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早期日本學者採集的口語傳說,我們噶瑪蘭族的祖先來自南方一座叫做Sanasai的島嶼,為了尋找適居地,祖先們漂洋過海,終於發現肥沃的蘭陽平原,祖先們便決定在此安身立命。
幾個世代以來,祖先們在蘭陽平原上以茅草成屋,以農耕、漁獵為生,過著樂天知足的生活。我們祖先的聚落被稱為「蛤仔難三十六社」,事實上,噶瑪蘭聚落的數量有時超過六、七十個社以上,足見人口之眾多。當時,重要或著名的聚落包括打馬煙社、抵美簡社、奇立丹社、抵美福社、流流社、武暖社、歪仔歪社、新仔羅罕社、利澤簡社、加禮宛社、奇武荖社等。
對於我們現代噶瑪蘭族人而言,宜蘭才是我們永恆的原鄉,由於漢人的佔墾,祖先們被迫流離,於他鄉落腳生根,在強勢族群的領域中尋求狹小的生活空間。
地理分布
噶瑪蘭大致分布在宜蘭、羅東、蘇澳一帶,以及移往花蓮新城嘉里村及東海岸之豐濱鄉與台東縣長濱鄉彰原、大峰村等地。噶瑪蘭族為台灣平埔族的一個支系,原來分布於蘭陽平原一帶。十八世紀末期,漢人大量移墾蘭陽平原,並利用各種手段奪取噶瑪蘭人的土地。迫於環境及生活壓力,噶瑪蘭人陸續遷移至花蓮和台東地區,並與當地人混居、通婚。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的噶瑪蘭人聚落,是現在噶瑪蘭人較集中的地區。
噶瑪蘭族是蘭陽平原已知最早的原住民,最早因為西班牙的征伐而為世人所知,到了清朝嘉慶年間,因為閩人吳沙率領林爽文事敗後的餘黨入侵蘭陽,而逐漸步入衰亡與被同化之命運。目前宜蘭冬山河出海口之清水村,仍有幾位碩果僅存的舊加禮苑社老人,不過噶瑪蘭人的血緣卻普遍融入宜蘭人當中,目前不少世居宜蘭者之輪廓都具有噶瑪蘭人的特徵,與台灣西部平原「有唐山公,無唐山嬤」的情況可說同出一轍。
社會與文化
噶瑪蘭人傳統的社會型態和台灣其他平埔族一樣,是一種母系社會。但是噶瑪蘭人是一個沒有階級的平等社會,富有人的家庭也沒有奴僕,頭目也以推舉的方式產生。部落內其他的公眾事務,則由各年齡階層的族人分工合作。有事的時候,以大海螺當號角,來召集大家。此外,村內的青年會也設有會長、副會長處理豐年節傳統文化事務。
過去噶瑪蘭人的信仰以女巫作為與神靈溝通的人,然而隨著漢化及天主教、基督教的傳入後,巫術漸漸受影響,以至於會執行的人越來越少。女巫在噶瑪蘭社會中的地位及威信相當重要,其實她扮演了類似今日的醫師、調解委員會委員的角色,同時也是宗教生活中的靈魂人物。平日的工作是為族人祈福,遇到有身心苦痛難治的疾病,則為族人代求,求祖靈與神靈的垂憐與醫治,且族人也深信女巫是神所揀選的人。祭師由女性來擔任,那是因為祖先認為女性心思細膩,懂得謙虛,而且沒有那種掌權的野心,不會與部落領袖產生權力?爭,能維持和諧的局面。祭師的傳承是母女代代相傳,一但遇上祭師無女可傳,這一系祭師自然宣告結束,回歸祖靈懷中。
噶瑪蘭族人的宗教不需要祭神的特定場所,認為神恆在上天守護,只在進行儀禮時召神,所以生病而祭神時,就在病患家舉辦儀禮,仰望神降臨。噶瑪蘭族有幾種較為特殊的習慣:
一、 歲末祭祖palilin:每年農曆除夕前三天,全家人感謝祖先一年來祖靈的照照顧保佑。
二、 海祭sasbo:在出海前獻祭海神等精靈,祈求平安與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