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9期 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關鍵字:
作者/黃哲彥 ()
  隨著對日本影劇的開放,台灣興起了一股哈日風潮。從前只能從錄影帶出租店租日本摔角、火曜劇場之類的影片;現在打開電視就可以看到日本的連續劇、娛樂節目等。這種便利加上日本經濟對台灣的影響,使得許多年輕的族群中掀起日本熱。「哈日族」的稱號因而產生。哈日並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連一向以引領世界風騷自居的美國、素來強烈排日的韓國,也在年輕人中風行著「哈日」潮。同樣的哈日,因著實況的不同,所持的理由也不能等同一視。站在台灣,我們必須從更多角度來理解「哈日」的現象;特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意識到青年的出走危機時,如何從理解、接納所發展出我們對年輕族群的宣教事工,這是我們的挑戰。本期《新使者》的主題就是嚐試探索、反省「哈族」的成因,進而尋求教會可行的方向。

  首先,林鴻祐牧師的「追逐真我或失去真我的世代——流行文化之社會意義探討」是理解流行文化的本質很好的入門。文中指出「流行,往往不是單一事件或單一物品,它帶動著整個系統」。因為在追逐流行時,是通過一系列的物品來表示對所追逐的對象之認同,加上八卦、內幕使自己與追逐的對象間的距離拉近。這種情感投入中,也使自己失去真正的自我。

  接下來的「哈族傳奇」,是由一群年輕人現身訴說他們「哈」的經驗。雖然他們的經驗與理由只是眾多哈族的一部分,卻可以讓我們一窺他們的世界。第三篇是江淑文姐的「別人的東西永遠比我們的好」告訴我們由於歷史、政治等因素,使得崇洋媚外「已滲入台灣人的骨髓中,成了台皮外骨了」。這種現象不是以流行時尚就可以一言帶過,而必須是整個價值觀的改變才,有可能使我們從「哈日」、「哈美」變為「哈台」。

  面對這樣的流行文化,教會應如何應對?接下去的兩篇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議。張宏哲教授的「『哈啦』——教會的態度與回應」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了促進哈日、哈美族風行的因素。他提醒我們,哈日、哈美族所呈現出來的是「整個主流社會價值觀和潮流的縮影」,我們不能推託哈日、哈美族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之責任。張教授提出六個可因應方式,值得我們的教會去省思。另一篇「面對在美、日文化邊界擺盪的新族群」是由陳秀芬姐主筆。她告訴我們唯有接觸這些流行文化,我們才有可能和青少年有思想上的溝通,也才有可能「教導他們以信仰為基準,去分辨生活周遭真正的誘惑……反省台灣媒體與傳播界的腐化傾向」。

  本期「台灣教會人物擋案」由林信堅牧師寫「懷念伊天賜牧師」。林牧師和伊牧師是同事,對這位二十八歲來台的宣教師在台灣所付出的愛心有深刻的描述,實可成為我們在信仰上的榜樣。「潮流.脈動」有兩篇文章。由在Starbucks服務的陳敏媛姐寫「喝咖啡——現代人的另一種生活方式」,介紹現在在台灣的一些咖啡店的形態。另由李怡道兄寫「咖啡.人文.連鎖店?」則對連鎖咖啡店提出他的批判,認為連鎖店沒有咖啡館應有的次文化,失去咖啡館的生命。「漫畫」依然是由張純菁執事執筆,期盼使我們對信仰有所省思。

  「文化.藝術」也有兩篇。張美筠老師在「教會刺繡」中,介紹十九世紀在裝飾教會及教會儀式上所用的刺繡藝術。另一篇「哥哥在哭泣」則由伊誕兄從神話故事來介紹排灣族的雙管笛藝術;那是一種「用力思想活著的生命」的藝術,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排灣族對生命的態度。

  「厝邊頭尾」由周信榮傳道寫「開拓魚池,數算主恩」。一個由「零」開始的教會,通過作社區的好厝邊出發,提供社區一個學習的機會,更在921地震中無私地付出而得到社區的認同。魚池教會的宣教模式也值得我們在宣教上的參考。
 
  「神學淺說」本期由黃伯和牧師來告訴我們什麼是「智慧的語言」。他指出「我們要追求智慧的言詞,卻不是雄辯的、哲思的,而是應該以上帝的福音真理為依歸的」。「感情.婚姻」這次由胡素琴姐從「當男人離家出走時」來談在平淡生活中的婚姻危機及調適。「解惑之窗」則由夏文學牧師寫「基督徒可以參加成年禮嗎?」他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同時也必須學習讓信仰與文化對話與互動。「信仰.生活」有三篇。前兩篇「絕地逢生(921追蹤報道)」與「實習手記」分別從921震災及醫院的實習來體驗生命;「打造樸實的婚禮」則對教會的婚禮提出反省,期盼可以讓教會的婚禮更加簡單而樸實。

  「交流站」仍有兩篇文章對「出走檔案」回應,期待更多的回應來喚醒我們對年輕人的關懷。蔡維民教授的特稿「基督教改革宗藝術的『象徵』意義與方法論性格」則再次提醒我們對藝術在教會的運用應持的態度。「老師開講」則由黃惠信教授分享改變他也改變教會的大學教會團契生活。這和「大專世界」的三篇文章可以相互對應。該三篇文章分別從神研班、團契生活及日常生活體驗來述說在大學生活的成長經驗,值得我們品嚐。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公共事務參與的轉變 (第 159 期)
你的心在那裡:《行動的基督徒》書介 (第 143 期)
當彩券瘋狂時 (第 69 期)
團契聚會可以代替主日禮拜嗎? (第 60 期)
編者的話 (第 59 期)
「倚靠」上帝的牧師——王倚牧師略傳 (第 58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9 期 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3-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9期  2000年  8月 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59
本期主題: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發行日期:2000/8/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上帝存不存在?
編者的話
追逐真我或失去真我的世代——流行文化之社會意義探討
哈X瘋!?!
我是日劇迷
你是哈日追星族嗎?
我的哈「日本綜藝節目」經驗
哈日風之電玩
日本卡通及玩偶飾品
噢!我是莉香——日本漫畫與偶像的關聯
別人的東西永遠比我們好
「哈啦」-教會的態度與回應
面對在美、日文化邊界擺盪的新族群
懷念伊天賜牧師
喝咖啡——現代人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咖啡,人文,連鎖店?
教會刺繡
哥哥在哭泣
開拓魚池,數算神恩
智慧的語言
當男人離家出走時
基督徒可以參加成年禮嗎?
絕處逢生
實習手記
打造樸實的婚禮
建立愛的教會——不只是青年,更是全面性的關懷
重建這一代青年失落的心靈
基督教改革宗藝術的「象徵」意義與方法論性格
我的大學教會團契生活
生命中的改變
神研班心得
她是我媽媽,我愛她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