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369期 為什麼要說母語? |
|
|
特輯 |
主題探討:語言經驗與大腦語言地圖 |
|
關鍵字: |
◎ 受訪者/劉惠美
(台灣師大特殊教育系副教授)
|
|
|
前言
在開始之前,先說明什麼是「母語」。
一般所稱的母語,有兩種意思。第一個是first language,也就是「第一語言」;第一語言指的是某個人出生後第一個所習得的語言,也就是說,他開口說的第一種語言,就是他的第一語言。另外一個是mother tongue──「媽媽的話」,泛指「本國語」、「家鄉話」、「族群語言」的意思,它可以是某個國家、某個族群所使用的共通語言。
一個人的mother tongue 跟 first language有可能是一樣的,也有可能不一樣。比如說,小明是客家小孩,他的家鄉話是客語,但他所學會的第一種語言卻是華語。那麼,他的母語是那一種語言呢?這要看我們放在什麼層面下來談。如果是文化層面,母語指的是一個族群的語言,那麼小明的母語就是客語;如果放在人類學習語言的機制下來談,任何人開口說的第一種語言,就是他的母語,那麼對小明而言,他的母語就是華語。為了避免使用「母語」一詞所產生的混淆,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盡量使用「第一語言」跟「族群語言」替代「母語」一詞。
本文訪談台灣師大特殊教育系副教授劉惠美老師,劉老師的專長是語言發展,她將談及人如何習得第一語言,以及語言經驗與大腦的交互作用。而我則會加入一些聽了劉老師的說明後,我所想到的問題與思考。
我不太會說「媽媽的話」?
劉惠美老師表示,「母語」指的是小孩子第一個學會使用的語言。那麼,小孩的第一語言,會不會是媽媽的語言呢?照常理來說,百分之九十幾都是媽媽的語言,尤其在以前的農業社會,主要照顧者幾乎都是媽媽。媽媽說什麼語言,小孩當然也就學會說什麼語言。
那麼,會不會有一種情況是,小孩的第一語言跟媽媽的語言不一樣?或者,小孩不太會說媽媽的語言?
劉老師說,在某些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官方語言與父母親本身的語言不同,比如說官方語言是華語,而父母親本身是講台語的,他們可能在工作場合時被迫使用華語,不過照理說父母親在家應該還是可以使用自己的語言,但他們選擇不用自己的第一語言,而是使用官方語言。父母親選擇用對他本身來說是第二語言(華語)來跟孩子互動,孩子接收到華語,很自然就變成他的第一語言了。但劉老師認為這樣的情況應該不太會發生,因為人們在家應該會使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但是,確實有很多父母親的第一語言是台語,但他們的小孩不太聽得懂也不太會說台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我做一點小小的推測:
在日治時期或國民政府時期,官方語言的強勢可能會讓人民不說自己的第一語言。政府將家鄉語言、族群語言(如台語、客語、原住民語)貶低為次級的語言,以高壓的手段強制人人都要說「國語」(日治時期就是日語,國民政府時期就是華語)。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人被迫學習第二語言,當然,在家裡他們還是可以說自己的第一語言,但是或許因為壓迫而導致對自己語言的不認同、或者希望孩子長大後可以好好的學會官方語言,所以有些父母在家也使用第二語言。
另一種情況是,比方說某對父母他們的第一語言是台語,但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使用的語言都是華語,漸漸的,原本是第二語言的華語超越了第一語言,他們習慣說華語也大量的使用華語。後來有了小孩後也「自然的」對小孩說華語,那麼華語也很自然的變成小孩的第一語言了。
劉老師還提到另一種情況:即使小孩的第一語言是台語(跟爸爸媽媽一樣),到了學校學了華語之後,第一語言跟第二語言的競爭就出來了。兩個語言競爭的時候,就看他哪個聽得多,哪個語言對他來說比較有用,聽得多、對他比較有用的那一個語言,自然就會變成他主要使用的語言。
「第一語言」跟「第二語言」,會不會有衝突?
劉老師認為不要用「衝突」這樣強烈的字眼,用「競爭」一詞比較好一些。在學習的階段,小孩在處理訊息時的能量可能會互相競爭。因為小小孩要學很多事情,他要玩、要運動、要休息,加上如果他接觸兩種語言,他一次要處理這麼多的訊息,自然會產生能源分配的競爭。
國外的文獻證明,在雙語環境長大的小孩,語言發展在三歲以前確實稍微緩慢,在語言的處理上沒那麼快,在詞彙的使用上沒那麼精準。但以長時間來說,這樣的小孩到了小學之後,他的語言能力並沒有落後。有些研究證明提早接觸雙語的小孩,起初雖有語言混淆的現象,但長大後語言能力反而有些微的超前,在認知的處理上也可能快一些。
但語言的學習一定要在自然的環境下!劉老師強調。劉老師說,如果家長覺得某種語言很重要,那麼有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要強調:語言是拿來用的!對小小孩來說也是,語言是思考的一種工具。
大腦語言地圖
劉老師說,不同的語言當中有一些語音上的差異,例如華語有「ㄩ」但是英語沒有這個語音,大人通常不容易分辨自己語言環境當中不會出現的語音的不同。但是人類的大腦非常神奇,剛出生的嬰兒幾乎可以分辨全世界人類語言系統所涵蓋的語音。
人類剛出生的時候的大腦,基本上都差不多。我們舉一個例子,嬰幼兒一開始的大腦語言地圖,大致上分成幾大塊,代表著幾個不同典型的語音,比如說「a」「i」「o」「u」,每個大區塊之內還有細細的刻痕,這些刻痕的分隔使得人可以分辨不同語音之間細微的差異,所以有人說,小小孩是地球村的公民。但是,為什麼後來分辨的能力變差了呢?變得只對自己的第一語言敏感呢?
當嬰兒兒大量的接觸某種語言(大部分來說是主要照顧者的語言),他的大腦語言地圖就會漸漸定型,且越來越清楚;而一開始原本存有的淺淺的刻痕,如果沒有相對的語言經驗去刺激它,就會像一條荒廢的小路,草都蓋過去了,自然就不清楚了。因此,大腦語言地圖的刻痕會隨著語言經驗而加深或變淺,改變大腦語言地圖的結構。
簡單的說,如果孩子的第一語言是華語,在聽了大量的華語之後,他的大腦語言地圖就變成一份可以分辨華語語音的地圖;這份地圖成形之後,他對其他語言語音的敏感度就會降低。舉個例子,英文的pan (鍋子)跟pen (筆),美國小孩可以察覺兩者語音的不同,但華語的母音不分長短音,華語的語言地圖沒有分得那麼細,所以,pan 或pen 在我們聽來是差不多的,我們可能就分不清楚聽到的那個音,指的到底是鍋子還是筆。
所以,語言經驗與大腦語言地圖是一種交互作用。語言經驗會影響大腦語言地圖的結構;而當大腦言地圖畫得越細的時候,處理該語言的訊息也就愈快。
從語言的習得看族群語言的保存
就拿台與跟華語比較,台語的音域系統比華語複雜。華語有五個聲調,閩南語有八個聲調,對講華語的人來說,大腦語言地圖沒有辦法分辨入聲跟去聲。所以,如果要學好就得大量的聽,大腦語言地圖才有可能重新調整。
另外,除了有人說、有人用,還要有統一的文字可以記錄流傳。許多族群語言的弱點就在這裡,不一定有文字,或會使用該文字的人不多,很難學習與流傳。
不過,不管是第一語言還是第二語言,聽得多、比較有用的語言,很自然就會變成主要使用的語言。所以,如果希望把某種語言學好,或者希望保存、推廣某種語言,營造一種自然的、平常就會使用該種語言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主題探討:語言經驗與大腦語言地圖 (第 369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