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31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字級調整:

成長部落格
老長青人話長青
若沒有這段在長青的靈命啟蒙,我可能還活在「自以為是」的虛謊世界裡。
關鍵字:
作者/張信芬 (美國聖公會牧師,東海長青畢契)

※踏進長青,經歷內在生命改變

回顧第一次踏入東海長青的福音中心,已經是將近三十年前的事情,因此用「老長青人」來稱呼自己應該是名副其實吧!

雖然離開長青團契這麼長久的時間,對於當年團契生活的點點滴滴,卻仍歷歷在目。是甚麼原因讓我對長青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這得從三十多年前的台灣社會環境說起。

由於當時台灣社會仍在戒嚴法的管控之下,校園裡面充斥著國民黨政府的眼線,以天羅地網的方式緊密地鉗制人民的思想。當時的我竟天真地以為只要套用「用功讀書、努力工作、結婚生子」的公式,就能活在所謂的「快樂天堂」裡,一輩子幸福快樂、生活美滿。即使生長於傳統的長老會家庭,基督信仰對於當時的我而言,也只不過是生活中的一個小小點綴罷了。

直到進入大學之後,我才開始感覺到內心隱藏著一份對基督信仰的渴望。因為就讀的東海大學是一所基督教大學,因此很自然受邀參加校園學生團契的聚會。然而,由於從小參加長老會的經驗,讓我對當時還在校外聚會的長老會大專青年團契(簡稱長青團契)感到比較親切,加上團契學長姐的關心和探訪,最後便成為東海長青團契的固定成員,同時也開始我內在生命的改變。

※體會上帝的話語又真又活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一時一位研究所學長所帶領的查經班,當時所查考的是羅馬書。那次的查經經驗可說是我研讀聖經的重要啟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信稱義」的觀念,讓我對耶穌的救贖恩典有了重新的認識,也改變我對上帝的觀感 (亦即上帝是一位又真又活、充滿恩典慈愛的上帝),尤其十二章所提到的「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及「心意更新而變化」,更深深觸動我被上帝重新改造的渴求。

其後,透過輔導和學長們的引導,我更逐一對比較感興趣的聖經書卷做較深層的研讀,尤其透過參加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更是獲益良多。大三、大四時,自己還自願帶領學弟妹們查考聖經,現在回想起來,雖然感覺有些天真,但透過服事的操練,的確讓自己對聖經的教導有更寬廣而深入的認識。

更重要的是,上帝的話語不再是艱澀難懂的概念,而是能活生生地與我每日的生活相結合。例如,源自創世記第一章的啟發:「上帝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 . . 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 . . 』。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不僅教導我要尊重每一個上帝所造的寶貴生命,也提醒我身為上帝兒女的重要責任:要「保護上帝所造之天地萬物及珍惜一切自然資源」。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透過上帝的話語,明瞭人和自然環境的密切關係。

此外,透過路加福音的記載,更讓我深深被主耶穌的使命宣言所感動,他說:「主的靈在我身上. . . 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主耶穌的宣告不僅讓我在當時的戒嚴壓迫下看見盼望,也因此明白什麼是基督徒的社會責任。後來研讀先知書的時候,更因著先知阿摩司的吶喊:「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悅?. . . 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及先知彌迦的呼召:「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而清楚看見我所敬拜的上帝,是一位信實、公義、良善的真神,祂疼愛祂的子民,不僅救他們脫離綑綁和壓迫,更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切實遵行祂信實公義的原則,彰顯祂的憐憫慈愛。

※團契生活讓我敞開心門

除了對我個人生命的啟發和改造,長青團契帶給我最大的影響還包括與弟兄姊妹的深厚情誼。我可以肯定地說,當年住在團契據點「福音中心」的兩年期間,可說是我人生中最難以忘懷的一段歲月。我仍記得,常常在週間聚完會之後,大夥兒不約而同地聚集在禱告室,在那只能容得下一張小桌子的房間裡,天南地北地高談闊論 (這在戒嚴時期簡直是一種享受),有時興致一來還會搬出每個人喜歡的音樂彼此分享,好幾次還弄到第二天清晨,乾脆再結伴去東海別墅的早餐店喝豆漿、吃蛋餅。

我必須承認從大學畢業至今,我再也沒有遇到如此深厚情誼的團契,也因此更讓我珍惜這段甜蜜溫馨的回憶,並感謝上帝讓我在當年思想箝制的年代中還能擁有一個能「自由暢談」的「快樂天堂」。即使出社會之後就不再那麼容易找到如此深厚的主內情誼,過去這段特殊的團契生活經歷仍讓我深信:每個人內心都有一份被「愛、尊重和包容」的渴望,只要願意彼此敞開心門,讓主耶穌的愛成為共同的橋樑,那內心深處的渴望並不那麼難以滿足。更可貴的是,因著過去這段寶貴的成長經歷,讓我原本封閉冰冷的心(制式教育下的結果)能夠很自然地在上帝和人的面前敞開。

當然,那段在長青的服事經驗也非常寶貴,讓我真正經歷到何謂在主裡「同心合意、彼此分工」。如此的經驗在一般學校生活中可說付之闕如,因為升學競爭壓力下所強調的只有「日頭赤燄燄、隨人顧性命」或是「愛拼才會贏」。但是,透過我的長青經驗,所學習到的卻是:每個人都是上帝獨特的創造、祂眼中的寶貝,因此「總要肢體相顧」,不同的恩賜彼此互補、相互成全。

※讓受綑綁的心靈得自由

其實,我今天之所以成為傳道人,也是因為來到洛杉磯之後,看見許多華人父母(無論來自台灣、香港或中國大陸) 的心靈深受綑綁,雖然移民來美國,但在孩子的教育發展上,仍不改一貫的「功利取向」,完全不在乎每一個孩子不同的特質和恩賜。如此的看見終於讓我恍然大悟:原來造成華人教育問題的最大癥結,乃在於那緊密綑綁人心的傳統觀念的牢籠。換言之,唯有讓這些受綑綁的華人認識耶穌、得著福音、心靈獲得自由,那長久以來的教育問題,方能迎刃而解。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國外教育研究所辛苦研讀六年之後,我毅然決定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

如今我已按立成為牧者,負責美國聖公會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的校園事工。不同的是,所服事的對象幾乎都是道地的美國學生,且以白人居多。一開始接觸這些學生讓我很驚訝,因為他們大多只關心自己的需要,甚至把團契當作是學生俱樂部,可以一起吃喝玩樂,而且習慣團契輔導為他們安排所有的事情。當然,這並不表示其他美國大學校園團契都是一樣,只不過和我從前的長青團契經驗簡直是南轅北轍。

然而,卻由於過去在長青的寶貴生命經驗,讓我清楚看見所服事的這些美國學生的欠缺和需要。我發現他們對上帝的話語並不太渴求,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對上帝的熱情和愛,這或許和他們安逸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回顧在東海長青的時期,由於外在環境對言論思想的箝制,讓我益發渴慕長青所提供的自由思考及心靈交流的空間,也更激發我對上帝話語的好奇和尋求的心志。不可諱言,當年生存環境中的阻礙反而成為我追求基督信仰的踏腳石。

另一方面,我也必須承認,長青在屬靈生命的實際操練仍不夠紮實 (主要針對我個人當年的經驗而言)。雖然不可否認,長青在聖經研讀及神學思考訓練上,的確對我日後的學習有深厚的影響,但在靈修生活的教導和體驗,仍稍嫌薄弱。但是,透過後來從加拿大到美國的十多年國外生活,上帝一方面讓我深刻體會到甚麼是孤獨及無助,另一方面又一路賜下祂出人意外的平安,讓我終於不得不放下凡事都想靠自己的老我,把一切的主權交給父神。

一次又一次的奇妙經歷,包括求學期間的長期全額獎學金供應 (從加拿大到美國)、論文口試在最短時間通過、每個月只有兩百美元的實習津貼卻從未捉襟見肘、弟兄姊妹及時的經濟支援、從不需要自己主動尋找服事工場、工作簽證只花幾百塊美金就在三週內拿到批准等等。我只能說上帝的恩典讓我數算不盡,自己毫無可誇口之處,至今每天學習的功課仍是感恩和交託。

※從自大到完全倚靠祂的恩典

當然,我仍十分感謝在長青團契的那段生命成長歷程,讓我從一個懵懂無知卻驕傲自大的井底之蛙,逐漸體會到自己是何等缺乏、需要上帝的恩典,從而一步步學習如何與祂建立關係,並透過祂話語的光照而有了生命的覺醒,得以看清整個大環境的真相,並在我內心激發出為上帝公理正義發聲的熱情。

若沒有這段在長青的靈命啟蒙,我可能還活在「自以為是」的虛謊世界裡,以為靠著自己有限的能力,就可以贏得別人的肯定和讚賞,在社會中謀得一席之地。若沒有透過長青所提供的成長空間,我如今可能還不知道如何聯結於上帝、倚靠祂的恩典,而以為祂只是遙不可及的神話。當然,沒有過去在長青那段深厚的主內情誼,我可能還是一個內心冰冷閉鎖、對人充滿猜疑、沒有安全感的人。

回顧這段長青團契的經歷,真的為我在基督信仰立下十分紮實的基礎,幫助我瞭解信仰和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實際教導我如何將信仰實踐於日常生活中。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甜蜜的長青歲月往往只是個人信仰旅程的起步,在離開長青之後,還有許許多多屬靈生命的成長空間,需要每個人不斷去耕耘和努力,這當然是極大的挑戰,也必然有許多衝擊和實際的困難。

因此,我要提醒目前還是長青人的學弟學妹們,好好把握在長青這段難得的時光,用心去認識這位深愛我們的父神,並透過對祂的話語的研讀、反思和默想,尋求上帝對你個人的真正心意——即祂對你個人一生的呼召,然後為這樣的呼召作預備,並全力以赴。

※把握、珍惜長青團契經驗

如果你是將要進入大學的未來新鮮人,我鼓勵你一定要找到校園附近的長青團契,透過聖經教導、靈命培育、及各式各樣的多元活動,來幫助你建立與上帝和人之間的關係,扶持引導你走在正確的人生方向,活出合乎上帝旨意的生命。

對於曾經是長青人的老長青們,希望能透過這篇分享來重新激發你們當年身為長青人的熱情。切記,不要因年紀增長而失去對上帝的「起初的愛」,因為那不僅是每位長青人所自然散發的特質,也是我們在信仰之旅中要持續追尋的目標和持守的產業。

不錯,周遭環境總是對我們有很多的限制和挑戰,尤其離開長青之後更是如<

同作者相關文章:
老長青人話長青 (第 1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31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47-5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31期  2012年  8月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131
本期主題: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發行日期:2012/8/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淺談宗教與人權
戰後台灣民主獨立運動發展簡史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見證的艱難,漫長的平反——人權戰士謝聰敏先生
尋求穩定的政府
飛蛾,為何要撲火?
站在田中央
老長青人話長青
長老教會莫拉克重建三週年:踏入「民主深化」的新歷史階段
Linspired 神奇小子林書豪——為榮耀上帝打球
從獵人、傳道人到電影明星——林慶台的見證(下)
春天t?巴黎看見白象
青年基督徒與社會參與
愛與信‧罪與義
牧者與目者
這是保護色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