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391期 天長地久 生生不息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新都市革命
從一株小苗開始
關鍵字:
◎ 作者 /林雅容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專案經理,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理事,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常務監事)

        猶記得多年前從家鄉來到台北唸書時,對於台北城除了「大」的印象外,就是「灰」。灰撲撲的建築,灰撲撲的地景,灰撲撲的天空,讓我這個初來乍到的「庄腳人」不太適應,總是動不動就感到沮喪。只有在夜深人靜、塵囂落定之時,在窗口吹著蟾蜍山上落下的風,聞著泥土和草木的芳香,心情才會稍許平靜。今天,像我一樣移居到城市裡工作或讀書的人越來越多了,全世界約有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都市裡,追尋著都市裡的機會、享受著都市的便利,卻也需要忍受都市的擁擠、污染和壓抑。

都市化離間了人與自然

        在十八世紀中工業革命之前,人們因為需要仰賴土地生產食物維生,所以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鄉間,都市僅有商人和工匠等少數族群居住。然而在工業革命之後,工商業蓬勃生長的都市,開始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鄉村人口逐漸移居城市,造成都市大幅擴張。全球已有半數的人口居住在都市裡。都市人也不再種植自己所需的食物,大部分食物仍然在鄉間生產,再運輸到城市裡來。現代城市除了無法自給自足,需要仰賴運輸來補充資源和移送廢棄物之外,其實也流失了許多讓我們的環境更優質,生活更健康,且心靈更充足的重要元素。為了增加土地使用的效率,我們驅逐了綠意;為了擴大建築空間,我們遮蔽了陽光;因為汲汲營營於每日生活,我們毫無所覺、也毫不在意身邊的水和能源從何而來,往哪兒去。

        人原本就生於自然,心靈深處總是想觸摸泥土和花草樹木,總是有親近自然的渴望。這就是為什麼假日期間,即使注定遭受塞車之苦,都市人總忍不住紛紛逃離都市叢林奔向戶外,享受讓綠意圍繞、讓微風輕拂的感受。終於在這幾年,全球各地城市的綠色意識開始覺醒,城市人開始發覺,直接將自然帶回都市,不但可以讓身心靈獲得舒緩與滋潤,也讓都市裡的生活更有效率多了,於是,各種都市革命紛紛興起。

 新‧都市革命

        這天秋日一大早,有一群人個個扛著鋤頭、拿著圓鍬,再人手一袋廚餘,出現在羅斯福路熙來攘往的路邊。對應馬路上衣著光鮮的上班人潮,農人裝扮似的這群人,在辦公大廈車水馬龍之間顯得突兀。不一會兒,這些「農人」舉起圓鍬和鋤頭,開始墾殖起馬路邊一塊空地,這副情景從未出現在繁囂的台北市中心,衣著光鮮、路過的上班族們,忍不住紛紛回頭駐足張望著。

       這是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帶領文山社大的學員們,以綠色植物光復城市的一項行動,是繼天母農訓中心大門、館前路台博館門口和二二八公園之後,另一個模擬自然植物生態所營造的可食地景。這些綠點最大的特色是每一種植物的設計都有其特別的功能,大部分都是可食的,包括萵苣、蘿蔔等蔬菜和薄荷、迷迭香等香草,其他開花植物則是擔任吸引授粉動物和增加美感的角色。另外園圃的規劃則是學習大自然中植物生態的模式,以間種、多層次和容易照顧的原則安排每株植物的位置。

        這些模仿自然生態所創造出來的可食地景,乍看之下彷若野生植被,細細觀察其實蘊含萬千生態,並能提供許多服務。除了直接在城市中生產部分食物,縮短食物里程之外,城市裡的其他問題,包括氣候悶熱、空氣污染、生態貧瘠、能源消耗、人際疏離等等,其實只要多些植物都能解決。以氣候悶熱為例,在台灣城市裡,大概沒有人會否認夏天的溽熱是多麼的磨人難耐,石油文化所造成的氣候變遷,加上高度水泥化的熱島效應,更讓整個城市悶熱不透氣,都市人只好鎮日躲在冷氣房中巴望著酷暑快快離去。然而,植物卻能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善用最原始的太陽能板—「綠葉」來攫取陽光,植物吸收了太陽的能量之後,茁壯生長,不但擴大了城市中的遮蔭,透過綠葉的蒸散作用,也能增加對流,讓熱氣更容易逸散。我常常在夏日經過大安森林公園,無論白天或晚上,公園周邊總逸散著一股宜人的涼意,和鄰近少有樹木的街道上相比,溫度真是有天壤之別。

 面對未來 我們的城市需要轉型運動

         姑且不論這個世界是否在2012年就會結束,我們的地球正面臨重大危機已是不爭的事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只增不減,城市夏天的溫度也屢創新高,每年新型氣候災害不斷出現,突如其來的暴雨或酷熱總叫人措手不及。但是,在今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有史以來最短的時刻,人們之間的漠然卻也隨著高度都市化而日趨嚴重,面對未來,我們缺乏應變的自覺與能力。

        覺察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英國人勞伯.霍普金斯(Rob Hopkins)發起了城鎮轉型運動。他認為現代都市無法面臨未來氣候變遷和能源危機的挑戰,唯有透過改變,我們才有機會在未來的危機中生存。這些改變包括都市農耕、能源減量、在地經濟,和重新找回傳統智慧等等,透過這些方式,一個都市、城鎮或社區可以建立自我支持的系統,以因應氣候變遷與能源短缺的未來。而這些方式,其實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的。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新都市革命 (第 391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391 期 天長地久 生生不息 (3-18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391期  2011年  1月 天長地久 生生不息 391
本期主題:天長地久 生生不息
發行日期:2011/1/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幹事的話:新年新展望
主題探討: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與信仰
主題探討:新都市革命
主題探討:給大地及生命一個永恆的許諾
主題探討:願和你天長地久
婦女新眼光:以賽亞書(二)
生活見證分享:恩典無限
海外宣教事工分享:日本基督教團東京台灣教會
一領一‧新倍加:談P.K.U.紀念的信仰到宣教運動的表現
中區會長短波:東美中會婦女事工部詩歌觀摩暨年會
中區會長短波:現今的機會
肢體交通:語言相異 心卻相連
肢體交通:成熟健康的女傳
開懷篇:說說笑笑 喜樂人生
她的故事:讚美操創辦人----吳美雲老師
電影櫥窗:從影片「女僕」談女僕們
書香園地:《爭戰的禱告》
舉起禱告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禱告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