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禱告在基督教中似乎是很稀鬆平常之事,但是在天主教的當代靈修中,就不太將禁食與禱告相連結了。起先筆者也沒有特別注意到這種差異,直至最近友人問起,才興起探究之心。
為探索此差異打開聖經查考,才奇妙地發現基督教與天主教的兩種見解,在聖經中都可以找到佐證。禁食禱告最明顯的典範就是耶穌在曠野中受試探,四十天禁食禱告(太4:1-2;路4:1-3),所以禁食禱告確實有其深厚的聖經基礎。
聖經另外記載了一段約翰的門徒詢問耶穌有關禁食的問題。他們問耶穌:「約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的門徒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什麼呢?」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禁食呢?新郎還同在,他們不能禁食。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日他們就要禁食。沒有人把新布縫在舊衣服上,恐怕所補上的新布帶壞了舊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恐怕酒把皮袋裂開,酒和皮袋就都壞了。惟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可2:18-22;參閱太9:14-17;路5:33-39)。這段經文清楚地指出,當門徒與耶穌在一起時是不能禁食的。如果我們界定禱告是親近耶穌,那麼這段經文提供了禱告中不需要禁食的基礎。
筆者在天主教會受洗至今已三十五年,受洗之後幾乎年年都會做七至八天的祈禱避靜。在這段避靜時間,所強調的是靜默祈禱,至於飲食方面一切照常,有時有些靈修中心的餐飲都很可口,靈修導師也常強調:「在祈禱時要吃得好、睡得好,不必刻意去刻苦己身。」在這樣的氛圍中接受靈修培養,也就很少想到要禁食禱告。曾記得在教會服事時,有一次與本堂神父策劃青年會的避靜。當時我提到我們可以吃簡單一點,神父回答說:「不是,我們要吃好一點,因為有些青年因家境較窘困,平常都吃得很簡單,所以藉這避靜時間,我希望他們吃好一些,可以好好地祈禱。」後來做家庭探訪時才發現三十多年前的台灣,確實很多人都生活得很貧困,吃得好有助於他們親近主。
那麼天主教是不是都不禁食呢?也不是。天主教每週五、聖灰日,及苦難週星期五都守齋(禁食)(註1)。禁食的依據就是上述耶穌回答約翰門徒有關禁食的觀點。當主耶穌與我們同在時,不能禁食;但是當耶穌離開時,我們就要禁食了。每週五、聖灰日,和聖週五都是紀念耶穌的苦難,這時候我們就要禁食。這種禁食,並不是一種教規的要求,而是一種基督徒對耶穌苦難的自然反應。曾記得筆者在家母去世時也有類似的經驗。本來是肉食者,但是在母親去世守喪的那段日子,看到肉就沒有胃口,都吃得很簡單。所以以靈修的觀點來說,守不守齋,禁不禁食,如果沒有與耶穌苦難相連,只是遵守教規,也就失去它真實的意涵。
那麼對天主教靈修來說,禁食在禱告中是否完全沒有意義?也不是。我想當代的天主教靈修中不強調禁食,可能與傳統靈修中過度強調苦行有關。在1962年至1965年的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簡稱梵二)之前,一、兩千年的修道院靈修傳統都很強調苦行。禁食只是苦行中的一種,另外還有打苦鞭、穿苦衣、睡釘床等。那時的人觀強調靈肉二元論,以為屬血肉的都是惡的,都是來自邪靈的,所以要盡一切可能抑制肉體的需求,以期達到靈魂的超拔。梵二之後,神學中的人觀改變了,當代人更重視的是身心靈的整合。有一句當代靈修的名言:「完全的人性,就是完全的神性」(fully human, fully divine),把人性中的美善面活到極至,就是活出神性。因此五官知覺能夠好好地去品嚐上帝所創造的一切美好,包括在避靜的靜默中,開放味覺,細細去品嚐食物的各種美味,都可以成為很美的祈禱。曾記得去年有一組大學長青團契的朋友來我們Malama?厝靈修,我們事先協定這兩天除了分享時都不講話,也教導他們開放五官的祈禱,強調用餐時安靜地、慢慢地品嚐。結果在結束避靜前的分享時,好幾位青年都激動地分享品嚐食物時的那份感動。平常大家都以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快速地解決一餐,現在慢慢專心地品嚐食物,才嚐出各種食物不同的美味。在專注品嚐中,他們被創造主的美妙創造感動了。
禱告最主要的目的是與主親近、與主結合,任何能促進與主親近的方式,都是好的方式,不幫助或甚至有礙於與主親近的方式,就不是一種好的選擇。梵二以前的修道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