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褔,人人都想得著它。
心理學家馬士洛認為,人類生存最基本的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感、被愛、歸屬感、自我成就。當人達到自我成就最高峰時,他們就真的得到幸褔嗎?幸褔是可用金錢和成就來換取嗎?答案若是「對」的話,那些窮人注定一輩子得不到幸褔了,他們的婚姻一定會失敗。若是這樣,上天公平嗎?我這樣講也不是說,有錢人和有成就的人就注定不會幸福。我個人認為幸褔是可去追求的。追求前,先了解何謂幸褔?在什麼地方可得到它?如何去追求?
什麼是幸褔?
以宗教的觀點來說,你選對宗教嗎?這個宗教對個人的身、心、靈有幫助嗎?好的宗教會帶給人正向思考,鼓勵你走向人生的光明面,而非消極,輕易向命運低頭。只相信命運而認命不想做任何努力和改變的人,很難得到幸褔。
基督教的信仰是以上帝的愛為主,相信衪會幫助任何人面對不同的人生和命運。正確的信仰相信凡事都有衪的美意,任何事衪必造就,從苦難中體會上帝的幫助,活出快樂的人生,這是信仰上所給的幸褔。
如保羅所說的,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逆境中找機會的人,他們可從中體會困苦的樂趣,可享受暴風雨後的平靜,這也是一種的幸褔。
還有,幸褔有個別性,順境適性來生活的人,容易幸福。換句說,你目前的工作適合你的個性嗎?例如有人當牧師覺得很快樂,有使命又合他的個性,很會關心人,而且事情的處理很柔性又有原則。反應也快,善解人意,又善於講道,計劃事工,人際關係建立得也不錯,很得人緣,可說性向和工作能接合在一起。又如有一個朋友,離開工作二十年的東元公司,去當禮儀師,為過逝的人做化妝的工作,兼攝影師,他工作得很快樂。又如陳雷原本是當裝設風管的工作人員,後來當歌星,他覺得當歌星很好,更適合他個性。工作中能享受其中樂趣就幸褔。
幸褔和人生觀有關。天生樂觀,身、心、靈快樂者,當遇到難處,他們也會處之泰然。天生悲觀的人,遇到一些小困難就覺得苦不堪言。所以保持樂觀的人生觀,那幸褔就會跟從你,若自覺悲觀又自卑的人,那悲苦和不幸就會隨著他。建立快樂的人生觀,幸褔就在你身邊,信不信由你。
幸褔不可單建立在金錢的價值上,以為高收入、富裕才能得到幸褔,那是不正確的觀念。幸褔就是用你現在所擁的,過最合適的生活,不造成個人生活和心理負擔,生活過得舒適,再去提昇更高的生活層面。
在什麼地方可以得到幸福?
以生活上來說,看你身邊為最好的,欣賞並且珍惜,生活的美景近在你眼前。〈揚聲讚美〉這本書,曾提到一則故事:有位農夫每工作完,舉目看遠處,發現對面山頭的風景很美,總想去那兒欣賞好景色來放鬆自己。有天他放下工作,特地跑去那山頭要找那優勝美地,當他爬到那山頭時,發現那美景消失了,找很久都找不到。他回頭看到自己住的地方,就是那優勝美地。這個故事給我們一個啟示,人生的美景往往在你我的左右,而非在很遙遠的天邊;就如幸褔也在你身邊,全看個人如何把握它。
有伴最美,幸褔相隨。人生不管經歷那個過程,有好的同伴、玩伴、工作伙伴、夫婦為伴。小時候,我有許多玩伴,最難忘的事情之一,就是無憂無慮躺在大樹下,被微微南風吹著,無意中就睡著了,那是一種高的享受和幸褔。工作中有好的同事和同伴,可以互相研討,互相鼓勵,工作雖有困難但充實又有意義,這是在工作所得到的幸褔。婚姻上得到一個好伴,家中的兒女是你的好友,互相關照,家人和睦互相支持是種難能可貴的幸褔。
那苦難中的幸褔呢?你會問苦難中如何得到幸褔呢?人生可從許多不同的困境中來體會不同滋味的歷練。一句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些不同的經歷就也像在吃酸、甜、苦、辣,澀等不同的味道。人生有不同的經驗,這也是一種可體會的幸褔。
日劇《阿信》,就是從「感恩」開始。一個人若心存感恩,凡事就會覺得很棒,這種感受就是一種幸褔。感恩的人生不受物質的影響,也不受現有狀況所左右,也不受名利所引誘。有一位朋友,他中風病倒了也感謝上主,事後真的很感謝主,他的孩子讀大學註冊減免許多學費,他覺得人生有主就有幸褔和喜樂。
如何追求呢?
先和祝褔源頭連結。以信仰來說,上帝就是祝褔的來源,就如你要得到自來水,就得先把水管和水源頭連接在一起。上帝賜褔給信仰衪的人,衪給信他的人最大的恩典是不管任何狀況,衪必保守他們得到平安,這是衪賜給人最好的禮物,幸褔和喜樂從平安而來。例如有一位王子要選一位既美麗又有智慧的王后,安排了許多禮物給入選女子挑選。有位女子向王子說,我最喜歡的禮物不是這些,而是王子你本身,得到你就得到所有的禮物。最後王子就選她為王后。她聰明美麗又有智慧,得到王子就如得到全部禮物,包括幸褔。同樣道理,得著上帝就得到平安,喜樂和幸褔,以及永遠的救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