希望當自己萬一病危時不要做外力介入的任何插管急救,使自己能安然平靜地離去。然而,在他八十九高齡,面對各種器官逐漸衰竭而要求依照自己的意願執行時,卻因旅美的長子為盡孝道而要求無論如何要見父親最後一面,使得醫護人員必須為延續他的生命而在他身上插滿了十幾根維生器具的管子。老父親努力想拔掉管子,卻因此被捆綁雙手。之後,又因他掙扎弄脫了導尿管,只好整個人被五花大綁似地安置在加護病房,幾乎有兩星期之久的時間,在加護病房裡垂死掙扎與衰弱的肉體苦搏。老父親因無法遂其所願而無奈地不斷流淚。最後,當長子趕回來見最後一面時,這老父親轉頭閉眼,連看都不看地嚥下最後一口氣。

另外,有一位才四十幾歲的婦人,因所罹患的癌症已嚴重擴散,她丈夫因深感不捨,再加上顧及家中仍有三個小孩不能沒有媽,所以請求醫師無論如何要盡力搶救,甚至每當她呼吸休止時努力地為她施行了心肺復甦術,但最後仍宣告急救無效。當這丈夫進入病房,見到他的妻子滿臉滿枕頭都是血,嘴裡也插了很粗的管子,口角沾著血,眼角的淚水也沾溼了枕巾,他抱著妻子號哭狂喊「我對不起妳」,然而終究是挽不回什麼。

許多類似這樣的「死別」情景,雖是每日在發生,但總是令親身經歷的家人深覺痛楚與難以承擔。這些因家人處於病況而導致離別的情景都這麼令人難過了,更何況若是因料想不到的「意外」而導致的親人死別,那種情感上的劇烈衝擊,豈是人的言語所能形容?

猶記得三十幾年前家中所曾發生的憾事。熱愛飛行的三哥在一次例行的飛航中失蹤了。首先獲知消息的大哥和二哥,在台東的空軍基地守候三天確定找不到三哥之後,才默然返家稟報惡訊。父母親當時雖然沒有呼天喊地哭號,但見那止不住的淚水和一夕間的黑髮變白、面如黃臘,才令人恍悟那侵蝕肺腑無法表達出的喪子之慟該有多深啊!

從信仰看待生死

「死亡」、「死別」,一個每日都在發生,也是每個人都需面對的殘酷事實,我們怎麼從信仰的角度來學習面對這重要的人生功課呢?所謂「人有一生,也必有一死」,這雖是千古不變的真理,但是在基督教的信仰又如何看待人的生與死呢?死亡,既是無法逃避的事實,我們又如何由死的必然來看待所擁有的短暫生命?

認識雖死猶生,雖生猶死的逆理

基督教的信仰看待人的生與死,不像俗世所偏重的滿足於肉體的生命,而是更重視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而這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的判定,乃在於人是否與基督聯合並活出基督福音的教導。

例如在羅馬書8:6所言「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8:13「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也就是說,人活著若不遵行真理,這樣的「活」,倒不如說是行屍走肉,也就是雖生猶死;然而,當一個人能意識到生命的不同層次,並努力追求如保羅所求的「活著是為基督」,這樣的人即便是死了也是雖死猶生,因他的生命事跡將被紀念、傳頌,更重要的是他將「與基督同復活」在永恆的國度裡。在基督教的信仰教導裡,這種雖死猶生的生命是理想的境界,也是所當追求的人生目標。

認真活在當下,時刻預備迎見神

誠如詩篇103:15~16所言,「至於世人,他的年日如草一樣,他發旺如野地的花,經風一吹便歸無有,他的原處也不再認識他。」人的生命確實苦短無定,面對人生的無常和變化,誰也無法預知自己的下一刻將會是如何?人經常可聽見這樣的消息,某人騎車外出突然被撞身亡,某人不幸突然腦溢血急救無效,某人於睡夢中突然猝死等等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金碧士在《效法基督》的書中提醒道:「許多人都是在毫無準備的時候突然離世,…當那最後一息臨到你身上時,你對於過去這一生就會有迥然不同的看法,而且非常地痛悔過去的疏忽與怠惰。」確實,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心存警醒,將每一日當做生命的最後一日來活,相信整個生命的光景將會不一樣。可確定的是,如果每一個人真實能將生命中的每一日當做最後一日來活,那麼,他/她將會更能順服、樂於受教、痛切悔過以及更能珍惜一切所擁有的。

樂於互助分享,建立基督身體的團契

羅馬書14:7~8這麼說道:「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深覺得信基督的人是有福氣的,因為在基督身體的團契裡是不孤單的。雖然人生路途難免有時挫折困頓,特別當遇見痛失親人的苦痛衝擊時,基督肢體團契的扶持、陪伴與安慰,將能使受苦的肢體得到莫大的助力。母親曾充滿感謝地回憶到,在那段難以承受的喪子之痛的日子裡,若不是婦女團契的姊妹們每日輪流的探訪陪伴與鼓勵,她真不知如何能度過那伴食眼淚的慘淡的年日。面對生死的考驗關卡,上帝的恩典將一次次地藉著祂的團契百姓的互助分享,使人親身體會到神的國度之愛已臨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由死思生 (第 404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04 期 當摯愛逝去時 (3-19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04期  2013年  3月 當摯愛逝去時 404
本期主題:當摯愛逝去時
發行日期:2013/3/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哀哭變為跳舞
幹事的話/新年、新的思考與出發
主題探討/由死思生
主題探討/我不是未亡人
主題探討/復甦的蒲公英
主題探討/愛要即時
主題探討/與哀哭的人一同哀哭
主題探討/喪偶的哀慟輔導
主題探討/成為有智慧的婦女
婦女新眼光/何西阿書(二)
生活見證分享/充滿感謝的聚會
中區會長短波/永遠的服事
中區會長短波/以心會神於2008年
肢體交通/不再一樣
肢體交通/在崗位上為主發光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關懷鄰舍/代理孕母可不可以
書香園地/在患難中也要歡歡喜喜
舉起禱告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禱告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