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28期 原住民‧巴萊
字級調整:

乘著夢想去旅行
走上真實的夢想之路
關鍵字:
作者/沈介文 (成大公衛所碩士,中壢教會社青)

2006年2月9日,在家人及教會友伴的陪同下,由父親做了一個簡短的禱告後,我揹起行李獨自走進海關,帶著滿臉的淚痕與對未知的緊張感前往英國,那年我23歲。

決定申請英國的CSV計畫(Community Service Volunteer),社區服務志工時,正在準備學士後醫學的考試,當時同學們都在苦惱要選擇什麼研究所就讀,我卻一頭栽進一週六日的補習班裡,邊上課邊抗拒這種用念書使自己具備當醫師資格的方式。在不斷的自我問答裡,開始拼湊未來的人生圖像,在三十歲後套上聽診器在醫院裡工作,關於婚姻及生育的計畫?我要的究竟是什麼?當醫師是不是朝向更完整的自己前進?

※到英國當志工

在焦慮與迷惘的考前幾個月,為填補這段還不知道要如何轉彎的人生路,以及對外國生活的嚮往,我轉向搜尋一些可以出國的管道;幾次面試後錄取為CSV志工並安排了工作,帶著父母期許,我以為往後的幾個月除了外語能力大躍進外,還能盡情享受異國文化,充滿驚喜與快樂。

但,接到英國社會局寄來描述指派給我的個案的資料時,心裡只感覺:「上帝是鑒察人心的神」,不是因為祂安排了很令人期待的工作,而是祂給我一位「Non-Speaker」的案主。去英國的主要目的就是學英文(面試時冠冕堂皇說的「服務他人」其實不是老實話),偏偏上帝就把學習服事他人變成我的主要功課;為接應回台後的就學時間,只能硬著頭皮接受。感謝上帝讓我當時還有些「憨膽」,若知道在英國當志工的生活這麼辛苦和充滿挑戰,真的會裹足不前。

經過轉機,凌晨在希斯洛機場降落,轉地鐵到滑鐵盧火車站。清早六點的車站充斥急忙上班上學的人群,坐在行李上等旅遊中心開門辦理青年人的優惠證件,真實的異國夢在身著黑、灰大衣的人潮裡,伴著寒冷的二月風撲面而來,打手機回家報平安的第一句就是:「我想回家了」。搭上往英國西南方小鎮的火車後,英格蘭溫和起伏丘陵在陽光裡飽滿動人,我不斷對自己說“It's gonna be fine.”

※困難的照顧任務

一直到使力拖著大行李箱踏上Gillingham月台時,看見坐在輪椅上興奮不已的project,一切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美好溫馨,聽不懂英國腔,服務對象Marcus殘疾比我以為的嚴重,口水流個不停又像隻小怪獸發出奇怪的嘶吼聲。抵達服務地點後,看著將與我成為同事的CSV熟練地灌食再看著Marcus把食物泥噴出,觀看他們用一本充滿數字與圖案的書,猜謎一般地互相溝通,帶著時差的我坐在小房間裡迷惘地不知道為何會答應接到這麼困難的個案。還在茫然時突然聽見他想上廁所,然後德國CSV拎著尿壺進來幫他脫掉褲子,我就坐在那裡安靜靜聽著尿液射進塑膠壺的聲音,沒有人叫我迴避也沒人問我準備好了沒。“Hey girl, you have two weeks to get used to it, then it's your turn to work independently.”(妳有兩個禮拜的時間熟悉怎麼做,再來就得獨自做了。)當時只有一種心情,我無法獨立照顧這個案子,可是父親支付了為數不少的費用才讓我到這裡擴展視野,我不能回頭。

新志工抵達當日,理論上只要好好打理自己安頓下來即可,匆匆小憩一下後我覺得應該積極地面對這份工作,於是下樓表示想幫忙;當值的德國CSV才19歲,很爽朗地把湯匙和茶杯放下,於是我坐上了照顧者的椅子餵食晚餐,每當他吞嚥不順我就驚恐無比,擔心他快被噎死,幾次被咳出的食物濺得眼鏡和臉、衣服都是,他喝茶時若我拿瓶子的角度讓液體流出速度過快,茶會呈現拋物線向前噴射出,一頓飯裡不時緊張兮兮地看他咳得滿臉通紅,不時抓大疊衛生紙清理桌面與地毯。完成餵食後,到九點左右開始進行睡前工作,必須用吊帶將Marcus從輪椅吊起,移動到床上後幫他脫去衣物,重新吊到廁所專用輪椅上讓他如廁,擦屁股、清洗下半身,刷牙、洗臉,回房間再用吊帶再幫他躺回床上;每回使用吊帶將把Marcus移到輪椅時,只要重心或是吊帶位置不夠理想,他便在椅子上坐立難安、生氣到全身發抖很難在椅子上坐得安穩,我和德國CSV兩人七手八腳忙了好一陣子才完成。結束那晚的實習後,我依舊認為自己絕不可能獨立照顧他,但又不能放棄回家;只好自我打氣:「如果前一任的日本女志工可以完成任務,我也可以!」

※工作生活逐漸適應

每日早晨工作前,桌上的聖經帶來智慧與信心的話語,日日祈禱耶和華幫助,賞賜力量與耐性度過工作上的難關,不時提醒要以體貼和溫柔去對待Marcus。感謝 神的幫助,祂使我有能力成為一位好的看護,並有幽默取悅Marcus,成為他所信賴的友伴。在熟悉異國文化與生活環境的同時,工作也日漸上手;當他再度吃飯喝茶嗆著時,我已能自在地快速捏起圍兜承接噴出物,也習慣閱讀表情發覺他的生理需求,握著尿壺可以泰然自若。去超市時不再無從下手,會看電視打發時間,走到店鋪買份Fish&Chips(炸魚和薯條),日漸享受在英國的生活。到週末連續兩日的長時間值班時,就進廚房為Marcus烹煮食物,知道他對其它看護表示要吃「ChiehWen的台灣豬肉」時,心裡難免小小得意。

雖然我料理的方式常引來同棟房子其它看護的玩笑,她們總對於我煮菜時加入伏特加(為取代米酒)很有意見,那些在廚房裡話東長西短兼抱怨的時光讓我快樂無比,能彼此暢談英國社會福利制度,一同感受藍領階級的生活,觀察英國社會的各項,對我回台灣後在研究所學習甚有幫助。無論買菜、與他人對話,可以順暢到圖書館或銀行辦事,每一日都發現更能從容地掌握工作與生活,我為自己可以Real settled down(真正安頓下來)感到滿足驕傲。

※教會的老人家給我溫暖

在鄉下小鎮生活很安靜,沒有友伴也沒有去Pub或Bar打發時間的想法,許多歐、美洲志工都為鄉下生活太無聊飽受困擾。經過痛哭流涕想家、孤單寂寞,我走到巷子尾端的教會,在那裡獲得深厚的祝福。英國教會的老年化與凋零嚴重,教會承辦的play ground(遊戲園)會吸引社區母親或保姆帶幼童來訪,但教會裡沒有兒童主日學和青年團契,我甚至找不到任何一位15歲以上40歲以下的青年同伴;奇妙的是,我和一群老人建立友誼且深獲安慰。某次主日裡我尚困在強烈的想家情緒,禮拜後一位素未謀面的女士走來擁抱我,說異國生活肯定很辛苦,並邀請我到家裡午餐;主耶和華是我即時的幫助,祂給人即刻的安慰。還有其它多次會友家BBQ(烤肉)聚會的邀請、外出健行或野餐。感謝神讓他們慷慨地接納、用愛心及體貼安撫我的孤單,雖然和多數志工的經驗不同,沒有結交各國年輕人、結伴四處旅遊,這群白髮朋友給予我的卻是如此真摯的友誼,深深感謝上帝。

※看見親情 感受愛

由於我認真看待來服務他人的身分,時常以Marcus利益為優先考量,他的養母與我建立很親密的關係,幾次待在她房子一起煮晚餐或促膝長談,明白她為人母的艱難,特別是撫養一位重度殘疾又低社會化心智的男孩,過程時常帶來殘忍的傷害,但她接納並愛他如同己出。她的愛讓我想起父母,聽聞他們在我離家後的不捨,知道父親半夜獨自看著我的blog偷偷落淚;Marcus的母親願意接受兒子急於離家表現獨立的情緒,願意讓一群年輕氣盛只想體驗異文化的陌生人,接手照料她寶貝的生活。他們都按耐住深刻的擔憂,讓孩子可以有獨自伸展的機會;觀看Marcus和他的養父母,想起與自己分隔千里的家人,讓我能夠思考愛的真意,也體會出愛的深刻。

在照顧Marcus的期間面臨諸多挑戰,包括他暴躁情緒、低成熟心智,以及對女性的情愫,好幾次大哭問自己花錢來英國做什麼,但更多時間是咬著牙根忍耐;提醒自己來自台灣,要讓大家認識並欣賞孕育我成長的土地。熬鍊成金的過程充滿心酸、眼淚、憤怒,但成長需要代價;當初對神說要出國擴張境界,神便如此應允我的祈求。

※帶回的是成長與恩典

回到台灣後,帶回的不只是英語能力或是變得更獨立等等禮物,學會在面對困難時用禱告交託,明白往前走就有克服的時候。時常我還會想起在英國的諸多事,那些工作時的驚險與磨練,或是獨自坐在街角享受陽光與咖啡、揹起相機四處走訪的靜謐時刻,仍然鮮活的留在心頭。年幼時期待到異國生活的夢想實現,不只繽紛地令人屏息,同時現實地讓人成長。我看見夢幻的泡泡飄起,卻不覺得它被實際世界的尖銳戳破;我帶著想像走到那裡,將眼淚與努力轉成生命的資產,何其寶貴的恩典。

時常回想起推著輪椅奮力往上坡走的樣子,在英國我的身材算嬌小,推著和我體重約等重的Marcus和輪椅走上200公尺斜坡回家路,著實是辛苦事;遇到下坡也不輕鬆,得使出全身力氣拉住輪椅以免往下衝。每當我氣喘吁吁地走在路上,又迎上路人觀看的眼神,常在心裡吶喊:「我不是從東南亞來的外籍看護,我是志工。」住在白人比例甚高的鄉村裡,一般人可能會推測我是遠度重洋來打工的女性,若有機會解釋我是大學畢業生來當志工,他們便會以肯定的語氣讚美我是位有志青年。對於擔任外籍看護感到尷尬的情緒,意外地困擾我許久。然而,在那裡認識兩位非洲裔的女性,一位為了賺取女兒的大學費用在養老院當護士,另一位則將襁褓滿月嬰兒委託家人,隻身來接替我繼續照護Marcus;她們堅毅強壯撐起家庭的形象,讓我不成熟的心志更顯羞愧。

※體會國際移工的辛酸

回家後,某次聽到父親與友人在討論申請國際看護事宜,當中包括了如何「管理約束」看護的經驗分享,送走長輩後我怒紅著臉、邊哭邊對父親說:「當年你的女兒出國也是做看護,可是從來沒有人管我放假不能和朋友出去玩,或是限制打電話回家的時間。」父親紅著眼眶沉默不已,彷彿首次得知當異國工作者的辛苦。在英國最難受的時候,從不曾在電話裡向他們透露過一絲一毫委屈,卻在聽見各樣管束手段的當下崩潰,我真的希望他們可以同理國際移工的辛酸痛苦,可以體貼同樣為人,國際移工有體力與心力的極限,也同樣有追求幸福快樂的權力。在英國時,社工師嚴格審核每週工作時數不得超過40小時,每月來訪視個案時都會詢問我工作有無需要調整之處;放假時Marcus父母擔心年輕人

同作者相關文章:
走上真實的夢想之路 (第 128 期)
咱來去 Malawi! (第 93 期)
咱來去 Malawi! (第 93 期)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

 (International Cultural Youth Exchange, http://www.icye.org.tw/ ),有英國CSV志工相關資訊。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28 期 原住民‧巴萊 (42-4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28期  2012年  2月 原住民‧巴萊 128
本期主題:原住民‧巴萊
發行日期:2012/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原住民.巴萊
揭開台灣原住民的文化皺摺
從「賽德克.巴萊」談原住民的命運與使命
「賽德克.巴萊」現象的得與失
遇見它者
土地、原住民、永續
弱勢福利vs.原住權利:必須面對轉型正義的原住民族政策
遺忘.再現.西拉雅
追夢的得勝者魏德聖
聽~女人聲音——少妮瑤在唱歌
走上真實的夢想之路
一起來閱讀《那個加利利人的影子》
台灣教會的寓言故事
張七郎與詹金枝
經文筆扎——永恆的生命
當年,仍然理直氣壯
自己的力量自己吃!——建構屬於我們自己部落的書寫灶腳
重新交託——參加同工訓練營有感
女子監獄探訪心得
我看電影《真善美》
一年接一年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