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6日總統文化獎頒獎,其中的「太陽獎」頒給了現居彰化二林有「美國媽祖」之稱的瑪喜樂女士。瑪喜樂女士今年九十二歲,人們都暱稱她為阿嬤。阿嬤自1960年從美國來到台灣中部,至今已有四十五年的歲月了。而由她一手創建的喜樂保育院更幫助了許許多多的院童重新獲得生命的力量。
西元1959年,瑪喜樂女士認識了由台灣到美國第一長老教會參訪的謝緯醫師,謝緯醫師向她表示:「台灣肺結核的病人很多,需要護理人員的協助。」當年四十五歲的瑪喜樂女士思考著要金錢幫助台灣或是親自前往,經過不斷的熱切禱告,最後她毅然決定前來台灣,希望幫助更多的台灣人脫離疾病的苦難。瑪喜樂女士來到台灣的第一站,即前往埔里的基督教醫院擔任營養師的工作,之後輾轉來到彰化二林的基督教醫院服務,也由於她在彰化二林看到小兒麻痺症患者的遭遇,讓她的人生起了很大的變化。
收容小兒麻痺患者的喜樂保育院
當年的二林沿海地區有許多不良於行的小兒麻痺患者,由於台灣當時的醫療常識不足,人們認為小兒麻痺症會傳染,於是許多人將小兒麻痺症患者隔離。當瑪喜樂女士來到彰化二林基督教醫院時,看到上百位小兒麻痺患者沒有儀器的輔助,全數在地上爬行,她的心中相當不忍。也由於體認到他們迫切的需求,瑪喜樂女士回到美國,變賣她的家產,更到美國各地的教會募款,為的就是尋求任何可以幫助這些小兒麻痺患者的資源。由於她的辛勤奔走,終於募得一筆款項,於是瑪喜樂女士用這筆錢回到彰化二林興建了「喜樂保育院」,1965年保育院落成,專門收容小兒麻痺症的患者,負責他們的醫療以及生活起居。
保育院成立後,還是有許多人不了解小兒麻痺症,於是瑪喜樂女士挨家挨戶的尋找尚未被妥善照顧的小兒麻痺兒童,經由不斷勸說讓他們的父母將他們送往保育院接受專業的治療,院童必須遵守院方的指示規律的生活。目前擔任瑪喜樂女士秘書的陳金秀回憶到:
「當年阿嬤規定每位院童每天要定時使用肢架練習走路,一定要到預定的訓練時間結束才能把肢架放下。院童也必須自理生活起居,比如洗衣服或是自己的內務,樣樣都要自己來不能要求別人幫忙。」
陳金秀表示阿嬤這樣做是希望院童能夠獨立自主,不能因為患病就認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了,她希望院童培養信心,認為只要有心就能把事情做好。阿嬤更規定院童每天都必須讀聖經與禱告,而且非常的嚴格,如果有院童不乖或是不遵守規定,就會罰他們抄寫聖經。陳金秀認為阿嬤會這樣做是希望上帝的祝福可以臨到每一位孩子,而許多孩子也因此而體認到阿嬤無私的愛,進而接受了基督教信仰。
1979年,因台灣對外宣稱經濟起飛,美國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停止對台金援,喜樂保育院頓失資源。就在這個時候東南扶輪社的一群醫師聽聞瑪喜樂女士對於台灣小兒麻痺患者的無私奉獻,心生感動因而組成醫療團隊,承諾定期來替院童看診,並且給予喜樂保育院金錢援助。陳金秀說:「這些醫生不是基督徒,但他們聽聞阿嬤的事蹟都很願意前來喜樂保育院幫忙。」東南扶輪社從1979年起將捐助喜樂保育院列為他們每年社務的規劃之一,迄今仍然每年捐助喜樂保育院。
轉型為啟智中心
1987年,後台灣社會因疫苗的接種使得患小兒麻痺症的人口驟減,經政府勸導後喜樂保育院決定轉型為收容智障兒童的啟智中心,經政府的補助興建全新的啟智大樓以收容重度以及極重度的智障兒童。此時瑪喜樂女士已經七十三歲了,但她還是持續為了喜樂保育院的轉型而準備,積極的參與規劃事宜並持續關照最後一批留在保育院的小兒麻痺患者,從她身上持續散發出對於生命的熱情,讓人一點都感覺不出她已經是一位七旬的老人。
1991 年,啟智大樓落成,依然名為「喜樂保育院」,接受五到十五歲的重度以及極重度智障兒童,院童在院方的細心照顧下經由復健和語言治療,有些院童還能夠如正常的孩子一般到學校去上課。也由於「喜樂保育院」的轉型成功,政府更加希望喜樂再成立療養中心,可以收容十五歲以上的重度智障者,讓他們有一個較完善的生活與輔導空間。於是瑪喜樂女士於1994年在二林鎮萬合里太平路購得一筆二甲半的土地,開始興建療養中心。到了1997年,喜樂保育院的分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