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宣教
1970年的暑假,我正值國小畢業,當年,我父親全所哲牧師已應聘砂拉越的宣教師,只等馬來西亞簽證的批准,但等了兩年遲遲沒消息。父親這樣說:「也許去砂拉越宣教的心願沒希望了!」當時,我卻指著牧師館書房牆壁上所張貼『台灣焚棘海外宣道會』的奉獻、代禱宣傳單,說:「上面不是寫著,『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嗎』?」既然耶穌有這樣的吩咐,我說:「爸爸,您一定去得成。」我小小的年紀應該不是我們信心使然,而是上帝藉著我的口鼓勵我的父親。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世記)這說明了,上帝是一切事物的起頭。而上帝的愛子基督耶穌復活升天前,吩咐祂的門徒,說:「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直到這世界的終了。」(馬太福音28:18-20)是的,上帝是萬物的起頭,祂所賜下聖靈的動工,給我們往外傳福音的感動和力量。因著這真理,我們也就明白祂是「宣教的上帝」(Mission Dei),也就是上帝親自呼召了祂所揀選的人離開自己
的地方,去到普天下傳揚他的作為和他的榮美。
南洋宣教異象
前台神院長 孫雅各牧師於1967年4月從美國回到台灣,就對台灣本地的牧師說:「我們差
派原住民牧師為宣教師,到南洋群島二千四百萬人口的原住民族那裡去吧!」是年,孫牧師因癌末病逝,就由其夫人孫理蓮女士承接推動南洋宣教的異象。1968年孫女士聘請當時長老教會的元老及牧長十八位為委員會(其中含孫理蓮女士),在PCT(台灣基督長老會總會)體制下,成立「台灣焚棘海外宣道會」(Burning Bush Mission)。
經過一年考察東馬砂拉越的宣教區,並與砂拉越衛理公會之伊班年議會(SIAC)協議宣教
夥伴關係。1968年11月,台灣焚棘海外宣道會就正式派遣第一批台神剛畢業的「林金元、陳榮
福、吳明義及高清玄」及1971年第二批有牧會經驗的「全所哲、張天成、李學聖及曾傳火」等八位牧師及家人,一起前往馬來西亞砂拉越(Sarawak),向當地原住民伊班族人傳福音。就這樣打開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跨海外的宣教之路。
當時PCT所有的教會,藉著總會所推動的宣教日,為砂拉越的宣教奉獻和代禱,積極響應了東馬砂拉越的宣教。因著台灣教會的堅強後盾,砂拉越十年簽證的宣教期間,八位宣教師放膽地深入未得福音的伊班族群的長屋(長屋是如同一個部落的概念),也就是進入熱帶雨林區中,河流支流最深處的、伊班族群喜歡生活的地方,傳揚上帝國的信息,使宣教禾場拓展到近
半個砂拉越。
餘暉再燃起:重回砂拉越宣教
與馬來西亞政府簽訂十年宣教期限到期後,八位牧師先後回國。待台灣解嚴後(1987年),全所哲牧師獨自重回砂拉越短宣,並且呼籲中布中會的教會一起響應砂拉越的宣教事工。我父親之所以重回砂拉越繼續關心伊班教會,其動機很簡單,他說:「在砂拉越十年的宣教之後,正當可以用他們的語言(伊班話)流利地述說上帝的信息時,就結束了砂拉越的宣教,實在太可惜了!」
嚴格來說,SIAC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欠缺上帝的工人。而過去八位宣教師所訓練的教會崇拜
領袖,不是過世,就是老了。而接替的年輕人沒有受過好的教會領袖訓練;再加上本地所培育的牧者(上帝的工人)極缺乏,因此,有許多長屋沒有機會正常做主日崇拜,因而流失了許多上帝的羊。
因以上原因,就興起設立宣教中心的念頭,2003年開始覓地。感謝上帝!祂感動一位弟兄,願意將他兩甲的土地,以台幣八萬元的價格賣給我們來建造宣教中心。2004年整地,2005年開始建造。2006年8月,當宣教中心落成時,中布中會由松年部代表組團參與砂拉越宣教中心的落成典禮。有了宣教中心之後,中心附近的會友就有了固定的主日崇拜,而鄰近中心的長屋也開始有正常的聚會。
遠在台灣的中布中會,藉著中心做砂拉越短宣的中繼站,以不定期地訪問伊班族教會,在信仰和文化上彼此激勵、觀摩與學習。同時,本地衛理公會的華人教會,自2007年,也借助中心邀請砂拉越教會的青年舉辦培靈會,並走訪中心附近的長屋做短宣。
新冠疫情的反思
2017年PCT正式差派本人和全文河傳道為砂拉越伊班教會的宣教師。三年跨文化宣教經驗有一些反思,又加上遇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困境,認為應該要重新思考砂拉越伊班族長屋的宣教策略。看看耶穌三年半的宣教,祂只培育了十二個門徒,卻能廣傳福音。因此思考著,若能積極培養在地長屋裡的崇拜領袖,讓他們自主擔負長屋主日的領會及家庭禮拜,就能因應未來
類似這疫情的困境,而不會中斷會友們的聚會及適時的關懷。
早期來台灣的宣教師們,陪伴了台灣社會,積極在我們的需要上,做最大的貢獻,例如設立醫院、興辦學校、成立社會慈善機構。目前在砂拉越的宣教,資源雖然無法與當時來台灣的宣教師相比,但我們也可以從陪伴中了解他們的需要,在生活中給予適時的關懷。最直接的感動,就是會友生病的慰問及代禱、學生開學前或考試前的祝禱,甚或在交通不方便的鄉下,協助載送病人到醫院就診。
以務農為主的伊班族群,以種植高經濟的胡椒為其主要的經濟來源。而他們主要的糧食是旱稻,其他種植適合熱帶的雜糧。對於種植蔬果,因自己食用,所以不刻意管理,都成為有機的食物。砂拉越是屬熱帶雨林區,因此,植物自然繁殖的快而茂盛,當然有需多可吃的野菜,而他們像台灣的阿美族一樣,喜歡採集野菜;有時候婦女們一起採野菜來賣到當地市場。他們
也如蘭嶼島的達悟族一樣,喜歡飼養迷你豬,等逢年過節時拿來宰殺宴客。
為了讓他們在務農上多一份經濟的來源,我試著種植咖啡當種子咖啡;待咖啡結果後,把咖啡果重新育苗,並分送給想種植咖啡的會友。全砂拉越的人,不論是甚麼樣的族群,大都喜歡每天喝上至少一杯COPI O(黑咖啡),但砂拉越鮮少人種植咖啡。目前,我已成功栽培50幾株,明年可量產。願上帝祝福這個事工!
最後,想像孫理蓮女士書信的話。砂拉越的宣教之所以延續到現在,我相信上帝聽了孫理蓮的禱告。面對砂拉越的宣教,當時她感嘆說:「巴不得年輕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