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北部地區在馬偕牧師帶領他的學生披荊斬棘開拓教會之後,福音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也陸續建設了醫館、神學院、女學堂,不僅藉著醫療傳揚基督福音,也藉由教育使人認識福音,並且栽培本地的傳道人員。馬偕牧師對於宣教人員的運用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外國來的宣教師的人事成本太高、女宣教師在融入本地社會文化上有障礙,而且體弱無法適應巡迴佈道的辛苦行程,宣教的成效相當有限。馬偕牧師所持的見解,使他傾向於努力訓練本地人員加入宣教和教育的行列,又因為他的個人主義色彩濃厚,致使派到北部的外國宣教師人數一直很少。直到馬偕牧師過世之時,北台灣都還沒有女宣教師加入宣教。
女宣教師來到
馬偕牧師過世之後,在吳威廉牧師的呼籲之下,女宣教師終於在1905年抵達台灣。為了改善原來的女學堂,提供更專業完善的女子教育,加拿大長老教會一口氣派出了兩位女宣教師(當時台灣人稱呼她們為「姑娘」),她們分別是負責女學校的金仁理姑娘(Miss Jane Kinney, 1877-1965)和負責婦學堂的高哈拿姑娘(Miss Hannah Connell, 1869-1931)。來到台灣的前兩年,學習語言成為兩位姑娘的生活重心,同時她們也逐步地認識和適應北台灣的風土人情。
重新出發的婦學堂
在馬偕牧師時代開設的婦學堂已經於1901年停辦,這間訓練宣道婦(Bible Women)的學堂在招收婦女上幾乎不設門檻,學生的年齡差距很大,甚至婆媳或母女成為同學。師資方面多半由張聰明女士和宣教師的太太負責授課,成效和規模難免受到限制。到了二十世紀初期,日本政府已經將現代化的西式初等教育引進台灣,教會學校面臨競爭的壓力,一定要自我提升才能生存,進而取得優勢。兩位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女宣教師來到之後,原來的女子教育機制便一分為二,分為教育12歲女童的淡水女學校,以及接受已婚或失學婦女受教育的婦學堂。
1910年,由吳威廉牧師設計的婦學堂校舍落成。這是一棟小巧優美的兩層樓紅磚砌造的建築物,位於淡水女學校的旁邊,可以容納17名婦女的寄宿學校,不論已婚未婚皆能入學。重新出發的婦學堂學制採兩年制,每年九月開學,至隔年農曆新年前結業,農曆新年過後是另一個學期開始,至六月結束。這個學校也接受婦女做短期進修,即使只上一學期的課程也可以。課程包含了聖經、算數、日文、漢文、白話字、寫字、唱歌、女紅、地理等。結業或畢業後的婦女可擔任宣道婦,到各教會協助婦女傳道事工。
擔任婦學堂第一任校長的高哈拿姑娘來自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畢業於多倫多音樂學院,在音樂方面頗有才能。她來到台灣之後,肩負起婦學堂的領導工作,另外也在女學校教授音樂課程。新的婦學堂一開始招生就吸引了20多名婦女前來申請入學,超過校舍的最大容量,只能拒絕一些申請者。之後每學期都有新生申請入學,接受基督教信仰教育。
高姑娘的個性沈穩,待人和善,是一位溫和卻有定見的女性。她在處理校務上相當有洞見,許多的裁奪十分得體,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平心靜氣地堅守初衷。在她的帶領下,宋雅各醫生娘、約美但牧師娘、柯維思牧師娘、黎媽美姑娘成為師資群,同心訓練出一群傳報基督救世福音的台灣婦女。
轉往南台灣服務
到了1920年代中期,由於母會發生了「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這個運動最後竟然影響到台灣北部的宣教師,有幾位宣教師離開台灣,重新派至其他國家。另外,包括高姑娘在內有好幾位宣教師轉至南部服事。
1930年底,高姑娘完成返鄉探親的旅程後,再度回到她所熱愛的台灣。她先到彰化,隔年四月到台南,再一次執起教鞭,加入台南長老教女學校的教師陣容,負責聖經、英語和音樂等課程。教學經驗豐富的她加入之後,使得女學校的師資更加堅強。
至死盡忠服事
沒想到,正值第二學期開學之際,剛剛參加過女學校始業式的高姑娘在當天深夜感到不舒服,送醫診治之後,病情起伏劇烈,竟然在短短的一週內病重過世。這一年她才62歲,她的學生再也無緣受她的薰陶。長老教女學校的校長吳瓅志姑娘聽到這個消息時,宛如失去自己的母親一般地難過,痛失了一位好同工、好長輩。
高姑娘的告別禮拜舉辦時,南北的宣教師、本地牧長、日本基督教會、女學校和婦學校的代表、本地的信徒將近500人聚集在台南東門教會向她致意,感念她為了愛上帝和愛台灣人所付出的一切。懷著依依不捨之情,陪伴她走人生的最後一程,送她到台南基督教公墓。1931年9月,高哈拿姑娘長眠於台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