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382期 土地倫理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我們所需要建立的「土地倫理」
關鍵字:
◎ 作者 /楊順從 (台南神學院老師)


  「我們要種田,不要科技園區!」這是苗栗後龍鎮灣寶里後龍科技園區自救會所發出的聲音。灣寶里曾在三年前獲得農委會認定是適宜栽種稻米及其他作物的地區,也種出好吃的「後龍西瓜」;但卻因苗栗後龍科技園區開發案,老農被迫放棄良田。而根據苗栗縣府說法,正進行環評審議的後龍科技園區,是行政院核定的重大經濟建設案,預估一年可創造三百零一億元產值,為中央及地方創造五十億元稅收,提供二萬六千多個就業機會。縣府並說,徵地案已獲得八成地主支持,其他二成地主多是因不滿土地收購價格而反對。這個事件反應出台灣人對於土地,特別是農地的使用現況,以及對於土地所存在的觀念。面對現今的土地使用狀況,特別是從一個基督徒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要建立什樣的土地倫理呢?

  以上有關農村的描述,是一個相當典型的台灣農村使用現況。從三、四十年前,台灣所謂的經濟起飛開始,台灣的土地使用,特別是農地,就是在這種把農地當成提供經濟發展所用,而以開發等的種種名義,無情地犧牲掉農地。其中更隱藏著人把無法用金錢計算的人與土地的關係物質化。就如灣寶里八十歲老農楊賜端所說,他家五代在這塊土地務農,有私有地、也有承租來的國有地,全家大小都靠這塊土地養大,土地被徵收,單靠他三分私有地所拿到的四百五十萬元補償金,一家大小能夠用多久呢?台灣的良田都被揮霍掉了,未來可能只能依賴進口,對土地、對下一代子孫來說,都不公平。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土地的價值,絕不是用所謂的補償金所能夠計算的,它代表的是更深的層次,是一種深深情感,而這種情感也絕非金錢能購買得到。

  對於苗栗後龍鎮灣寶里的故事,不禁讓我們想到舊約聖經列王紀上廿一章所記載的拿伯的葡萄園的故事。在拿伯的葡萄園中的主角之一拿伯,就是因為執守土地乃耶和華上帝所賜的教訓,斷然拒絕以色列王亞哈向其購買葡萄園的提議,而引來殺身之禍。因為亞哈王為了將此農業用途的葡萄園轉變為個人的私有花園,經王后耶洗別的獻計,拿伯被人用石頭打死。由於亞哈王用不正當的手段將拿伯殺害,佔領拿伯的葡萄園,耶和華上帝差派先知以利亞嚴厲譴責亞哈王及王后耶洗別。

  看到這一幕,我們回頭來看台灣的農地現今使用的情況,會發現它如同現代拿伯葡萄園故事的翻版。台灣從二次大戰後的土地改革開始,歷經六十年代開始的經濟蓬勃發展時期,一直到最近的「農村再生條例」為止,為了所謂的發展,無一不是以犧牲土地,破壞土地為主,土地受到無情的剝削、蹂躪。而更讓我們感到憂慮的是,我們與土地之間也似乎越來越沒有感情可言,所存在的,只是土地是否有可利用「價值」而已。也因為種種原因,按照道理應該是立國之本的農業,在台灣竟然是一項夕陽工業。從事農業人口的老化,年輕人不願投入,加上為了應付加入如WTO等國際組織,從事農業在台灣似乎沒有「錢途」可言。就是有心經營者,也會因為如苗栗後龍鎮灣寶里事件,而不得不被迫出賣農地。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台灣到處是配合政策而休耕的農地,或是處處可看到的農地出售的小廣告,而在農地上也出現與傳統農村相當不協調的「豪華」農舍等特殊之景觀。

  以古為鑑,我們可以肯定現今仍在立法院審議的所謂「農村再生條例草案」,仍然是以近似商業考量為出發點的農地使用政策。「農村再生」牽涉的層面很廣,但是目前的條例當中,幾乎所有的焦點都放在「土地利用」的議題上,包含各種形式的土地重劃、開發的方式與作法,對於其他的產業振興、農人福利等議題很少著墨,所以不少專家學者認為,這比較像一部「土地開發」的法案。在台灣背景之下,我們急需重建土地倫理,建立土地應有的價值觀。

  從拿伯葡萄園的故事可知,亞哈王想要購買或交換拿伯的葡萄園,但拿伯指出,在耶和華的律法下他不能夠將先人所留下的產業賣給他人;這意味著土地的主權原應屬上帝而不屬拿伯,他只是一個受託管理者而已。拿伯對葡萄園的堅持,意味著拿伯相信耶和華上帝是土地的主權者,這一點相當重要。此外,土地在某方面代表生命力,代表生產力,是無價之寶,所以我們也不難發現在全世界的原住民的信仰中,土地是母親,而母親豈容許被隨意買賣?這對於我們住在台灣的人,應有很大的啟示,不是嗎?土地有生命,而且其價值無法估算,我們不能以是否有價值來做為衡量的標準。對一位基督徒來說,我們更應該堅持土地是上帝所賜,我們頂多只是受託管理、耕耘者而已。

  面對人類的未來,尤其面對日漸枯竭的資源,例如石油、天然氣等有限的能源;由於人類現代的文明發展,都是建立在這些能源的使用上面,而能源皆有耗盡的一天,如果加上地球的暖化現況,人類將會面臨更險峻的未來。人類終究要回歸到土地上,靠著土地生活,取其所需的一切。土地代表一種生命力,一種感情,不能以是否有價值來計算;而土地更代表著上帝的主權。我們必須重建尊敬土地,視之為母親的感情,以感恩的心來珍惜、來使用土地,而不是一味地破壞、剝削、將它物質化,如此,人類才有將來而言。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管家?管佳?-管家倫理的挑戰 (第 448 期)
主題探討/食安問題 - 從心做起 去除貪婪 簡約生活 (第 439 期)
主題探討/從生態公義看穿著裝扮 (第 409 期)
主題探討:核能發電的神學反省 (第 398 期)
主題探討:我們所需要建立的「土地倫理」 (第 382 期)
主題探討:布農族的土地倫理與獵人文化 (第 382 期)
主題探討:從挪亞造方舟的故事來看全球暖化的問題 (第 373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382 期 土地倫理 (1-16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382期  2009年  7月 土地倫理 382
本期主題:土地倫理
發行日期:2009/7/7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主題探討:我們所需要建立的「土地倫理」
主題探討:環保人士對於國土規畫的期待
主題探討:自然農法更近伊甸園
主題探討:布農族的土地倫理與獵人文化
主題探討:愛花人‧愛樹人‧愛土人
婦女新眼光:詩篇(一)
生活見證分享:神是愛──與癌共生的心路歷程
中區會長短波:媽媽的愛美麗動人----七星中會婦女事工部慈善音樂會
中區會長短波:最美的名字
中區會長短波:一場身、心、靈的饗宴----母親節感恩禮拜記事
肢體交通:興起吧!傳好信息的婦女們
肢體交通:女性靈修與領導特質座談會記實
認識原住民:認識賽夏族
她的故事:神另類的器皿:高昌妹長老的信仰見證
電影櫥窗:勇敢作自己
書香園地:擁抱老年的心靈藝術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