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我經常受邀到教會與教會機構分享有關靈修與團體生活的演講或工作坊。我常問大家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每個個人都是罪人,也就是行為舉止不完全符合上主心意的人。那麼,當一個家庭有四個人,一個團體有一百個人聚在一起時,可能會沒有問題與傷害嗎?」在十六年前我剛認識古倫神父時,我也曾問過他一個「天真的蠢問題」:「修道院對我們新教徒而言是個充滿靈性與祝福之處,修士們又都是靈修專家,你們弟兄們的相處,應該是和樂融融吧?」他微笑地看了我一眼,問我:「您覺得一百個不同世代的獨身男人住在一起,可能是天堂嗎?聖本篤早就看穿這件事了,所以他才會寫《本篤會規》,並把團體生活視為靈修的重要操練之處啊!」正如同時是心理學家也是靈修學家的盧雲神父曾在他的《聖像畫祈禱手記》(Behold the Beauty of the Lord)一書中所寫的:「做基督徒不是一個人的事」、「當先知可以一個人,但若想見證上主的慈悲與憐憫,就只能在團體當中」。
接納不完美的團體才不會變成恐怖壓力
如果我們認真的讀使徒行傳中的初代教會生活描述,其實衝突比和樂還要多,還要嚴重。那麼,為何初代教會可以在內外風雨中傳福音並成長呢?那就是使徒們願意在受傷時,重新面對自己的軟弱與強處,例如保羅與彼得各自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影之後才能謙卑地與適合的人合作,用擅長的方式傳福音,謙卑地接納自己的不足,並且打破教會和樂融融的不切實際幻想,真誠地處理情緒與衝突,把傷害與衝突變成轉機與進步,因此,後來可以建立執事制度,以及學習以真實的信仰來面對彼此的差異,以處理不公平對待的摩擦與衝突,而不是以信仰的道德化與自大來逃避衝突,如此反而讓福音得以廣傳。我們也可以說,上主使用我們不完美的人與組織,來完成他的旨意。我們必須先認清與接納教會與個人的不完美,才能在信實的基礎上使教會成為療癒的團體,否則就只能靠「恐怖壓力」(包括人際壓力、經濟壓力、道德壓力、罪惡感壓力等等)來綁架會友了。
病識感與罪識感才是療癒的開始
靈修就是靠著聖靈的引導遇見上主、遇見自己與連結他人。最早的「心理與靈修陪伴者」沙漠教父彭迪谷,以及長老教會的創始者加爾文都曾經說過:「想要遇見上主前,必須先遇見自己。」所謂的遇見自己也就是現代心理學常講的「專注己身」與「自我覺察」。把自己陰暗面與光明面都放在上主的面前,這才是轉化與療癒的開始,就像耶穌所說的「生病的人才需要醫生」。如果我們都沒有病識感(不管是不知道或不想知道自己的病痛之處),我們怎麼會經驗到「需要拯救」呢?那又怎麼會逐漸轉化成上主所造的原始樣式呢?
因此,在教會團體的問題從來就不是「有沒有傷害」,而是在受傷之後如何透過靈修操練來恢復健康、更新轉化,也就是疫情後全世界一致強調的「韌性與復原力」(Resilience)。個人能夠謙卑地面對真實的自己,團體才能產生療癒力,否則,如果以道德化、教條化的方式來強迫改造團體,那麼個人也只能戴起面具、自我保護,終究會把個人的不滿反射到團體中,造成更多彼此的傷害。所謂「見證上主的慈悲憐憫」就是經驗到「上主對於我們的軟弱與傷痛感同身受」,而在團體中,如果我們可以在衝突中同理他人的傷痛與生命議題,並「用傷口療癒彼此」,而不是在彼此的傷口上灑鹽,採取各種破壞性的心理機制(例如罪惡感、情緒勒索、被動攻擊、自卑感等等),只為了保護自己(自我防衛)。這就是以靈性來面對情緒與人際關係的主要原則:瞭解而不評斷,那麼,我們才是以慈悲對待他人,也就是見證了上主在我們身上的慈悲與憐憫,如此一來,我們所傳講的福音才能符合上主信實的本質。
我們可以分別從教會組織的團體層面,以及個人的面向來探討使教會成為療癒之處的具體方法。
1.教會與組織的層面:接納與認識真實的教會與組織本質。聖本篤從修士團體生活的真實經驗中提到,團體本就是同時讓人感受到充實與失望的地方,這都可以讓我們遇見上主與自己。甚至有時我們必須透過團體中的互動與衝突關係,才能發現自己潛藏的陰暗面。所以耶穌才會說:「因此,你在祭壇前要獻供物給上帝的時候,要是想起有弟兄對你不滿,你就該把供物留在祭壇前,立刻去跟他和解,然後再回來把供物獻給上帝。」(馬太福音五章 23 ~ 24 節)耶穌很清楚,如果只是一個人面對上主,有時我們很容易隱藏自己的陰暗面,所以,與他人的相處才能夠查驗出我們的祈禱是否真實。這時,如果我們願意謙卑地面對,並且這個團體也能夠提供信任與充滿安全感的氛圍,讓每個成員都能真誠地敞開自己,在聖靈的帶領中成長與轉化,透過和好的過程,其實也是在療癒自己的傷口,那麼,團體也就可以成為療癒的聖地。就如摩西與上主在荊棘中相遇時,並不是完全謙卑順服,而是在聖地裡不斷與上帝搏鬥,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之後才能以一個完整的人獲得療癒並接受呼召。如果教會以教條與道德讓成員(包括牧者與會友)因為罪惡感而隱藏自己,甚至不敢面對自己,怕成為「信仰不夠堅定」的黑羊,那麼成員就只能以靈修的狂熱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就無法獲得真正的療癒了。從耶穌的醫治故事中我們可以瞭解:療癒總是發生在真誠的相遇當中。
2.個人的層面:接納與認識真實的自己,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呼召。一個完整的人才能進一步為團體與他人服務與付出。認識自己的開始就是透過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耶穌從來就不會排擠或害怕負面情緒,而是強調「處理負面情緒」的重要原則:「不可含怒到日落」。他知道負面情緒是人的本性,不需要排擠或壓抑,而是需要學會處理情緒,不要讓這個情緒破壞了一整天,甚至引起負面行為。教父彭迪谷也提出:我們內心會產生什麼負面情緒,這我們無法控制,因為這跟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故事有關,但我們的責任在於如何處理這些負面情緒。負面情緒可以說是上主給我們的傷口警示燈,因為我們生命中有特定的傷口,這傷口在與人互動時可能會因為人事物的觸動而被「刺痛」,因此,察覺到負面情緒時,我們應該心存感謝,不需要自責,然後學習如何分析、處理與轉化,透過負面情緒讓我們可以整合自己的陰暗面,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這就是靈修的意義。若一開始就用「信仰或道德」來看待負面情緒,就會引發我們無意識中的罪惡感,於是我們就會不自覺地排擠或轉嫁。
察覺負面情緒的方法就是謙卑、誠實、敏銳地觀察自己的感受,不必責備自己,而是當我們心情不好時,反而要給自己一些空間與時間,與上主對話。因此,生活中的靜默與暫停是必要的,讓我們可以回到自己的內在核心,否則外界的忙碌與緊張、吵雜就會讓我們跳過自己的負面感受,導致我們莫名的焦慮。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現在覺得憤怒、覺得悲傷、覺得自卑、覺得痛恨等等,然後在祈禱中詢問上主:我為何會有這樣的情緒?這個情緒告訴我什麼?「察覺情緒」就像體檢一樣,及早發現疾病其實是一種祝福,這才能讓我們及早治癒。若是一直逃避、否認、壓抑,這個壞細胞就會不斷擴散,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處理負面情緒的原則有三要與三不要:要察覺,不要有罪惡感。要接納,不要排擠。要轉化,不要轉嫁。
首先,我們應該先學習如何分辨負面情緒的種類,之後我們才能夠採取合適的處理方法。負面情緒大致可以分類如下:
1.攻擊性情緒:生氣、憤怒、暴怒、躁鬱、痛恨。
2.排他性情緒:嫉妒、吃醋。
3.阻礙性的情緒:恐懼、悲傷、憂鬱、自卑、怨天尤人。
以下是處理負面情緒的基本步驟:
1.察覺與感受與事件情境的細節。
2.確定引發負面情緒的對象。
3.察覺與辨識負面情緒的種類。
4.分析負面情緒背後的不理性信念(與情緒對話:這個情緒要告訴我什麼?上主要透過這個情緒提醒我什麼?)與生命的傷口。
5.調整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與猜測、調節情緒。
6.強烈的情緒感受在此時就可以被控制,然後我進一步分辨:我在這當中察覺哪些需求,需要對方哪些幫助,我該如何表達我的感受與需求,但不是「要求」而是「邀請」對方協力解決。
7.把負面情緒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在非暴力溝通方法中強調「我訊息」,也就是我們表達出這個外在事件引發出來的「我的感受」就好,不要在語氣中譴責評斷對方,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對方是否真的是你想的那個樣子,我們常把自己的想像塞到別人的臉上。因此,我們可以練習說:「剛剛這件事,讓我覺得如何如何」,而不是「你這麼自私,讓我覺得很受傷」。之後我們也可以學習把自己的攻擊性情緒轉化成正面的力量,例如和好的勇氣、設定健康界限的行動力、改善過失的力量等等。
最後,我們可以從耶穌與幾位女性相遇的例子實際來體會相遇與療癒的關係,也就是罪識感與罪惡感的差異。約翰福音四章 7 - 15節,耶穌在井邊與一個撒瑪利亞女人的對話。耶穌明知道她因為自己的心靈匱乏而不斷更換男人。但是耶穌並沒有一開始就責備她,而是真誠地與她談及信仰本質與生命價值。而這女性因為在這樣的安全對話情境中,產生了信任而不是罪惡感,觸動了她的轉化動機,進而願意面對自己真實的面貌,並重新嘗試與人們建立真誠的關係(不怕面對自己的過失,而與他人分享得救的喜悅)。另外一個例子就是面對那個行淫被抓的婦女,耶穌除了看清那些逮住婦女的男人內在的慾望投射與對耶穌的嫉妒仇恨之外,也看到那位女人內在的罪惡感與羞愧。但耶穌也沒有跟那些男人一樣痛罵這個女性,而是透過真誠的相遇,沒有被眾人情緒勒索,除了做了公平的處置之外,也讓女人願意面對自己身心困境。如此一來,傷口才不會變成彼此傷害的藉口,團體才能成為療癒的聖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