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54期 面對青貧時代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台南大專學生中心憶往
SCM的聚會多充滿神學學術探討的題目,在知識份子基督徒中各樣議題都可能被提出來。
關鍵字:
作者/張立夫 (新化教會牧師)

※普世教會支持的台南大專中心

1969年我進入成功大學讀電機工程系,那時還是省立的成功大學(畢業的時候已經成為國立大學),還沒有醫學院的設立,當然也還沒有後來規模超大的成大醫院。一進成大,就被熱心的招呼參與成大SCM團契,在這個團體中我如魚得水,信仰及知識的探索、音樂興趣的發展,團契生活的培養一應具全,同時因SCM以東寧教會為根據地,我也參與了東寧教會這個大家庭。

大一這一年,在外與另外三個各不同科系的新鮮人租屋同居,以低廉的代價只能住在窄小的空間中。就在此期間,聽聞台南學生中心學舍即將落成,積極爭取報名卡位,總算成為學舍的第一批入住者。如此一來,接續的三年大學生活,都在這間大學路34巷10號(當時的通信地址,後來長榮路開通,才改為長榮路門牌)的新建築物的四樓渡過。

台南大專學生中心當時是由包括長老教會、信義會、聖公會、衛理公會等基督教會一起,以普世教會精神,聯合推動大專學生及教師事工,因為是聯合的普世事工,入住學舍的成員各教派都有,而且也包含嘉南藥專(現在的嘉南藥理大學)、台南家專(現在的台南科大)等的學生,甚至有1/3是未信主的人,可謂各樣考慮用心良苦,卻也實際上成為一個很活潑又充滿歡樂時光的學生宿舍。

※住在學生中心學舍的日子

當時學生中心的主任是謝敏川牧師,他原在東寧教會牧會,有意推動大專事工,因此才轉任大專中心主任。此外學舍有一位舍監,當時是在台南神學院就讀東南亞神學碩士的林信堅牧師,他們夫婦與我們大家生活上打成一片。此外,學生中心有一位宣教師Ms. Brown 包佩玉姑娘,成為大家學習英語會話的對象。她後來完成神學學位並回英國封立牧師,又回來台灣繼續服務,曾擔任長老教會總會助理總幹事。現已高齡退休在英國,偶有機會還會有她的消息。

當年在中心學舍的日子裡,因大家都單身三餐在外,有一陣子中心主任謝牧師特別邀請任職教會公報社的陳添登牧師的師母為這些學子們擔任廚師開伙包飯。師母是受日本教育,理家有日式風味,備餐也很精緻可口,實在是非常感謝。這樣的好日子延續並不很久,因為年青小伙仔食量特大,吃倒了師母的飯桶,好的計劃無以為繼。後來常常在教會活動中在見到陳添登牧師娘(陳萌祿牧師的媽媽),也時常談起這些往事。

※神學院的吳振坤教授

在台南學生中心學舍的生活,其實是包容多方面的活動,學舍每週都安排聚會查經等,也時常有聚餐交誼,大家互動的機會多,也形成很好的氣氛。此外SCM的聚會多充滿神學學術探討的題目,在知識份子基督徒中各樣議題都可能被提出來。30年前可是存在主義大流行的時代,也是理性思考與神學互動頻繁的時代,SCM成為我們成長的主要場合,而且因為禮拜天都上東寧教會,禮拜後我們經常被邀請前往台南神學院倫理學教授吳振坤長老的住家,他樂意招待我們,讓我們人手一杯咖啡,接著就是一堂不需預先訂定題目的討論會。吳振坤教授是耶魯畢業的學者,在他家的座談討論中,他並不是主講者,只在提供更多思考的時機上,他會少許發言而已,這當中他都扮演一個傾聽者及場地提供者的角色。我在他身上學到的東西數算不盡。

成大畢業當完兵,正在思考下一步怎麼走時,有個機會吳振坤長老告訴我:你曾有這麼多神學疑難雜症,何不來讀神學院?這樣一個提示,讓我在服完兵役後,投考進入台南神學院就讀神學研究所。當神學課程中要求完成的碩士學位論文,我則請吳振坤教授指導,並以這樣一個題目:『墨子愛利倫理與基督教倫理的比較研究』做為我學術研究的重點。當年在吳振坤教授指導下,我的論文獲選為當年全校的論文獎(1978年),我想這也是我倆長久互動累積的結果。

※願台南大專學舍繼續受祝福

話又講回來大專學生中心的生活,當時SCM有一個蘆葦男聲合唱團,一群男聲以無伴奏方式合唱A CCAPELLA,這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段。蘆葦男聲合唱團的存在,每週練唱就聚集了這群人的向心力,每年的巡迴演唱,也成為與各地教會互動交流的機會。我們曾去花東、澎湖、小琉球,台北等地。當男生上台演唱,女生也不會缺席,SCM的團契活力也在如此操作當中展現無遺。

有人說:『大學教育的重要性,在於創造一個能獨立思考的知識份子。』我的大學生活在40年前的台南大專學生中心渡過,也實際上體認這句話在我本身及我所認識的團契契友們身上。我們都曾受惠於學生中心,以及那些關心我們的人們。在追憶之際,也期待上主的帶領與祝福永存於這個奉獻給上主的學生中心及學生宿舍中。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南大專學生中心憶往 (第 154 期)
基督信仰對家庭有願景 (第 96 期)
PCT台不台? (第 91 期)
同流合污或撥亂反正?——基督信仰的倫理省思 (第 88 期)
狗仔隊在台灣 (第 72 期)
邪靈 s (第 67 期)
教會的年輕人到哪裡去了? (第 57 期)
由拿撒勒人耶穌的平信徒運動看今日教會平信徒參與的瓶頸與困境 (第 54 期)
牧師是不是一種職業? (第 52 期)
先知之謎 (第 48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沒有「廣電宣教」政策?之三 (第 4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54 期 面對青貧時代 (64-6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54期  2016年  6月 面對青貧時代 154
本期主題:面對青貧時代
發行日期:2016/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面對青貧時代
教會要和受苦的年輕人站在一起
掌握現況邏輯、找到突破點
航向未知的未來
勞工要團結
教會是青年避風港?
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向跟使命感
贏過低薪魔咒的信仰行動法則
正視「學用落差」解決台灣低薪問題
青年就業的困境與青年貧窮問題
澳洲打工的光明與黑暗
斯普利特遊記
開一家咖啡館
奇異恩典:不只賣藥的藥局
替台灣教會打開世界之窗的郭大衛牧師
在《過勞之島》安慰拉結
處境化聖經研究:與南非工人探討經濟問題
台南大專學生中心憶往
一個台灣基督徒在中國(之一) : 衝擊
新聞是跟平庸之惡的搏鬥 --評論電影 驚爆焦點
門閂無柄
是粉絲還是追隨者?─《我不是耶穌的粉絲》觀後感
與主之間的連結
歡迎來合作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