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7期 長老教會青年的出走問題探索 |
|
|
本期主題 |
教會的「品牌形象」 |
|
關鍵字: |
作者/林育生
(現為台北吳興教會傳道牧師)
|
|
|
受《新使者雜誌》編委之託撰寫前面這幾篇文稿的回應文。為方便歸類,茲將文稿稍作標識。〈為尋找真理〉(江阿森,簡稱森文),〈出走記事〉(周楷傑,簡稱周文),〈為何出走〉(張馨文,簡稱張文),〈雅各的夢,不是我的夢〉(江淑文,簡稱江文),〈只是習慣不去而已〉(陳冠文,簡稱陳文),〈尋找——看不見的信仰〉(楊紫穗,原住民,簡稱楊文),〈原住民大專青年的教會參與〉(那莫赫.逸幸,原住民,簡稱那文)。七篇的前五篇是平地長老教會青年接受訪談的記述,後二篇是原住民景況的省思。
※ 分析 筆者認為,所有來文都浮現通用的商業語言:「品牌形象」。什麼意思?這些文稿透露出長老教會(這些青年人所參加的長老教會)的青年人因為找不到他們期待代表教會的「品牌形象」而加入其他基督教派或者考慮完全離開教會生活。眾所週知,「品牌形象」是代表商品的精神,述說商品背後的靈魂,是藉著外顯的商標(鱷魚=佐丹奴Giodano,雙腳印=吊拾Hang-Ten)或意識型態(「台灣beer上青,有青才敢大聲!」;「麥當勞都是為你~」)來呈現。那麼教會是否有「品牌形象」所呈現出來的特質?筆者嘗試依來文的內容,加以歸類成兩大項,是非常概括的兩大項。接著在試著挑出幾個值得探討的議題,希望能勉勵自己牧會中誠實去面對這些問題,並祈禱上帝賜智慧和能力去克服他們。
一、教會的品牌形象
(一)正確宣講上帝整全的真理 表達這個期待的來文有:周文論及聚會內容的空洞與教會中的領導者風範;森文論及聖靈的教導和體驗被忽略或含糊帶過;張文記述小亭論及講道太過注重理性及解經,而忽略了感性體會的傳達;楊文論及屬靈生命及生活的欠缺系統教導。仔細觀察這些來文的共通性是:都是好幾代的基督徒。這些人已經從出生起就過著基督徒教會的生活,他們期待這樣的教會生活是有信仰或聖經上的依據,足以賦予他們意義和使命。這需要透過有系統且精確的宣講和教導來學習,從來文中筆者發現,除了有系統且精確之外,更進一步,它應該包含宣講當中「生活化」的表達,好幫助信徒能體會得到。 牧者身為解經者,其解經過程本身就是運用各種方式和工具消化經文真義的過程。它的動作可以包括原文釋義、前後文對照經文內容、版本對照精確其義、神學檢核歸正等步驟,按照自身的資質和受教育的極限以及體驗的檢證法去消化分析。但是所有解經的過程不外是為了宣講,宣講則勉勵自身力求「生活化」的表達方式,亦即「深入淺出」。如果在有系統且精確宣講、教導上帝整全真理時,能儘量做到這樣,相信必是有益無害吧!但是筆者確信是上帝在使用每一篇誠心準備的講章和教導,來達到他的目的。所以宣講者雖資質不一,教育程度不一,若是誠心準備,必蒙主用。
二、實踐聖經教導 表達這個期待的來文有:江文(媽媽,妳能了解那種不能融入、被接納的難堪嗎?反而我在公司的工作團隊和社區桌球社分別得到重視和良好的互動……);周文(他真的存在!從輔導和團契兄弟姐妹身上,我看到上帝的愛,聖經中的真理就活在他們的生活中……);張文(這個教會真的有愛,每個人都活出上帝的生命……這是以前在長老教會很少感受到的……);森文(現代人生活平順,除非遇到什麼重大打擊,不然他們不會覺得信仰有何寶貴?加上教會給年輕人的教導並不是那麼的強而有力,不夠讓他們去認識世俗、勝過外在的引誘……)。節錄以上來文的片段,將之歸為「實踐聖經教導」。從來文中得知「實踐聖經教導」至少包括了:有上帝的同在、生命和愛;有兄弟姐妹之間發自真誠的關懷和代禱;有個人固定的靈修(讀經、祈禱)等。 其中有兩篇來文值得特別提及:張文和那文。張文的男女主角目前參與的教會,牧師花許多時間在祈禱靈修和準備講章,反觀長老教會的牧師忙著行政、探訪、開會……,以致靈修與準備講章的時間不足;另外,教會內部的不和、紛爭,派系小團體的互相傾軌,讓人感覺政治化。那文提到原住民離鄉來都市的青年人不再參加長老教會的原因之一是:對長老教會的全面社會關懷誤解或了解不夠,以致認為加入長老教會就是參與了「政治性」團體的活動。這樣的狀況雖然有大部分責任必須由僵化的教育和扭曲的媒體承擔,但是如果以實際的景況列入考量,是否教會的社會關懷在推動時能有較大的迴旋空間,以免同信的兄弟姐妹為了不必要的因素而產生誤導?例如,宣講台獨理念時,能否結合228的歷史教訓和二次大戰後殖民地自決風潮的反省,進而深究背後之人權和民主精神,從聖經的教導主張「住民自決」的強調和民主政治的堅持,這是有信仰依據可以「固執持守的」;至於台獨的結果雖然是理想的期待,卻不一定要成為意識型態(主張統一者也應當是如此!),讓「住民自決」和「民主政治」的雙重發酵,將台灣帶入一個理想的結局。我們在人權和民主的固執持守是使命,最後的結果是必須在祈禱中求信靠的上帝來帶領的。會不會因為增加了這一點迴旋的空間,使我們被誤傳、誤解的機會(外界對長老教會的刻板印象)減少一些呢?
※ 探討 其實宗教改革者加爾文定義「教會」一詞時,已經提出「品牌形象」的觀念了。他說教會的「品牌形象」是:宣講上帝的話的地方、聽受上帝的話的地方、施行上帝的話的地方(行聖禮)。這段話是在分析歸類來文時浮現的。理論上這樣引述就可以結束了,但是這些來文卻點出幾個議題可以探討。
一、教會使人感受到愛與關懷嗎? 禮貌性的打招呼是愛與關懷的起點,長久以來一直保持禮貌性的打招呼,似乎給其中一些受訪者「敷衍」的感覺。愛和關懷的付出可以深入也可以點到為止,範圍自訂,良心事業。但是筆者從一篇來文中發現一個對方能感受到的原則:有事沒事像朋友般聯繫,分享喜怒哀樂和「好康的代誌」,最重要的是以祈禱作為結束。所有的愛和關懷若非建立在信仰上的彼此代禱,最後終將淪為「俱樂部」式的情誼,也會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敷衍」。所以祈禱或代禱是愛和關懷所維繫支撐的長久力量。這絕對無法用「人造的」,只有與上帝同在的教會才會有這樣的生命力。初入教會的人也只有通過這樣的互動才領會我們所信的上帝。
二、教會的信徒教育系統有否建立? 來文中多數觸及這個問題。是因為從來就沒有建立一系列的教育課程?或者是牧者了解這個必要卻礙於時間、人力或意志力?或者是坊間無適當的教材?或者是教會有教育課程的安排卻沒有參加? 筆者特別從周文中小純的經歷而生「因材施教」的想法,「針對不同團契使用不同教材(無論是坊間書籍或自編教材)」是不是可行的方法?如何抓準核心?團契聚會內容若要兼顧活潑和教導真理,活潑部分是否放手讓同工去創意設計,真理教導的內容安排可否收集信徒生活中的疑難雜症,由牧者或指定小組理出頭緒,整合坊間的教材,按團契需要來選擇使用?甚至行有餘力自編具有教會特色的教育課程?筆者也許在狂想,但這確實是筆者的想法。
三、社區主義下的教會事工 最近幾年社區主義抬頭,教會期望攀著社區主義日漸茁壯的樹芽成長,以免日後淹沒在成熟而普遍的社區主義叢林下。喜歡或不喜歡,教會自認無法孤立於社區內自賞。張文中男女主角參與的教會,似乎並沒有很多所謂「外務」,每週的聚集不外簡報會務和同工聯禱,而後者花費的時間比前者多許多,會議也不是很多。至於社區事工方面,張文提到該教會經過社區普查的結果,發現居民特別重視休閒生活,所以將禮拜及聚會加以設計改良,能符合些許需要,是在既有形式下略作改良和擴充。「每個教派、每間教會在不同的社區裏,本來就應該因應當地的會友、族群的需要來發展,而不是什麼都想做,而什麼都做的不好。」 筆者認為,既然社區事工似乎不可免,那麼參與程度有沒有教戰準則?目前有許多教會已走過這段歷程,然而所提供的是path-finder(路徑尋求過程)的記錄,汝欲得成果照彼路參之。「禮拜聚會是持久戰,社區事工可採游擊戰」,禮拜聚會是不可廢止的,社區事工可以改弦易轍,輕裝便行,能動就動,需要休息就休息。這樣的觀念會不會是算落伍?社區中會不會有人只想尋求心靈的休憩和平靜,並不想動的太過度?
四、禮拜使用的語言 所有來文中僅那文提到原住民離鄉青年因為禮拜使用語言而不來長老教會聚會。其他受訪者均未反應這個問題。筆者感到意外。因為這點是筆者假設應該存在的問題。是不是訪談時的語言是北京語?或者母語的使用不致有困擾?目前語禁已經解除,要待各族群的母語恢復生機是一個等速逆化的過程(需要很長時間持續推動)。堅持母語禮拜的長老教會要如何將母語的使用暫時適切定位,以待日後多元語系生機的復甦同時又兼顧福音遍傳的需要?真是一門功課。
五、永遠有局外人嗎? 陳文是來文中最特殊卻可能是最尋常的例子。因為父親的身教、升學壓力,加上日久生習的抉擇,不再感到有加入教會生活的「需要」。他長遠下來只做了相關於人生結尾的重要決定:「你既出於塵土,也必歸於塵土;你幼時既出身基督教家庭,也必按基督教儀式歸於某處。」關於這範例,筆者回應無路,似乎再多的聯繫和教理,也無法力挽狂瀾;也不該祈求「苦難」來提醒他,除了祈禱求上帝帶領他,此外無能為力。很不負責任嗎?你們也來想想辦法吧!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教會的「品牌形象」 (第 57 期)
|
.何謂「屬靈」? (第 40 期)
|
.從統計數字,看今日之青少年問題 (第 31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