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98期 消逝的年代?──二二八之後的台灣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喚醒土地的古老智慧
關鍵字:
作者/陳慈美 (生態關懷者協會祕書長)
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
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
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
——〈耶利米書〉6章16節(和合本)


我堅信,
原住民可以是台灣歷史、文化、社會
重構過程中的良知召喚,
是都會扭曲生活裡的人性救贖。
                  ——孫大川

泥土芬芳 文化豐盛美麗
  當第一批葡萄牙的航海人經過藍藍的東海岸,看見高聳入雲的山林,他們如此驚嘆:福爾摩沙!福爾摩沙!

  福爾摩沙的高山是板塊擠壓快速抬升的結果,飛瀑曲流、河階懸崖,珍藏著千年的原始針葉林及各種珍禽異獸,還有千年穿梭其間的高山原住民。

  福爾摩沙的平原是錯縱複雜的濕地,每年的颱風季節,高山的河川帶來豐沛的河水及土壤滋養這片大地,數千萬計的梅花鹿馳騁其中,數不清的鳥類、昆蟲飛舞其上,平原的原住民在富饒的環境中精緻的生活著。

  福爾摩沙的海岸有溫暖的黑潮經過,為海岸帶來和煦的濕氣和豐富的漁產,潮間帶及海床上有豐富珍稀的貝類和珊瑚,海岸的原住民製作精巧的竹筏和拼板舟,依洋流與季風而航行。福爾摩沙的泥土芬芳,福爾摩沙的子民文化豐盛而美麗。

心繫他鄉的外來者
  原住民是這個婆娑島嶼的主人,他們的心如山林平原海洋般的寬廣,是樂觀分享的民族。四、五百年以來,原住民的祖先曾熱情的接納來自明國沿海的難民和隨後陸續來到福爾摩沙的各種不同的人,並分享土地及工具,期待他們是能夠融入福爾摩沙的快樂子民,共同珍愛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

  但,這些外來的人並不是這樣的想法。

  紅頭髮、藍眼珠的荷蘭人駕著大船來到這個島嶼,他們的心卻想著遙遠的地方,他們運來明國的華工,在台灣種植茶葉,用大船載回他們懸念的歐洲。
  拖著長辮子的清國人來到這個島嶼,他們的心想著海峽對岸,將一船船的茶葉、鹿皮、稻米、甘蔗,送到唐山各個口岸。

  西部平原的原住民被半騙半搶下,失去了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如今僅存少數依稀記得他是平埔族的後代,但他的心早已和漢人一樣,忘記了海洋山林般寬廣的豐盛美麗。

  留著小鬍子的日本人來到這個島嶼,雖然他們來自北方的海島,心裡想的卻是全世界。他們在台灣的土地種植古巴的甘蔗,用德國的機器製成糖,一船船的運往美國。他們矢志改造台灣的土地與人民,以符合日本強大帝國熱帶農場的想像。他們為河川劃訂界限、圍上堤防、整理溝渠、將沼澤濕地填平、鏟除了平原的森林,將土地交給大資本家種上甘蔗,或開發成水田。他們在高山建造鐵路,將粗大美麗的原木送上輪船,運回日本。他們要革除台灣人民懶散迷信的惡習,從裡到外的改造成為日本勤奮優秀的國民,尤其是對桀傲不馴的原住民,更以強大的武力殺戮、鎮壓,教育原住民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土地是蠻荒、文化是落後污穢的。從此,福爾摩沙土地與文化豐盛的祝福漸漸離我們遠去。

圖一:
1890年春,《倫敦畫報》刊登格利馬尼(Edmund
Grimani)在福爾摩沙東南部旅行時所繪的一系列素描。(註)

  最後是穿列寧裝的國民政府軍隊,他們是中國內戰的失利者,雖說是要把台灣建設成一座大型軍事基地,但掠奪破壞的行逕已到無法無天的地步了。

從背離土地到回歸本土
  二十世紀中葉,台灣自從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及五十年代(1950)的白色恐怖,曾經使許多人喪生、入獄,或逃亡海外。尤其五十年代以來,因歷經土地改革及工業化、都市化的快速發展,更有大批的人,從山鄉、農村,或自願或被迫的遷徙到都市,成為都市的邊緣人,或為生活奔波的都市中下階層。
  這一波又一波的民眾流離史,其背後的一個共同主題,即是與「土地」的背離。不論是在海外或在他鄉,人一旦失去了與土地的聯繫,他便在精神上脫離了原生的文化臍帶與共同的集體記憶。

  七十年代,由於國家政策的偏頗及資本主義惡質化發展,導致農村凋敝、勞工困頓及生態環境被肆意污染破壞,於是,在文學上引發了鄉土文學論戰,開始了戰後第一波對於自己鄉土的關懷。

隨著民主化的潮流及抗議運動的勃興,八十年代又展開另一波回歸本土的浪潮,重新了解台灣社會與文化的關懷意識也被喚醒。

  二十世紀末葉,政治解嚴、經濟起飛,從世界各地運來的石油、金屬、半成品和科技知識在這裡拼裝,台灣島儼然成為一座大型工廠,家家戶戶的客廳忙碌地裝配基本零件,高速公路及都會巷弄都是生產線上的輸送帶,日以繼夜的運送各式半成品或商品,再傾銷到各國的港口、機場。台灣土地上,這些前前後後的外來客毫不知的把毒藥噴灑在田裡,並將這些有毒農產品賣給台灣的人民。他們大刺刺地開著廉價工廠,把污染物倒入河川海洋、埋在土裡或拋棄在山谷、焚燒成毒煙,台灣政府竟還沉醉在高污染科技所帶來的成長數字中。

古代社會環境永續的智慧
  依據耶魯大學環境法與環境政策中心的全球ESI環境永續性指數的二十項指標來檢驗,古代社會無疑比現代文明更具有環境永續的智慧。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討論:

1.水資源的利用
  現代都市的規劃,從教科書中可以推算,每個人每天所消費的水為三百至四百公升,如果以這種標準來計算,全世界的水資源很快就會耗盡。但是若回顧古代的生活,一個布農族的家庭,一大早他們的孩子下溪谷取水,直到一天結束了,他們所用的水也應該不會超過三十公升,與現代生活所使用的水量來比較,這中間的差異實在太大了。因為人類過度浪費水資源,所以許多地方需要蓋水庫,而蓋水庫又進一步使得河川沙漠化,海岸被侵蝕。現在地球上有極大的區域,沙漠化的問題愈顯嚴重,自然界水循環的關鍵被破壞了,就會延伸更多的問題出來。

2.能源及二氧化碳
  古代社會使用很少自然能源,除取用少量木材升火取暖和煮食外,其他的能源消耗幾乎是零。自農業社會發展以後,早期的農業用風、水或獸力來協助農耕的工作,當時對能源的使用還是非常謹慎。但現代生活所使用的能源,與以前比較是好幾千倍的差別。過多的照明破壞了夜間的生態、動物的習性。人在夏天為了美觀而寧願穿著厚衣在室內猛吹冷氣,又把過多的熱排到室外,這是造成今日都市熱島現象、全球氣候改變最重要的原因。所以今日要解決地球的能源問題不是在於如何能夠開發更多可利用的資源,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願意改變生活上不必要的浪費方式,去謹慎使用地球的能源?
  
3.廢棄物
  現代生活中有過多的物資是透過運輸的形式交到消費者手中,在這運輸過程中有非常複雜的包裝,這些包裝在物品的使用過程中是完全不需要的,於是運輸與行銷過程中過度的包裝最終都會成為廢棄物。目前許多國家已經發現這個問題,並且開始致力於零廢棄物的努力,這意味著許多的物資可以利用再回收的方式重複使用。但事實上許多的物質回收及再利用是有限度的,例如再生紙,目前它的回收再利用仍十分有限,所以最根本的作法就是不要去產生這些廢棄物。我們所生產的物資,應該要很容易取得,包裝不複雜,而且可以完全將它消化掉才是合理的。
  
4. 廢水
  廢水的處理方面,在現代都市中,污水分流和集中處理的比率已成為一個國家是否「文明」的指標,許多城市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建造昂貴的地下污水系統,用很複雜的工業流程去處理這些污水並排向大海。可是,這些來自於家庭生活的污水其實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營養鹽。在古代,這些營養鹽會透過循環回到土地來滋養它,但在都市人口密集的地方,最後營養鹽將循著人類設計的污水系統直接消失而流向大海,這也是造成都市的土地愈來愈貧瘠的重要原因。

島嶼國家人民的自覺
  今年春天,古巴發行一部非常發人深省的記錄片〈社區裡無窮的潛力〉,呈現出整個社會集體動員、共同面對壓頂而下的多方挑戰的動人故事。

  由於古巴在舊蘇聯解體的九十年代便比其他國家更早經歷石油枯竭的困境,他們透過觀念的調整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終於走出困境。這部影片的目的,為要使已開發國家能夠在警覺到被石油掌控所產生的惡果時,給他們帶來希望。

  影片中,當事人直接透過銀幕述說自己動人的故事:如何為了追求獨立自主而獻身、如何克服外在的橫逆困頓、如何懷抱著希望並攜手合作。古巴人深信:由於生活在受到各種天然條件限制的島嶼,因此,使他們產生對自然資源有限性的高度覺醒。同樣是島嶼國家的台灣人民,什麼時候才會有這樣的自覺?其實,全人類在某種程度上,不也是生活在一個大島嶼──地球嗎?

展現台灣古老深邃的面向
  廿一世紀的台灣,以卓越的高科技工業聞名於世,但卻因著特殊的政治因素,無法參與國際社會對於增進全人類福址的各項正式活動。然而,在台東,以布農族傳統家屋的空間營造與森林文化的傳承為內涵,名為「喚醒古老智慧,尋求另類生活」的運動悄然展開。集合了世界各國及本地關心環境永續議題的朋友,與台東幾個古老部落,從學習與對話中,展現了台灣另一個古老深邃的面向。

  原住民的古文化是一個分隔於現代文明之外的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若我們希望能夠使文明世界與古老文化的社會之間產生對話,必須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體認到目前這個文明世界中,古老智慧已大量流逝而顯得稀有珍貴。

  然而,我們所期待的,在現代文明的便利中又同時兼具古老智慧的生活,目前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邀請更多朋友一起來追尋另外一個可能性:這個可能性也許存在於古老的原住民世界中,也或許是我們一起開創的未來!

註:
  「格利馬尼先生在打狗的瀉湖岸邊居住數月,瀉湖岸邊生長著豐富而多樣的亞熱帶植物,他划著獨木舟沿岸而行,樂在其中……。」從這張描繪精細的版畫中,我們看見板根枝幹充分伸展的榕樹、林下的黃藤、棕竹、山棕、月橘、鵝掌藤、風藤等植物,還有許多福爾摩沙常見的濕地植<
同作者相關文章:
聾聽共融:談如何與聾人共處及合宜的態度 (第 196 期)
閱讀《當我們同在一起》 (第 182 期)
從「被解聘的鄉下牧師」到「環境倫理學之父」 (第 156 期)
荒野地、野生動物與基督徒 (第 156 期)
看顧自然:從事實到價值,從尊敬到尊祟 (第 156 期)
深耕台灣 相遇原鄉──台灣生態關懷者協會與地球憲章十周年 (第 118 期)
喚醒土地的古老智慧 (第 98 期)
南島美人節——Pinaski的盛會 (第 87 期)
牧師、神父、花、和尚──生態與靈性的隨想 (第 67 期)
生態關懷的起點──「看見」和「憐憫」 (第 4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8 期 消逝的年代?──二二八之後的台灣 (25-2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8期  2007年  2月 消逝的年代?──二二八之後的台灣 98
本期主題:消逝的年代?──二二八之後的台灣
發行日期:2007/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六十年!二二八結束了嗎?
目錄s/
二二八後的台灣
二二八事件之後社會關懷的興起
二二八之後原住民與漢人之間關係的變化
長老教會與二二八──記二二八六十週年
在一個新時代耕耘台灣文學——一個創作者的看法
喚醒土地的古老智慧
新興教會的創設者——廖得牧師
秀才網路前,能買天下物
遇見〈彌賽亞〉
從黃牧師到乎乎姆牧師
十字鹽燈、基督信仰與企業經營
我的雙核心信仰
如果我有一支萬能遙控器——電影〈命運好好玩〉觀後感
〈奇妙的禮物〉前傳
歷史,認同與願景──從以色列人談起
理智與情感的橋樑——聚會中的音樂
憑什麼愛上你?!
WTO有多遠?
讓愛走出去
神研班的故事
東瀛紀行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