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程,匆匆過客,悄然而來,渾然而逝,無論你是偉人、名人、或擁有財富、顯赫家世,無論你是平庸、凡俗,或貧窮、命運坎坷,唯有生老病死是凡世間最為公平的人生之旅。根據統計,婦女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還要長,身為婦女當面對摯愛逝去時,如何成為有智慧的婦女來面對人生的遽變,成為現代婦女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從聖經路得記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
路得的選擇
當親人們因病痛或意外而相繼離去時,留在心底的哀傷有時無法用語言表達。日子還在繼續,一路走過的回憶也不會停歇,親人活著時並沒在意,一旦離去,感覺竟是如此地空虛與無助。此時才發現,原來,生死別離竟成了內心深處一種難以撫平的痛楚。失去至親好友,會令人痛不欲生,你會發現許多人都走過這條哀傷的道路,歷經掙扎而熬了過來。他們的經驗強調,每一個人都有權利表達情感,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度過難關。伊利莎白‧利凡博士(加州聖塔芭芭拉非爾丁學院人力暨組織管理博士)在《天使、玫瑰、雨:當摯愛逝去》書中提到,當人們失去摯愛的親人時將面對六個時間點:
哀傷開始的時候:最初數日。
心痛持續的日子:數週之內。
坎坷起伏的心情。
未完的療傷之路。
傷心一週年之後。
特殊時日與點滴。
路得記第一章和第二章記載著兩位婦女拿俄米與路得悲慘的前半生,拿俄米的希伯來文原意為甜的意思,但拿俄米卻經歷了饑荒、遷徙他鄉、喪夫、喪子、沒有後代的悲慘遭遇。路得的境遇也好不到哪裡,年輕就喪夫,沒有子女,未來的日子不知該如何?她們經歷了上面所說的六個時間點,但是沒有失去對上帝的信靠。拿俄米與路得的婆媳關係一直被拿來當成典範,她們在患難中彼此認同、彼此照顧,以真愛彼此對待也蒙了大福。也許年輕的一輩會認為,現在的社會還有那種「貞節」思想已經落伍了,但其實故事的重點並不僅是貞節的觀念,而在於真愛。同樣是身為媳婦,大媳婦娥珥巴就選擇了離開,放棄了這個關係,放棄了互愛的機會,也放棄了蒙福的可能。
路得並沒有被人情、被婆婆、被社會壓力逼迫,她自己選擇留下來照顧先生的媽媽,把她當成自己的媽媽。這是一種愛與選擇的問題,因為就人的眼光,就社會制度來看,路得有機會選擇離開,拿俄米也要求她離開,根據路得記1:7~15與1:20的記載,拿俄米的言語中充滿了失望、甚至是絕望!但是路得對於拿俄米的愛卻是帶來了希望,這個希望不但改變了以利米勒家族的命運,也完成了上帝拯救的計畫,耶西家族由此開始,大衛族系也因此產生。
地上客旅,天上永居
有智慧的婦女在面對失去摯愛的親人時,選擇的是信靠上帝。拿俄米選擇回到故鄉重新開始,路得選擇了希望,帶著堅定的信仰與拿俄米回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基督徒常說人在世間是暫時的,天國才是永恆的家鄉。我的先生說他的外祖父廳堂有一對聯讓他印象深刻─地上客旅,天上永居。是的,有智慧的人不會著眼於世間的種種,也就是傳道書第三章所說的凡事都有定期,人世間的許多悲情,背後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智慧的人選擇順服及接受上帝的安排。路得記第三章和第四章記載著上帝如何藉由波阿斯完成了對拿俄米和路得的美好安排。在波阿斯的身上我們學到了幾件事:
想要但不強求:根據聖經的記載,波阿斯在第一眼見到路得時就對她有好感,卻仍願意自動提出按規章辦理,冒著喪失機會的風險。
不佔人便宜:對於一個外邦女子、一個寡婦、一個願意建立關係的婦女,他保持該有的分寸,不佔人便宜,雖然他有錢有勢。
順服體制:他邀請長老們來仲裁,無論結果如何他都願意接受,而不私了。
要權利、也同時盡義務,這是他蒙福的最重要因素。
有智慧的婦女會信賴上帝,她知道上帝在引導她的生活,也知道上帝認識她。在日常生活中跟隨基督榜樣的婦女,就是在開始履行天父為她所制訂的計畫,這樣她就能在今日的世界發揮有力的影響。有智慧的婦女會信賴神,懷著希望面對逆境,在祈禱中尋求並聆聽天父仁慈而堅定的指引及協助,且知道天父會聆聽。從拿俄米與路得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見在上帝手中,饑荒、貧苦、失去摯愛的親人都能用來完成祂更高的旨意。讓我們婦女在現今的世代成為智慧的婦人,發揮我們在職場、家庭、教會的影響力,成為神合用的器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