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42期 網路新世紀
字級調整:

文化.藝術
台灣民間的喪葬道場畫──十殿閻王圖
關鍵字:
作者/戴岳弦 (畢業於藝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主修中國近代繪畫。)
  「十殿閻王圖」,又稱十殿地獄圖或十八層地獄圖。它的內容描寫人死後成鬼,依各人生前所作所為,下十八層地獄接受處罰與輪迴之情形。它除了具有警世作用之外,也有為死者祈福的嚴肅意義。它被人印成善書,製成掛圖懸在「作七」喪葬道場的兩旁,或是製成塑像或浮雕放在廟寺裡供信徒參拜。十殿閰王圖在今日台灣的喪葬道場仍時常看到,和我們的生活仍然相當接近。

壹、十殿閻王信仰的內容與思想源流
  我們現在所說的十殿閰王,其詳細的名字分別如下:第一殿秦廣王、第二殿楚江王、第三殿宋帝王、第四殿伍官王(又稱五官王)、第五殿閰羅王(又稱森羅王)、第六殿卞城王(又稱變成王)、第七殿泰山王、第八殿平等王、第九殿都市王、第十殿轉輪王。在這十王所管轄的冥府裡,分別設有不同的地嶽,審理與處罰犯有各種罪行的鬼魂。

  回溯十殿閰王信仰的思想源流,其牽涉廣泛:有人說是與佛教閰羅王信仰有關,有人說它屬於傳統道教的神祗,其說紛紜。整體而言,它是一種基於相信人死後成鬼,而且必須去到一個地方接受審判的信仰內容。

  最早,在中國戰國時期起,人們開始想到生死之事。宋玉《招魂》裡已經談到下方幽都許多令人恐怖的情形,但是沒有提到死後審判的事;史載亦記燕齊方士論海上有三神山和不死之藥。這時可說是「冥土」觀念的萌芽時期。

  到了西漢末年讖緯之學流行之時,開始形成所謂的「泰山治鬼」之說。在《後漢書‧烏桓傳》便說「中國人死者魂神歸泰山地」,而漢人挽歌《蒿里》也說「鬼伯催人」,它的意思和「閰王註定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類似。

  延續漢代思想,魏晉時期已經熟知泰山治鬼、處罰亡靈的傳說。像是在晉人張華《博物志》就有關於泰山治鬼的故事,而在同時期人干寶《搜神記》更說到了地嶽裡亡靈接受處罰的景像,可說是十八層地嶽看法的先河。此時,小乘佛教已在民間得到廣大群眾的皈依,像是泥犁地嶽、刀山劍樹等陰間慘酷景像便在信眾之間傳開。在南朝劉義慶《幽明錄》裡便有兩段故事,是寫生人死後魂入冥土,而後復活講述陰間十殿的種種情形。由此可知,到了南北朝有關冥土的十殿情形、刑罰內容等已經很詳細。

  從東漢末年以來,在道教方面,由於結合中國傳統的泰山治鬼傳說,以及佛教的泥犁地獄的關念,也形成了道教的冥土體系。它有所謂「五方鬼帝」之說,並且將「酆都城」作為冥土的正式名字。

  道教相信人死後的亡靈為鬼,鬼魂需要子孫的供祭才不致淪為孤魂。後來,並形成「三魂七魄」之說,認為人死後的「三魂」之一歸墳墓,之二附在神主牌上受家人供奉,第三魂則赴陰間報到;「七魄」即隨屍體的腐化慢慢消失。由於相信人死後三魂的一魂必須去到陰間報到,因此逐漸形成了包括地嶽、判官、被審者等十殿閻王信仰的具體內容。

  到了更後,歷經唐宋元時期對於冥土思想的增添,像是唐朝佛教變文、北宋《玉曆寶鈔》的流傳,到了明朝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冥土觀念體系。明朝吳承恩《西遊記》的前幾回,更是改寫了唐朝敦煌變文的《唐太宗入冥記》,並且揉和了許多種的冥土傳說,以非常詳細的筆調呈現冥土景況,並且確定了十殿閰王的名字、十八層地嶽的內容。這本家喻戶曉的小說,影響所及,十殿閰君與十八層地嶽之說便定了型,成為民間俗信而流傳至今。

  整體而言,「閰羅王」與「十八層地嶽」之說源出於佛教思想。「閰羅」是譯音,其原名「琰魔王」(Yama-raja),是佛教裡專門審判落入「地嶽道」(佛教相信「六道輪迴」)裡的罪魂的菩薩。至於「十八層地嶽」的說法,則可追溯至《問地嶽經》裡所寫十百三十四界地嶽的簡化。基於前說,並揉和了中國泰山治鬼的傳統,歷經數千年信眾的增減,形成了今日的十殿閰王信仰。

貳、十殿閻王圖的作品研究
  十殿閻王圖在中國各地的流傳淵源雖然久遠,然因為其宗教用品性質,又多置於喪葬場合,長久以來不入中國人的藝術收藏之列。直到目前,針對十殿閻王圖進行專論研究的尚不多見。目前有的學術研究,可以幾位學者的成就為代表。

  日本學者鈴木敬在《明代繪畫史研究‧浙派》(1967),談到流傳到日本的十三世紀末中國浙江寧波畫坊繪製的一批《十王圖》。德國學者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 1942-)則發表兩篇文章,第一篇發表在《台北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藝術史組)》上(1981)詳述目前藏在柏林一幅第七大王圖的來源歸屬;第二篇〈《十王圖》的圖像分析〉發表於《鈴木敬先生還曆紀念‧中國繪畫史論集,是在第一篇的研究基礎上,以敦煌材料作證明,闡釋了十王圖像的沿革發展,揭示了它的特點是在冥界體現極權主義的官僚體係。

  另外,德國的魏伯儒亦在《十殿閻王》(由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1984)裡,就現有十殿閰王圖的現存作品的收藏、研究現況、思想與藝術性,作了一番研究,書中並詳細註解了現存作品的畫面內容,該書並收有郭立誠的專題討論。

  再就現存作品來看,目前十殿閻王圖主要分三類:

一、木刻版畫,坊間流傳的善書,如「玉曆寶鈔勸世文」、「玉曆鈔傳警世」等書文中,就有十殿閻王圖的刻繪;

二、塑像或浮雕,一般祀奉地藏王或東嶽大帝的寺廟,多有十殿閻王的塑像或浮雕;

三、彩繪掛圖,分單幅、兩幅一組最多至五組,懸掛於人死後停棺的道場兩旁,或是佈置在人死出葬後、喪家作頭旬(頭七)所設法壇的兩旁。

  本文討論的對象以上述第三類為主。現存最早期的一批十殿閻王掛圖,完成於十三世紀(大約南宋晚期)的寧波,它們沒有一幅留存中國,絕大部分是在日本,少部分可見於德國、法國、英國等地的博物館。

  在台灣,目前可見的十殿閻王掛圖是完成於最近兩百年以內的。從這些作品看來,作品形制上,主要是掛軸,其長寬不定,但多在長度130至150之間,寬度在80左右的範圍之內。這些作品可從與道場的關係、繪畫分析兩方面來看。

一、與道場的關係
  作為喪葬道場畫,十殿閰王圖與道場的位置跟佈置方式有密切的關係。根據《金瓶梅》(六十六回)記載,在李瓶兒死後「六七」第六個七天,在家裡大聽上請廣人煉度荐亡:

  早有玉皇廟吳道官差了一個徒弟兩名鋪排起來大廳上 設壇場,上安三清四御,中安太乙救苦天尊,兩邊東嶽酆都,下列九幽十王,冥曹幽壤、監壇神虎二大元帥,桓、劉、吳、魯四大天君,太陰神君,七真玉女,倒真懸司提魂攝魄一十七員神將。

  從上述記載得知,一個正式且形制完整的喪葬道場裡,是具有一定的宗教氛圍的。其擺置有其階級性,依官位高低與重要性作安排,正中安排「太乙救苦真尊」,兩旁則羅列了九幽十王。而從現今一般台灣民間信仰所設的喪葬道場看來,在其祭壇的左右兩側,往往亦佈置了地府裡諸位正神從將的圖畫。(圖1)

二、畫面分析
  至於在畫面內容的表現上,十殿閻王圖實質上可說是一種故事插圖,是一種針對十層信仰的具體呈現。畫面裡,可總歸出以下幾項關於構圖原則、視覺動線的安排、人物描寫與文字配置……等方面的表現特色。

  首先是「上尊下卑」的構圖原則。從作品看來,基本上,本類作品將宮殿建築安排於最上,正中坐有各殿的主審官,旁有陪審官,下方則是安排各種刑罰、處刑者與受罰者。(圖2)因此當它們被高高懸起、成組排列之時,觀看上予人一種在上方殿王役使極為崇高,而下方與觀者較接近的受刑內容,則讓人心生卑下。

  在畫面的視覺動線上,這些作品必須顧及左右畫面內容的連串。由於這些掛圖依序排列在道場左右側,作品若多於兩件,必須考量十殿之間內容的連串性。從作品看,畫面主要利用雲氣的流向、橋段的左右延長的方法,連接各個畫面之間的內容。

  在人物的描寫上,「尊大卑小」的人物身形、「宜古宜今」的人物造型是其主要特色。在這些道場畫裡,人物的身形大小,因其身份的高低而有不同;殿王的身體最大,其次是次級的從役,最小的是那些受刑的鬼魂。在人物的造型上,往往古裝、現代時裝混雜成趣;殿王與衙役均著古代官服,下方受苦的鬼魂大部分著古裝,少部分卻穿著現代的西裝、帶眼鏡。這樣的人物造型,雖給人一種時空錯置感,卻也鮮明地表現出地獄超越而無所限制的時間性。此外,為了達到嚇阻犯罪的效果,許多執刑與受刑者均呈現了極大的動態,更寫實地傳達處刑時的可怕感。

  至於在文字的配置上,主要可分作佈景上的標示語、警語,以及十八地獄裡的各樣刑罰、受刑人的罪行等的兩類文字。在各殿上的橫匾標示有殿名與王名,而殿門的兩側有時亦寫有對聯,像是「陽間作惡作孽,陰間受苦受愆」之類的警句。至於十八地獄裡,寫有像是「油鍋地嶽」、「枉死城」、「奈河橋」等名稱,標示地獄名稱、受刑地點;並有「破人姻緣」、「不孝翁姑」、「不惜五谷(穀)」等各個刑罰的罪由。

  綜合而言,十殿閰王圖在其藝術形制與表現上,具有明顯的形式化傾向。這樣的現象一方面由於它原是一種實用性質的宗教畫,在其形制上受制於道場畫成組懸掛的需要,均以豎長形畫面為主;而在畫面內容與表現上,亦因為它是根據十殿閻王信仰而畫,受其信仰文本的限制,同時亦受到道場畫工作坊予以多量複製的影響。

結語
  對於生於二十世紀末的我們,處在造神運動紛沓、怪力亂神的時代,花費時間對習以為常的信仰,重新予以溯本清源地察看一番,成為了一門重要的課題。本文對十殿閰王信仰的察看,讓大家更加了解神明的「身世」,很有宗教思考上的趣味。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民間的喪葬道場畫──十殿閻王圖 (第 42 期)
中歐美術交流史事──清朝前期的宮廷藝術與歐洲傳教士 (第 40 期)
中歐美術交流史事──從耶穌會來華宣教說起 (第 36 期)
1.魏伯儒等人,《十殿閰王》,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984年。

2.董芳苑編著,《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長青文化事業,1984年增訂版。

3.董芳苑,《認識台灣民間信仰》,台北:長青文化事業,1986年增訂版。

4.劉萬枝,《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1983年。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42 期 網路新世紀 (47-5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42期  1997年  10月 網路新世紀 42
本期主題:網路新世紀
發行日期:1997/10/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編者的話
科技使我們得自由?──談發展網際網路和電腦模擬技術的道德問題
「資訊革命」底下基督徒的安身立命之道
網路與宣教
「台灣網路教會」簡介
漫談Internet與我們的下一代
網路書店──愛書人的新視窗
網路事工與大專事工
我上網路的心得──網路與我
我上網路的心得──我上網路的心得
我上網路的心得──網路上身
我上網路的心得──網路小記
我上網路的心得──我對網路事工的看法
到台灣來的宣教師──蘇若蘭
電子寵物
「勇敢的台灣人」的故事
台灣民間的喪葬道場畫──十殿閻王圖
何謂堅信禮?
真信假愛?
對街之戀
當牧師一定要唸神學院嗎?
少 年 口也! 請 愛 我 們 多 一 點
香港去來
學生在中、總會的服事
我的大一生活經驗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