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82期 瑪門或上帝?
字級調整:

特稿
和平與其營造
關鍵字:
作者/林哲夫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核子物理學博士,曾任不分區僑選立委,現為台安會無給職秘書長)
  「和平」在今天的台灣,是無數人的期待,他們盼望和平的來臨及其長久的維續。和平需有公義的並存,也有其多面性。不是沒有戰爭就是和平,能自由、自在、有法治、無任何恐懼的生活,才能享有和平。

  宗教信仰面,有與上帝之間的和平(to be in peace with God);社會面,有人際間之社區、社群的和平;而國際面,則有國與國之間的和平。要維繫永續的真正和平,需要建立在公義、公平的雙邊或多邊關係上,亦即所謂的peace with justice。

台安會
  今僅藉此一單文,與各位分享台灣國家和平安全研究協會(The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National Peace-Security in Taiwan,簡稱「台安會」及TRANPS)所推動的工作及計畫。台安會成立於1999年5月底,其宗旨為:

  提倡及研究在台灣實施群眾性公民防衛。以公民防衛作為國防政策的一部分,維護台灣人民的民主自由與憲政體制。促進經由政府立法和預算程序,推廣公民防衛教育的基礎建設,完成實施全民性公民防衛的戰略目標。引進世界各國有關公民防衛的研究成果,引起更多人的興趣,共同加入這一領域的研究和開發。

  雖然宗旨及工作重點在研究如何將非暴力公民防衛(Civilian-Based Non-Violent Defense,簡稱公民防衛、CBD)介紹並落實在台灣,成為國家安全策略的一環,卻遭遇到一些務實面的問題,諸如一般國民與政府對CBD的認知近乎零,而軍中文化排斥CBD所意涵的非武裝國防的潛能及功能。因此,台安會從研究CBD相關的政策,提供政府官員及立委們參考外,同時回到原點,從社區、社群及社會建立起基礎工作,推動有助於民主深化法治的自授權力(Empowerment)研習,有助於建造和諧多元公民社會的中性第三者(Third Party Neutral, TPN)的研習,與更新改造組織的開放空間技巧(Open Space Technology, OST),今在此逐一介紹。

一、自授權力 (Empowerment)
  是促使窮人、被壓迫者及無權力者能自力,以非暴力、負社會責任的集體理性行動,爭取彼等應該獲得的權益之權力的過程。1978年起,普世教協正式以「城鄉宣道」(Urban Rural Mission,URM)計畫在世界各地推動。而在第三世界的教會,則藉此URM工作,與人們共同致力爭取人權、民主、自由及公義。長老教會的Taiwan URM(TURM),則是1982年由多倫多台灣聯合教會(Taiwanese United Church in Toronto)介紹資助的CUT(Canadian Urban Training Project for Christian Services)改變的。

  CUT是加拿大聯合教會牧師、York大學社會系教授Rev. Dr. Ed File1965年研發的。CUT與世界其他URM之差別,是注重行動前社會議題(issues)及社會結構(structure)的深度分析及非暴力的理性行動。七○年代長老教會三個聲明後所承受的打壓;1979年美麗島事件後,再度被打壓,有數十名牧長被逮捕下獄。與上帝同步,與上帝的子民同甘共苦的長老教會,在見證信仰立場及無可奈何之下,部分牧長與當時的黨外人士合作,為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致力。

  CUT是以愛及公義為原則的行動方案企畫訓練。將議題分為具體、迫切、不構成社區分裂、具有自力可勝性的事題,經過對此事題相關當事者、機關、組織,徹底地就其目的、價值觀、做法等做即時性(snap shot式)的拔河力場分析(第一步驟),對此事題做根深的神學、價值觀的探討(第二步驟),尋找解決此事題可行的長短程策略(第三步驟),而最後的(第四)步驟,是將上述的解決策略社會行動化,判定何種行動是由誰負責,何時完成,及事後的評估。這樣一來,弱小的被害者可藉自力圖進克服無力感、絕望感及資訊、財力、人力之缺乏。CUT原是多倫多大學綜合神學院道學碩士後,設計為期一年兼顧理論與實踐面的訓練課程。顧及八○年代出入境證及美加簽證的困難,國內活躍人士短缺,而逐漸從原本的一年縮減到三個月,兩週縮減到五至七天。當時,以國外台灣人團體之支援為後盾的TURM團隊,對台灣民主化運動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台安會今僅協助必要時安排加籍講師,而組訓工作則由長老教會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負責。

二、中性第三者 (Third Party Neutral, TPN共有四單元)
  上述的自授權力是絕望、無力、無資訊的被害者藉此組訓,以集體非暴力的社會行動解決事題,扳回公義公平。在此過程中,從事事題的解決,需經立法的社會結構改造,並會牽涉到或大或小的衝突,而不管衝突的大小,其預防及解決都有些共同的基本原則與技巧。

  衝突的預防在英文有prevention與provention之別。前者為較負面消極的做法,不管原由先發制人,阻止避免衝突的發生(例如:武裝國防、締結同盟,台安會首頁的「反政變」等),而後者則以較正面積極的做法,促成常設,減少、緩和衝突發生的溝通、疏通的管道及機構的介入。如在國內應致力國家認同度,以及鄉土愛護度的提升,民主法治的深化,鞏固非暴力文化的培育,與多元和諧公民社會的建造,公民防衛的採用;在國際上,除沿第一軌道的外交途徑參加國際事務外,亦應參與各種人道救援及民主化經驗的分享等。
  
  台灣位於後冰河時期族群遷移的重要通道,後冰河時期定居於此島嶼的原住民各族,以及後來與十六世紀渡黑水溝到台灣之長江以南與越人通婚及被同化的平埔各族外,又有越人後裔的福佬及客家人的遷移,和1945年二次大戰後,替聯軍來台接收日軍投降的軍人,以及跟隨國民政府逃難來台的新移民。不同的族群間,難免因語言、文化、傳統、土地權、政經權益、甚至政治理念之差距,而產生糾紛、衝突,台灣也不例外。只是在第三波民主化過程的努力、犧牲及衝擊下,與中國對台灣持續的文攻武嚇及統戰攻勢下,使台灣的族群關係更加複雜化、問題化,今後如何建造多元和諧與法治的公民社會,將是台灣未來面臨的重大挑戰。

  由四個單元(各四十小時)組成的中性第三者(TPN)研習,藉體驗方式學習如何妥善地扮演觀察者、促介者(facilitator)、調停者(negotiator)的角色功能,並學習如何兼顧其理論及台灣文化價值觀的沿用,以達到消極及積極兩方面衝突預防及解決。產生衝突的原因不少,有溝通技巧不良,資訊的不足,各自過度堅持自我權益及短視,缺少宏觀和歷史因緣等。今藉此類研習,期待能在一個較理性的環境下,改善溝通的技巧,充足資訊的傳遞速度及正確度,使衝突者兩造間能有安逸溝通、談判的空間,以改善合理解決衝突的機率。

  TPN是陳校賢博士將加拿大衝突解決學院(Canadian Institute of Conflict Resolution, CICR)所研發的,一併與Saint Paul大學和Ottawa大學合作,於2002年6月引進台灣,至今已辦過八梯次的第一單元,5月下旬至6月初將辦第九、十梯次。為此一單元的部分結業生,我們將在8月及9月中旬辦第二、三單元的第一梯次研習會。

三、開放空間技巧 (Open Space Technology, OST)
  時代、社會及科技均不斷快速地改變,人們滿懷理想、熱情及衝勁,來推動計畫及工作組織,但難免經快速成長、成熟達到所預期之部分狀況後,從進入高原期到逐漸衰退,甚至死亡。要改善,只有藉注入生力軍、新的理想、精神、熱情及衝勁,改變決策過程,與改造組織之形態結構。

  OST是藉由提供空間開放的技巧,促成願景的更新、決策過程的改善、生力軍的引進等,來改善官方機構及非官方組織的行政管理等效益。

四、公民防衛(Civilian-Based Defense, CBD)
  透明自由、民主、平等、和平,而有法治及著重永續發展的社會,應該是十全十美的願景。但如果此社會、國家成為鄰國侵略的對象時,則政府基於正當自衛權之原則,需嚴肅地考慮到國防策略的適當設計。

  此策略應具備武裝國防與非傳統的非武裝國防。前者為傳統性,需要龐大預算、現代高科技武器的研製及採購、足夠兵源的徵募組訓及教育。雖可致力貫徹「養兵千日,用兵一朝」的原則,卻無法保證勝算,而且戰爭可能導致人力、財力之耗費損失,生態環境的破壞,這些均難以設想,何況在台灣又有國家認同危機及統獨的嚴重分歧問題。因此,具有互補性及嚇阻性的公民防衛就更值得我們參考。CBD是從位於美國波斯頓市Albert Einstein Institution的創辦人,Gene Sharp(金.夏普)教授,專程於1994年引進來台的。

  CBD有將近兩百種非暴力行動方法,其排列組合和以不合作及政治違命行動原則,預先給予全民教育及組訓,來對付及嚇阻外敵、可能的外敵或政變篡權者。針對彼等可事先研發一套妥善的公民防衛策略及全民組訓教育計畫,並致力推動此策略及計畫,則彼等將知難而打退堂鼓,以免慘敗。

  目前,中性第三者之研習會的聯合主辦單位除台安會外,尚有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委員會、鄭國忠牧師立委辦公室、黃越綏總統府國策顧問辦公室及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過去三年來,在台安會極力的推動、設計下,今年試驗中大一、大二的通識教育「國家安全」(新的軍訓課程)內,已涵蓋了自授權力、TPN、OST的簡介和CBD的理論,以及非暴力抗爭的策略與方法,組訓及教育與台灣國家安全的特殊性。

  人們所設計的策略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們仍致力超越職務上的要求(beyond the calling of duty),以愛與奉獻的心態來研習並善用,雖非為萬靈丹的四套工具,就像一根小蠟燭為黑暗的世界點亮各自每一個人的小角落。歡迎來函及參加我們的行列。平安!
同作者相關文章:
簡介-促成建造理想國家的社會轉型四套工具 (第 114 期)
非武裝防衛台灣 (第 83 期)
和平與其營造 (第 82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2 期 瑪門或上帝? (61-6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2期  2004年  6月 瑪門或上帝? 82
本期主題:瑪門或上帝?
發行日期:2004/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
目錄s/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教會的金錢觀
當金錢遇上信仰
基督徒=品質保證?——兼談教會人際關係之異化
信徒間的「錢」事
為公殉職的學者牧師——吳天命牧師小傳
長青百合——淺談長老教會青年面對社運的困頓與展望
以「圓滿」的方式進入社區——中泰教會社區工作分享
與土地、人民一起成長
「同志神學」面面觀
無解s/
聖餐可與成年禮俗相結合嗎?
都市中稀有動物自述
從基督徒的角度看愛滋
是主s/
思念主上帝的羊羔
〈耶穌受難記〉觀後感
和平與其營造
說歷史太沈重!?
五○到六○年代的年輕人
活水泉源
原味十足
種下希望的種子——一個教育營小孩的告白
心繫萬大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