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44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聖保羅聲明:生命經濟之國際財經轉型
世界需要心的改變,好讓財經體系不以個人獲利為羅盤,而是公義、和平、保護上帝創造的世界。
關鍵字:
譯者/張洵宜 (普林斯頓神學院神學碩士,專業翻譯)
作者/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提供 ()

普世運動從一開始就跟經濟公義、社會公義的議題緊密相連。尤其引起我們關注的就是當前的全球經濟危機,在2008年連富強的經濟體也受到影響,造成全球數百萬人落入貧窮。普世教協(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WCC)向聯合國及G20發聲,要求各國政府處理貪婪及不平等的體制。普世教協也在2009年發表〈公平財經與生命經濟之聲明〉,呼籲建立合乎道德、公平、民主的國際財經體制,「奠基於共同價值:誠實、社會公義、人性尊嚴、互相負責、生態永續」。2010年,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聯合總委會因著委身活出〈阿克拉信仰告白〉(Accra Confession)的心志,呼籲會員教會與普世教協及其他普世機構合作籌備國際普世研討會,藉此提出符合以下特質的全新財經架構:

基於經濟、社會、氣候公義的原則。

適用於實體經濟。

負責解決社會及環境的課題。

為貪婪設下清楚的界限。

普世教協、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及世界傳道會(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CWM)對於推動經濟與生態公義皆有深切的委身,也都知道彼此要一同努力才能帶來有意義的影響。因此,我們召開了全新國際財經架構之全球普世研討會。會中討論各種提案與解決方法,設定標準及框架,研商如何建立公正、關懷、永續的全球財經架構。

我們的成員包括經濟學者、教會領袖、運動人士、政治人士、神學家。我們在2012年9月29日至10月5日聚集在巴西的聖保羅州,一起籌劃跟現有不同的全球財經架構。本研討會的用意在於回應並延續數十年來關於經濟、社會、生態公義的事工,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普世教協、世界傳道會及世界信義會聯盟(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 LWF)皆有參與在其中。本聲明對於全新財經架構提出異象與標準,以及其他可行方案,這些都奠基於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的〈阿克拉信仰告白〉、普世教協的〈公平財經與生命經濟之聲明〉及「愛」(AGAPE)行動方案(「生命經濟:給眾人的公義與和平」)、世界傳道會的〈在帝國中宣教〉神學宣言。

2008年的全球財經崩盤造成北半球數百萬人陷入貧窮與失業的困境,也導致南半球更多人面臨更嚴重的貧窮、飢餓、營養不足,而南半球數十年來已經因為國際財經關係不公而飽受貧窮與剝削之苦。投機、競爭、規範不善的體制未能服務眾人,反而導致全球大多數的人無法享有一般良好的生活品質。這是我們迫切需要面對的情況。

關於生命的物質及集體基準之神學反省一直是受召成為基督信實門徒的核心,也透過神學默想實踐呈現出來—在不公義的社會政治、文化及經濟結構中尋求轉化的解放,藉此推動全受造界都能享有整全的生命。

然而,現代化帶來的經濟模式基於利益與自私,跟信仰與倫理脫節。這導致殖民主義的意識形態被合理化、造成令人絕望的貧窮及不平等、帶來經濟暴力與生態浩劫。此外,有些教會不願辨明時代的徵兆,也不願面對喪失人性的主導制度,而此制度一再歧視並壓迫那些上帝與其站在同一邊的人:窮人、受蹂躪者、貧困者、受壓迫者。

我們在聖保羅進行深度訪視的時候接觸到無家可歸者、單親媽媽、寡婦、孤兒、成癮者,他們的公民權被剝奪,社會將他們棄置於邊緣。上帝、人類與大地之間的關係變得扭曲,原因在於父權制度、種族隸屬的意識形態、人類中心主義的統治、人類階級制度所造成的歧視,而這些都是新自由主義的罪所引起的,異端神學予以背書並使之合理化,帝國全球化的偶像崇拜則加以合法化。

受壓迫者的上帝呼召我們發揮不一樣的想像力,這想像力來自邊緣,來自被排除在社會政治及經濟決策之外卻首當其衝的人。

因此,我們尋求具有轉化性質的神學實踐,除了使現有的社會及經濟制度變得不合法、被取代、被拆解以外,也研擬邊緣所提出的另一種方案。所以,我們需要主動激進的神學對話,不再容許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擁有太多的權力,而導致擬議的時候無法凌駕既有的財經架構。

這種不一樣的想像力必須出於我們靈性及神學上的信念,運用賦有解放性質的神學理論回應具體的制度難題,包含女性主義、女人主義(womanist)、拉丁美洲女性主義(mujerista)、生態女性主義(eco-feminist)、拉丁美洲解放神學、黑人、生態、後殖民、草根、少數及公共神學,以及原住民的靈性信念。轉化性改變需要戴上懷疑及挽回(retrieval)的詮釋學鏡片,此鏡片所涵蓋的範圍十分廣泛,被世界經濟主導制度蹂躪及迫害的人都包含在內。

我們哀嘆財經法制皆傾向對富人有利。我們確信上帝為一切受壓迫的人伸張公義(詩103:6)。我們要求建立公平的法制,藉以重新分配財富與權力給上帝一切的創造。

因此,我們反對帝國【註1】,也拒絕跟一切帶來死亡的體制成為共犯—包括軍事主義。我們認同關懷社會的運動,及其他駁斥帝國的激進傳統,尋求在階級制度及歧視的邏輯之外營造有生命的群體。

我們反對以新自由主義之名用政治及軍事手段進行攻擊的作為,不僅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人權也受到極大的危害。

因此,我們反對貨幣遽增及使一切生命商品化的作法,我們確信恩典的神學反對新自由主義鼓吹將一切生命貶為交換價值的行徑(羅3:24)。手段變成目的;工具變成支配事情的手段。

我們反對由債務及金融化所驅動的經濟,我們支持寬恕、關懷、公義的經濟,也宣告債務及投機已經達到上限。我們深信主禱文的話語,祈求我們的債被赦免,如同我們免了別人的債(太6:12)。

因此,我們反對消費主義的意識形態,主張瑪哪的經濟—足以供應眾人,並否定貪婪的想法(出16)。

我們反對越來越嚴重的個人消費主義,認同並慶賀生命的多元性及彼此相關性。我們也進一步肯定,唯有當生命與受造界整體秩序建立互相依存的關係,生命才得以整全。三一上帝的概念挑戰著個人主義、歧視及排他性;此教義呼喚我們進入平等的群體生命,也必須以行動回應來影響全人類。

基於宇宙多元的道德原則,我們反對排他性的概念,推動宗教對話並肯定其必要性。這表示我們必須落實連結,使各個信仰群體的資源得以普及,包括可蘭經強調駁斥私心、道德銀行的穩定物價措施、專注於實體經濟,以及伊斯蘭教齋戒月及禁食所呈現的消費禁令,這也跟全球許多基督徒守大齋節期有共鳴之處。

我們反對過度消費及貪婪的經濟。我們知道新自由資本主義如何在心理上致使我們想要更多的東西。我們也肯定基督教及佛教有關撙節而得充足的經濟概念(路12:13-21),例如讓人們與受造界得以休息的安息日經濟制度,以及重新分配的禧年經濟制度。

我們反對經濟人(Homo Oeconomicus)的抽象概念,視人類的本質為貪得無厭、自私自利。我們認同基督教關於人類的概念,內嵌於烏班圖(Ubuntu)【註2】,、相生(Sangsaeng)【註3】、美好生活(Sumak Kawsay)【註4】、快活及相互依存的群體關係。身為信徒,上帝要求我們不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這跟新自由主義的邏輯完全相反。

我們深知自己在摧毀大地資源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明白這對南半球荏弱的國家造成了多大的影響。我們將繼續透過對抗生態浩劫的實際行動及解決辦法來尋求寬恕。

我們確信自己是具有先知性的見證者,我們看見此世代的不公及結構暴力,也目睹支配統治的歷史。因著我們受召成為耶穌的門徒,我們辨明了時代的徵兆。因此,我們要打倒資本主義的本質及邏輯,建立全球團結一心的體制。我們尋求新的方式,尋求公平、關懷、可參與的、永續的經濟,例如團結的經濟及恩典的經濟。

我們深信,耶穌要我們在上帝與瑪門之間做出選擇(太6:24),想要成為信實跟隨者的人也一樣;除了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之外(彌6:8),我們別無選擇。

因此,我們提出以下的標準及架構:

※標準及架構

我們受召來找出全新而公平的全球財金架構,以滿足人民需要為取向,並落實所有經濟、社會、文化的權利及人類尊嚴。這種架構必須聚焦於消弭貧富之間令人難以忍受的隔閡,以及避免生態浩劫。這項體制不可使貪婪之心得逞,反倒要採行不同的經濟,培養知足的靈性,以及簡樸、團結、社會包容、公義的生活。

※戰勝貪婪

消費的驅力屬於貪婪的文化,摧毀上帝一切的創造。過去五世紀的經濟行為已經造成嚴重的生態浩劫。多年以來,大公司、政府及跨國企業藉由政策及無限擴張而不顧一切地達到他們的目的,導致污染、森林消失、過度生產、窮人及農夫被迫與土地疏遠。自然資源有限,然而人類的生態足跡已經超過大地的生態承載力。個體的自利跟長程的社會福利不一定無法相容,市場機制並不會帶來最裡想的社會分配。因此,政策規範是理想永續的社會福利所必要的。

※社會包容

新自由主義的人類學有一項扭曲的定義—人類是由財經價值所定義的,而非因著以上帝的形像所造而有本質上的尊嚴。這種人類學概念以人性為溫床,殖民我們的心靈及夢想。這種定義導致種族主義、性別歧視主義及其他歸類化、排他及壓迫的行為。

這是與上帝、人性及一切受造界相違背的罪。

※性別公義及生態公義

我們需要了解性別公義及生態公義之關聯的經濟體。土地及大地的退化對受到邊緣化的人造成可怕的結果,尤其是貧窮國家的窮人、婦女及孩童。土地在實質及象徵上都與婦女緊密相連。實質上,婦女耕種土地,走好幾哩的路去取水給家人使用。象徵上,土地所受的苦難如同婦女生產時所經歷的陣痛(羅8:22)。換句話說,關懷大地的經濟不得與上帝一切受造同享公義的議題分開。

※盼望

我們委身於肯定新自由資本主義之外既有的另一種選擇。新自由財金體制導致人們活在貧窮及剝削之中,而另一種帶來生命的經濟是有活力的、為數百萬原住民及草根民眾帶來正面的影響。我們必須參考這些創舉來設立另一種經濟的標準。全球各地的人民運動抗拒降服於帶來死亡的經濟體系之誘惑。於此同時,許多窮人及邊緣人透過各種機制存活下來。儘管大公司、政府及主流經濟並不認同,那些機制讓他們得以活著,並且帶來盼望。

※靈性及經濟

經濟知識必須平民化、解秘化,大眾的想像力必須得到解放,才能基於經濟公義來推動社會及個人的福祉。許多聖經、可蘭經及原住民的敘事指向帶來生命的經濟體系—公平分享、與受造界共融、皆得豐富、認同將勞碌所得貢獻為公益。聖經的禧年、平安(Shalom)、聖餐、家(oikos)、團契(Koinonia)概念提醒著我們:上帝與其創造同為群體,祂也邀請我們進入立約的關係(參出16:16-21)。

我們所面對的迫切危機指出長程異象必須搭配短程及中程的目標。因此,我們提出以下的建議:

※普世行動計畫及全新國際財經架構的指標

全球經濟及國際金融體系已經全球化,然而實施民主制度的各個政府並沒有妥善因應。民主制度關鍵的問題是對我們的生活、地球及未來毫無主權可言。市場控制一切。於是,我們看到政府拼湊出彼此重疊又互相競爭的各種制度,其中有些制度缺乏公義及民主認可。G20就是很好的例子,一群自己任命的世界領導人商討並決定比自己國家更多的人所面臨的命運。同樣地,國際金融組織(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FIs)並非奠基於民主制度。反之,他們的決策架構顯示各國的財經權柄。

為了處理這些不平等的情況,我們需要徹底審查世界經濟及全球金融體系的統治方式。主要目標在於確保金融市場及經濟以民主決策架構為首,並在政治及經濟上作為好僕人而非壞主人。經濟必須嵌於社會、生態及政治之中,而非顛倒過來。

本計畫訂定方針來處理前述的基要議題,在立即與中程的行動之間做出區分,長程目標是從結構上改變全球財經架構。此外,我們提供以下的策略給教會作參考,憶起盼望的徵兆。

※立即與中程的行動

另一種經濟幸福指標

各政府及國際機構必須用其他經濟成長的指標來取代國內生產總值(GDP),包括體面工作的成長、健康及教育的質性指標跟量性指標、環境永續性的度量。

※規範金融部門

必須用以下的方法來規範並轉化金融部門:

全面規範金融部門整體,包括很少受到規範的影子銀行部門(在歐美甚至比銀行部門更龐大)。

確保銀行擁有足夠的資本來吸收損失。必須嚴密規範槓桿比率(permitted leverage)及最低流動性;同樣地,反經濟循環週期(counter-cyclical)審慎規範可有助於宏觀經濟管理。

存款、貸款給企業及家庭的基本銀行業務必須受到嚴謹的規範,必須跟風險更大的投資行為分隔開來(如美國1930年代的〈格拉斯-史蒂格法〉[Glass-Steagall Act])。

「大到不能倒」的銀行應該被解散。

投機行為必須受限,好讓實體經濟套利交易(hedging)的配套需求得以滿足,而不會在「投機之海」中載浮載沈。規範者應當為全球相關市場的經商者設立「職位限制」,尤其是糧商,降低不必要的價格浮動。規範者也應當要求市場人士有能力接收實體商品。在近年金融危機帶來嚴重傷害的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必須被禁止。

公共政策必須導向銀行家報酬制度的改革,將這些制度連結於長程社會及環境表現,而非短期成效。例如,獎金的上限可以定為固定報酬的100%(如歐洲議會)。販賣金融商品給零售投資業者時則禁止發放佣金。

※金融交易稅金

股票、債券、貨幣及衍生商品的全球金融交易稅金制度必須立即執行。同樣地,必須建立民主代表機關來收取並分配全球公共商品的收益,用於根除貧窮及疾病、減緩氣候變遷、改善低收入國家的處境。

※確保窮人及邊緣人享有基本金融服務

金融應為有價值的公共服務,根據此原則,諸如儲蓄帳戶及存款這類金融服務必須在可接受的條件下開放讓小型及中型企業、窮人、婦女、農夫來使用。應當鼓勵建立儲蓄互助社(credit union),提供營利貸款給主流銀行業者視為信用條件不夠好的客戶,一般的因素在於貧窮、階級、性別及種族。

※投資及永續發展政策

各政府的角色在於透過強力投資再生能源、永續農業及能源效益來支持長期性、對社會有益的投資。各政府也應當訂定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上限及商品規範上限(例如建築物能源效益的移動上限),支持永續投資銀行及社會金融機構,也讓南半球得享綠色科技。

※累進稅制

資本獲益的抽稅方式必須跟其他收入一樣。同樣地,所得稅必須採行更積極的累進稅制,尤其是針對高收入的人。奢侈稅及遺產稅的收入必須用於公共目的。

※性別平等的財政刺激及社會保障

對於小型農業、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健康及教育部門、性別平等社會保障這一類的公共投資及花費必須加以保護及擴展,即便國家負債沈重而實行撙節政策亦然。撙節政策往往對社會上最脆弱的角落打擊最重,導致惡性循環—經濟衰退、抑制國內需求及國家稅收減少而阻礙經濟復甦。

※處理逃稅及避稅

我們必須建立跨國架構來強制交換個人及公司帳戶的稅務資訊,這將有效地終結租稅天堂。跨國公司必須在會計財務報表裡面列出各國的營業額、收益及稅金。

※生態稅

危害生態的工業及行為必須加重課稅或予以禁止。石油開採及碳排放必須課稅,同時將部分稅收退還給低收入戶,用其他的收入來投資能源效益、保育、再生能源,協助轉變為低碳經濟。

※為永續性規範金融流動

我們要鼓勵各政府管理資本流動,好讓進出國家的流量不至於動搖經濟,措施包括資本控制。資本控制可抑制不穩定的短期流量進入,也可避免受到圍困的經濟體出現資本逃避之情事。

※主權債務重整機制(Sovereign debt restructuring mechanism)

我們必須建立全面、公平、透明的國際主權債務重整機制,及時處理主權破產的問題。此機制必須有權力稽核主權債務,以及免除惡意債務—起於專制政權在沒有取得人民共識的情況之下負債而影響全國人口,或是由於高利貸、詐欺、償還責任等因素造成不容接受的窮困而違法。

※資訊及通訊架構

我們必須推動支持另一種財經架構的資訊及通訊架構。

※結構性改變

聯合國經濟社會生態安全理事會(UN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Council)

雖然聯合國有其不足之處,它依然是全球合作及訂定政策最具有代表性及包容性的平台。就概念而言,它是一個範本,用來營造更有效、更具有代表性的全球財經架構。不過,它對於現代許多議題都沒有適當地形成共識。

建立聯合國經濟社會生態安全理事會(UNESESC)可以增進有效連貫的全球管理。公民社會及教會一再呼籲建立此組織,得以連貫地討論迫切的經濟、社會及生態議題並展開行動。史帝格里茲委員會(Stiglitz Commission)於2009年發表的報告也呼應此需求。史帝格里茲委員會建議,聯合國經濟社會生態安全理事會的任務為評估發展並帶頭處理需要全球共同面對的經濟議題,同時也要考慮到社會及生態的層面。聯合國經濟社會生態安全理事會必須由世界各區域最高層級的代表所組成,也要包含各個全球機構(例如國際金融組織、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聯合國婦女[United Nations Women]、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sation]、國際電訊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等等)。與公民社會密切合作來推動保護國家及群體之經濟、社會、生態權利的措施。

教會應當聚集有志者進一步發展此提案,克服妨礙達成共識的差異。此外,在過渡期間應於聯合國舉辦非正式的跨政府論壇,讓政府代表、多國機構、私人部門及公民社會機構齊聚一堂,針對金融政策及管理制度改革達成共識,使社會受惠。

※以全新國際貨幣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Organisation)取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我們必須創立全新的國際貨幣組織(IMO),也應當以經濟、社會及生態公義的普世原則為方針。國際貨幣組織將監督貨幣政策及交易,在不受結構調整條件的控制之下運用基金來建立有效、穩定、公平、對社會負責任的全球財經架構,使金融市場負起民主責任。其作為不應受利益團體的方針所主宰,其政策也應當公平回應金融業務在金融部門及國家層級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國際貨幣組織的政策必須導向服務生命的經濟。其政策必須涵蓋的範圍包括資本流動、控制資本逃避、課稅資本流動,並在適當的時間與地點(重新)建立固定貨幣匯率。如此這般的政策能讓國家重獲財政及貨幣的自主權。此外,國際貨幣組織應當限制過度投機、面對金融危機的影響時要讓私營部門債權人承受公平的負擔、增加合作掌控金融市場、指導風險管控的原則、關閉租稅天堂等等。

※另一種國際儲備貨幣

我們必須設計新的跨貨幣儲備資產,類似於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藉此創造流動性,讓將貨幣當作儲備貨幣的國家目前所享有的「貨幣稅」(seigniorage)能帶到國際群體。目前主要常用的國際儲備貨幣是美元。幾乎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使用及兌換美元。相較於其他國家,這對美國經濟來說是極大的優勢。只要全世界都認為美元是安全的儲備貨幣,美國就可以用美元來支付一部分的進口,而不需要用出口來支付。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像美國一樣在經常帳赤字這麼高又持續這麼久的情況之下存活下來。「貨幣稅」是「離譜的特權」,帶給美國許多利益。這是目前國際金融體系不公的重要特徵,再加上世界經濟常會出現不想看到的結果,例如美國單單考慮國內狀況而實施的貨幣政策造成過度資本流動。

為了讓世界不要如此依賴美國的赤字(或是黃金儲備),也為了以更合理的方式創造全球流動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60年代創設多國儲備資產—特別提款權。當目標需求增加時,可發行特別提款權,例如用來執行反週期政策(如2009年),也可作為另外一種儲備資產,終將取代美元及其他一些儲備貨幣。除了特別提款權之外也有其他的提案,例如國際貨幣憑證(International Currency Certificates)。這些提案的共同目標是尋求方法,使體制能基於全球需求而創造流動性,以便使實體經濟受惠。

※教會的策略及行動

為了達成以上的目標,我們必須立即成立全球普世機構委員會,繼續完成史帝格里茲委員會的重要工作,連結其他宗教群體、公民社會組織、有意參與的政府與機構及其他相關人士來研討全新世界財經架構的具體方案。

此外,我們提出以下的建議:

普世教協、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世界傳道會及世界信義會聯盟應當與其他夥伴一同研討推動全新財經架構的策略。有效的溝通策略是成功推動方案的關鍵。

教會應當投注更多人力,與政治界、私人部門、專業協會、標準制定機構、研究機構及公民社會機構的決策者開啟關於財經發展的對話。

教會應當設立名為統治、經濟及管理(Governanc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EM)的普世學校,提昇普世運動的經濟競爭力。此外,教會要研發教育資源來增進會友的財經知識。

教會應當致力維護溝通的權利,讓群體更有力量來發展現有財經架構以外的方案。

普世運動應當跟由下而上的非主流社會運動並肩同行,抗議現有體制的不公、努力找出其他解決方案(例如世界社會論壇[World Social Forum],以及更近期的「佔領」運動)。

就責任而言,教會應當報告他們如何遵循道德投資的建言。這類回應可用來強化此領域的普世合作。

※盼望的記號

轉化的目標很廣泛,我們也很容易因著需要達成的事情太多而感到難以招架。不過,全球已經有許多人在進行各種非主流的方案,這就是改變的路標:

有些機構與個人將物質財富及幸福作出區隔,並主張生活優渥的人必須有所限制。在此脈絡之下,他們發展新的指標,例如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用來替補國內生產總值。全球主要宗教皆應參與在其中,畢竟「整全的生命」是眾人皆有所感的概念。

金融知識的教育已經開始推行,並指導在財務上需要幫助的人。

提供關懷服務的多元形式(無薪、公家支薪、私人支薪)是重要的指標,跟金融平衡、生產貿易商品及服務一樣重要。政策必須奠基於這些指標,讓人更深切地明白婦女在經濟上有其重要的角色。政策也應當進一步宣傳這些指標的角色。

其他具體實例包括:社區貨幣系統(Local Exchange Trading Systems, LETS)創設當地經濟體、成立儲蓄互助社、實行道德投資。另外還有像信用家(Oikocredit)跟普世教會貸款基金(Ecumenical Church Loan Fund, ECLOF)這一類的微型貸款機構,是由普世教協及夥伴所成立的。

拉丁美洲透過許多機構朝向整合及獨立的目標,其中政治機構包括玻利瓦美洲替代方案(Bolivarian Alternative for the Americas, ALBA)、南美洲國家聯盟(Union of South American Nations, UNASUR)、拉美暨加勒比海共同體(Community of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States, CELAC)。他們在經濟上也共同合作,包括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一種區域貿易協定)、蘇克瑞(SUCRE,一種區域貨幣)、南方銀行(Banco del Sur)及籌劃中的南方基金(Fondo del Sur)。

由於新自由政策及架構擺脫不了令人作嘔的不公不義,因此國際財經體系必須悔改向善。為此,我們需要人民運動,如同以前的公民權利、反種族隔離及禧年運動一般,反對不公平、不平等、不公義、為了「1%」那些人的利益而運轉的世界。

改變終究必須凌駕技術性及結構性的必要條件。世界需要心的改變,好讓財經體系不以個人獲利為羅盤,而是公義、和平、保護上帝創造的世界。

【註】

1.「使用『帝國』,我們指的是一種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力的集合,組成一個由強國所主導與建構的主宰系統,為了保護與捍衛他們自己的利益。」〈阿卡拉信仰告白〉

2.「『Ubuntu』是一種非洲的人觀,個體的身分透過在群體中互相依存而形成」(Michael Battle, Ubuntu: I in You and You in Me, Seabury Books, New York, 2009, p.1f)。

3.「Sansaeng」是韓國「相生」的觀念(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 April 2012, p.15)。

4.「Sumak Kawsay」是奇楚亞語(Quichua)「美好生活」的意思。

【編按】

「聖保羅聲明(The São Paulo Statement): 生命經濟之國際財經轉型」出自:全新國際財經架構之全球普世研討會,2012年9月29日至10月5日,會議地點:巴西聖保羅(São Paulo)州瓜魯柳斯(Guarulhos)。

聲明原文請見:http://wcrc.ch/wp-content/uploads/2013/09/SaoPauloDeclaration_Eng.pdf

同作者相關文章:
你要不要作基督門徒? (第 175 期)
公共場域中帶來解放的相遇 (第 162 期)
愛與生命的重量 (第 161 期)
尋求經濟與土地的公義 (第 160 期)
約瑟與他的兄弟姊妹一同追尋自由 (第 160 期)
對話:關於約翰福音4:1-42 (第 157 期)
處境化聖經研究:與南非工人探討經濟問題 (第 154 期)
聖保羅聲明:生命經濟之國際財經轉型 (第 144 期)
上帝與一切活物立約 (第 139 期)
原來大哥哥大姐姐是農夫? (第 65 期)
聖保羅聲明:生命經濟之國際財經轉型 (第 14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44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9-1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44期  2014年  10月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144
本期主題: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發行日期:2014/10/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聖保羅聲明:生命經濟之國際財經轉型
瑪門?還是上主?
富裕的過去 無窮、貧窮的未來——我們的幸福在那裡?
從住宅政策角度來看青年貧窮問題
經濟領域中的愛與正義
神、地、人的合作:從傳統知識與宗教信仰尋找農業的未來
A Gap Year in Europe
台灣教會音樂的奠基者——梅佳蓮
追尋「黃人靈歌」—— 台灣聖詩創作
《當你沒有富爸爸──後獅子山世代生存實錄》:向香港借鑒
百年企業的夢想
生命的轉彎
到底是「Siōng-tè上帝」抑是「Siōng Chú上主」?
福音隊初體驗——越服事越甘甜
我們都是軟弱的人
基督徒意識的覺醒
改變的力量
到臉書按個讚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