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6期 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我是基督徒,我看選舉
關鍵字:
作者/方嵐亭 (現為台中大專學生中心工作者)
  從1991年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到1995年第一屆民選總統,台灣人民經歷了大大小小十次的投票,能夠透過選舉來反應民主素養的成長是一件好事也象徵著進步;但是大部分的選民在密集的選舉次數下,對選舉中最重要的各項社會改革方案﹝政見﹞絲毫不會去關心,以至於不同層級的選舉所代表的不一樣意涵,到最後只是淪為選拔好人好事代表而已。這樣的論證可以從國大代表當選人是要努力爭取地方建設經費,縣市議員候選人揚言當選後要努力修憲的現象得到說明。筆者認為選舉最該關心的不是勝選而是當中所呈現的文化和必須被改變的價值觀。

  台灣人民在迎接公元2000年的第一道曙光之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要透過選舉總統來決定全體的生活型態、價值觀和國家認同的問題。表面上這會由3月18日的投票行為產生結果,但眾所皆知要產生這個結果是由千變萬化的選舉現象而來的。因此,選舉總統,不,應該是每一次的選舉對我們來說,都不應該只是單純的決定將票投給哪位候選人而已,它應該有更重要的意涵,提供我們參與其中來深思和反省。筆者想藉此文和大家分享個人心目中,所認為的以信仰看待選舉這回事。

※ 基督徒參與選舉的目的
  首先,筆者在主觀中認為基督徒的落實信仰必須盡力在社會中找尋人和上帝復合的管道,這一管道的外顯行為就是社會關懷;而社會關懷可以透過社會運動表達出對社會價值觀的偏差和種種不合理現象需要改變。社會運動中最能快速改變現狀的首推政治活動,參政是政治活動中的一種志業﹝vocation﹞;進一步來說民主政治體系中有一機制是選舉的現象,選舉成了參政的機會,這個機會最終必須由投票行為和結果來決定。按照此一架構推論,筆者認為身為基督徒不論參政與否都應該以讓上帝國的旨意行在地上的心志來談選舉、參與其中、不潔癖式的逃避。以路徑表示就是:落實信仰→藉社會關懷→藉社會運動→藉政治活動→藉參政志業→產生選舉現象→產生投票行為。

※ 對選舉現象的觀察、反省與行動
  在選舉的過程中,我們不難因為各路人馬為了勝選而看到五花八門的政見、千奇百怪的惡鬥和一件又一件被揭發的弊端,而地方派系、利益集團的惡行惡狀也一一暴露。在此時實在是我們對社會大眾提出理想的價值觀,並且尋求候選人回應我們對社會公義的政策表達最佳時機。以例子來說:在選舉過程中,社會上充斥著所謂「拿歸拿,投歸投」的論調。以信仰的立場來講,這是雙重的沒良心。拿錢時欺騙自己,投票時又欺騙了別人;即使最後選擇的那一位候選人代表的是社會改革,本身的行為就是必須改革的。歷年來基督徒團體在這個議題上交出漂亮的成績單,除了本身的自律,也以各項活動如我家不賣票、淨化選舉運動,並且在受邀助講時都能把持此原則,更有邀請參選的候選人發表乾淨選舉的宣言,姑且不論這些效果如何,但是確實讓選舉還原為社會運動力。

  2000年的總統大選過程中,相信我們用較敏銳的洞察力會發現需要被扭轉的許多觀念,然後付諸行動和關懷。以宋楚瑜先生的興票案為例,筆者就感受到台灣人民不在意清廉與否而只要緊工程建設的有無,這般利益分贓心態。

  至於該把票投給誰的這項功課,只要我們認真的在選舉為社會公義把關,自然會發現誰深獲親睞,甚至不知不覺成為他的助選員。

※ 先知永遠是執政者的最厭和最惡
  3月18日的晚上,凱達格蘭大道前將是人聲鼎沸、萬民歡騰的場面,如果在場揮手接受道賀的人是阿扁,筆者亦會感動的留下眼淚,因為這是台灣人民現今水準的「止於至善」。不過基於信仰的原則,基督徒是沒有資格扮演攀龍附鳳的角色,在積極參與、熱烈支持之後,便是平靜生活和用愛心說誠實話。當我們用投票行為向台灣人民推薦某人當選總統的同時,不要忘記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想藉由社會中的各項制度恢復仁和上帝之間合好的關係。因此在投票行為之後仍需繼續睜大眼睛關心和批判,仍屬於選舉運動中的一環。畢竟無論任何人為政,先知的話語總是讓人刺耳,惟獨下場有「清明者是諫,昏庸者是烈」之別而已;我們正該有此心理準備。

  選舉的結果讓好人出頭,是一種公義的補償;但在社會壓力尚未達到某一程度時,勝選並非選舉的絕對必要,這裡的社會壓力指的當然是理想價值觀的建立。而選舉的意義若將社會關懷和落實信仰化約成為單純的決定將選票投給哪位候選人,當然我們的前途和命運祇能交錯在期望和失望之中。只有把選舉還原為對社會關懷的一種責任和使命才會看見盼望的曙光。
同作者相關文章:
解嚴30年看言論自由今昔 (第 161 期)
蘇格蘭獨立公投觀察記 (第 145 期)
感謝主讓我得癌 (第 140 期)
2030年大預言:《崩世代》 (第 129 期)
原來基督徒講求門當戶對 (第 80 期)
吞世代與吞現象的信仰反省 (第 79 期)
少年維「持」的煩惱 (第 66 期)
陽光少年——他們的故事 (第 64 期)
芳姐與我 (第 61 期)
隨想s/ (第 58 期)
我是基督徒,我看選舉 (第 5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6 期 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21-22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6期  2000年  2月 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56
本期主題: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發行日期:2000/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自由s/
編者的話
論政教關係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在台灣的新處境中再思「政教關係」的議題
所謂「國語」系統之教會的政治參與
當教會遇到政黨
我是基督徒,我看選舉
熱心事奉傳主恩——吳來好長老的一生
信用卡——資本主義成功運作的產物
八福山教堂
洛林總理的童貞女像
中寮,別再哭泣了!
為什麼褻瀆聖靈的人永遠不得赦免?
反敗為勝的婚姻
老頭與我
紋面的習俗是迷信嗎?
那一夜,我心感動
站在出口——原住民災區探訪記實
神學生雜記
宗教與政治之間
理想的教會——從羅素來反省我們的教會觀
大學生活與教會事奉工作的回憶
我的團契生活
記我在台大的日子
教育營與我
我很快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