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雙連教會在每個禮拜六上午十點有一場獨具風味的「客語禮拜」。客語禮拜之所以能在雙連成立,主要是三年多前教會有一群非常「認同」客家的基督徒,他們共同「委身」在客語的服事。如今從原本的客語祈禱小組晉升「成長」為正式的團契,並在今年 (2007年)三月開始客語禮拜──每個禮拜六早上,目前有四十幾個人共聚一堂。他們有些來自不同教會 / 派、也有些慕道的朋友、甚至非客籍人士,他們用同樣的語言在一起敬拜、一起分享、一起在台北都會區共築一個宣教異夢,為主贏得客家!
其實這當中有一個很感人的故事:當初客語祈禱小組的發起人之一徐履端姊妹,父親是苗栗道地的客家人、母親是河洛人,早年很小的時候她便隨父母親遷居來到台北,並且在雙連教會的信仰環境下長大。或許因為客家人自我隱藏的個性使然,再加上整個生活與信仰的大環境影響,履端姐雖然知道爸爸是客家人(順理成章,她自己也應該是客家人),但她卻鮮少聽見父親講客語,當然她也因此而不會說客語、也不覺得應該要學說客語。
這事直到三年多前,她最親愛的父親年邁重病在床,在一個偶遇的機會裡,有兩位能操道地客家話的牧師到醫院病床探望他,從頭到尾他們用客語一起讀經、一起禱告、一起話家常、也唱一些傳統的客家福音詩歌。履端姐頓時看見從父親臉上展露出一股她前所未見的光芒,當下的她,一方面帶著欣羨的眼目望著這幅父親的臉龐;一方面卻又滿懷懊悔的心,因為即便她身為父親一生最鍾愛的女兒,但她卻無法從父親身上也經歷同樣的這道光芒。
不久之後她父親榮歸天家,履端姐下定決心要從頭開始學習自己的母語,她說,我一定要把客家話學好,等到將來我上到天堂與爸爸相見時,我也要用客語與父親交談,我多麼希望自己也能親身從父親臉上經歷到這道光芒!
客語在台灣的處境,一方面她不若河洛語和華語來得主流或強勢;一方面她又不像原住民語系與漢語系之間的分際明晰。過去在台灣的宣教史中,客語總是呈現出有點曖昧又不具主體性的角色,這也造成客家族群在台灣至今信主率仍如此低靡的原因(基督徒在客家只佔0.3%不到)。但終究不可否認,客語在台灣認同上的影響力,特別近年來在政府不遺餘力的努力之下,或許不久的將來下一代講的客語會比這一代來得流利順暢。教會如何踏上這波文化的浪潮來達成宣教的目的,這是總會年會甫通過成立客家宣教中會之後的當務之急。
英國思想家,後期的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主張:「語言就是生活」,亦即:「你講什麼話,你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講什麼語言,你就已經進入到這種語言的文化思想當中,成為這種語言情境中的一份子。」母語力量之大,絕對不容忽視!任何人不論他身為何人,總有自己的母語;但不論他母語講得如何,只要有顆願意的心,現在行政院客委會網站、客家電視台、坊間許多客語的教材,還有我們教會過去不斷致力並繼續翻譯出版的客語聖經、聖詩及諸多教材等等。其實身在台灣,我們有太多的資源與處境能幫助我們學習母語,但只有當我們覺醒到「母語」的實際與力量,並在生活中「不斷刻意」的使用,終究有一天母語就會成為「不經意」的習慣語言,屆時通過語言所進入到的文化認同,不僅可以成為福音宣揚的有利管道,更讓我們再次找回那縈繞在內心深處的歸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