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18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打赤腳的蘭大弼醫師
關鍵字:
作者/郭文隆 (長老,彰基前副院長、董事)

以台語為母語 

1914年出生在彰化的蘭大弼(人稱少年蘭醫生),是蘭大衛醫師和連瑪玉女士在「彰化醫館」服務時所生的長子。蘭大弼童年是在彰化和台灣小孩一起遊戲、爬樹、抓青蛙、釣魚、嬉鬧、摔角(Sio-ian。他從褓襁時即從保母學台灣話,又從父母學習英語,是一位雙母語者。每逢到事情不順、糟糕時,反應上就出口用台語;甚至退休後陪著台灣醫師朋友去看足球賽,當他支持那隊有差錯危險時,他就叫「哇、哭父阿」而不是”Oh ,my God”。

蘭大弼從小打赤腳,不只是和同伴玩,連上主日學,或到「彰化醫館」當小跟班,隨父親蘭大衛醫師看病人、迴診都是這樣。背後是他父親要他打赤腳,希望台灣人小朋友當蘭大弼和他們一樣,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囝仔」。他就因這樣的雙腳,回英國時,為了張開的大拇趾,還買不到合適的鞋子。

蘭大蘭在英國學醫後,到中國福建泉州惠世醫院工作。1951年被共產黨逼迫;離開泉州到香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士邀請他到台灣「彰化醫館」服務。蘭大弼醫師和夫人高仁愛醫師決定先回英國準備,募集物資,一年後他們帶著剛領養的一對雙胞胎男孩Donald和David來台灣彰基服務。

以洗腳精神擔任院長

1964年我到彰基工作,那年蘭大弼院長正好在英休假,過了半年他才回來。我是在美籍物理治療師易德養姑娘(Miss Hilda E. Ilten)所辦的物理治療員訓練班當講師兼翻譯。蘭院長返台因他是腦神經科專家,易姑姑請他為學生上腦神經的解剖、功能和相關疾病。在醫院他常為住院醫師、實習醫師講解臨床個案。這是英國醫學院為訓練專科醫師的方式,年輕醫師獲益良多。

這段時期是蘭院長從事醫院第二期重建院舍的大工程。他每天忙進忙出,為病人看診、為醫院募捐、為新建築設計修訂工程發包。後來他促成美國衛理公會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合作,共同出資重建這個工程。總工程費約一千萬,衛理公會出四百萬。

在新大樓院舍建成之後,蘭院長請瑞士籍在台東服事的天主教蘇德豐神父為醫院禮拜畫一幅耶穌為門徒洗腳圖。蘭院長希望彰基同工學習耶穌為門徒洗腳的精神,為醫院服事病人。

蘭醫師是位頂真(細心)的人。不只在診治病人,在醫院院舍設計也是如此。因有過八七水災淹水的經驗,他就在新院舍第一樓與地下室兩個出入口,設計防水牆和擋水板。在禮拜堂的長板座椅,是他從歐洲某個教會的座椅尺寸記錄下來,因為有人體工學的設計,坐起來舒適。他請製作傢俱的工廠照這個尺寸製作。

在每週四醫院舉行英語禮拜,蘭院長主理時,常以邱吉爾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堅毅忍耐、卓越的領導風範、名言、勉勵醫院同工。有次他以淺顯的話說明佛教的西天涅槃的思想與基督教信仰上帝拯救的恩典不同。這個禮拜堂也是醫師每週醫學研討會聚會的地方。有次為了勉勵醫師尊重生命,她還請了東海大學的老師前來介紹他所喜歡的台灣鳥類給醫師們。

彰基在他當院長時,是彰化地區唯一的教學醫院,有24小時服務的急診室,內科、外科、小兒科、婦產科外又有眼科、耳鼻喉科、放射線科;內外科又分次專科,三間開刀房,也有成人加護病房及小兒加護病房。病人很多,醫護工作人員忙碌亦常。每年農曆過年,春節到了,蘭院長及魏副院長皆主動到院值班,讓台灣醫師同仁可回家和家人團聚吃團圓飯。他是把醫院當家的人,夫人高仁愛醫師是婦產科醫師。那時台灣人生產小孩又多,高醫師常常夜間被叫出來為產婦生產,我的兩個小孩也麻煩高醫師夜間來院為內人接生。

蘭院長特別關心貧窮困苦的人(喪鄉人),在醫院設社會服務部,為幫助這些病人就醫的事。有一次東埔教會託人轉告蘭院長,有一位青年是登山嚮導,因帶領日本登山隊上玉山,在走獨木橋時摔斷脊椎,半身癱瘓沒法就醫。蘭院長把這個病人帶回來讓我們物理治療為他復健。後來這個病人可用支架,或輪椅行動。有個機會,他到南部雅歌風琴廠當調音師。 

在社區中開拓教會 

蘭醫師夫婦住在彰化南部「番社」(光南里)。附近居民是他們蘭家三代的朋友,隔壁阿明家是他兒子晚上爬過磚牆去找的玩伴。Donald跟我說,他們兄弟兩人常常吃過晚飯就爬牆過去顧家找阿明,又在顧家吃一頓。蘭院長有次要去登玉山,就找阿明一道去爬山。這裡的居民常在蘭寓外面網球場練習舞龍。有次他們來為蘭媽祝壽舞龍,蘭醫師在他們舞龍結束,也如台灣禮俗,包一個紅包塞到龍嘴,謝謝他們。1980年當蘭院長榮退帶蘭媽返英時,熱情的鄉親以舞龍的盛禮從蘭家送到醫院,又乘車送到桃園機場。

「番社」這個社區小孩很多,蘭醫師、高醫師就開放自家,為這些小孩開辦所謂野外主日學。教他們唱歌、遊戲、講聖經故事、看幻燈片又學英語,後來有一兩百個小孩來參加。蘭醫師則為高中生開英文查經班,這就是蘭大衛紀念教會的開始。我到彰基服務是先到彰化教會服事一年左右,而後受邀到蘭大衛紀念教會和他們同工,教導小孩、帶領青年。在1965年教會正式成立後,1966年蘭醫師、高醫師和我被選為第一屆長老,同時任職在這個教會,和教會兄弟姊妹共負傳福音的軛。

蘭醫師為這個教會立下不只是教會的大方向,他更用心為新禮拜堂設計。起初他有個構想希望這個教會不要很大,是家庭式,所以他先找蘇天明牧師的兒子學建築的來設計一個方型的禮拜堂。後來因周桂福建築師設計彰化教會新禮拜堂,蘭醫師和他溝通他的理念,認同東方藝術、文化,希望設計一間具有東方建築特色的禮拜堂。

這個原來是如森林小學,主日學小孩坐在用竹桿製作在樹下的板凳上課。後來借用一間土埆厝的倉庫當禮拜堂聚會。而蘭醫師託周桂福建築師設計的新禮拜堂於1971年建築完成。在「蘭醫生樓」的西邊草坪上一間八角型具東方特色又有現代感的新禮拜堂,成為社區的教會聚會的地方。

教會一直與蘭氏家族保持密切關係。1984年蘭醫生媽百歲誕辰,教會和彰基辦一系列的祝壽活動,將「切膚之愛」的故事廣傳於社區、學校;又組六十人的祝壽團前往英國為蘭媽祝壽。

1980年蘭醫師、高醫師榮退返英前,謝陽一牧師提議設立他們兩位為名譽長老;教會於1986年蔡三雄牧師為返台的蘭大弼醫師、高仁愛醫師補設立為名譽長老。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教會的寓言故事 (第 128 期)
打赤腳的蘭大弼醫師 (第 118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8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36-4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8期  2010年  6月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118
本期主題: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發行日期:2010/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地球憲章
超越哥本哈根:回應《地球憲章》
多元與差異:從結構性多元主義觀點看環保運動的困境
從地球憲章反省台灣的土地開發政策
深耕台灣 相遇原鄉──台灣生態關懷者協會與地球憲章十周年
環境運動的轉型與昇華:「守護白海豚」國民環境信託的緣起
用我們日常生活的消費來改變世界!
新女性與新大地──露瑟(Rosemary Radford Ruether)的神學追尋之路
打赤腳的蘭大弼醫師
加爾各答街頭孩子教我的事!--長老教會青年普世交流心得
和平環保 徒步環島
一堂日語學校的作文課:我的夢想?
從《阿凡達》看科技與自然對立的迷思
《為巴比祈禱》影評二則
神掌權s
從一則徵婚啟事說起
司馬庫斯櫸木事件無罪宣判的啟示
荷蘭人帶h3 咱e台灣話(1)
大學生的貧富現況與未來想像
沒有錢,就不能回應上帝的呼召?
與神相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