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在我們的信仰傳承當中,被告白為「上帝的話」,但是在這麼多不同的作品裡,不同的神學取向自然會有不同的偏好。在解放神學家的眼裡,舊約聖經當中最被重視的就是出埃及記,因為出埃及的事件就是上帝解放奴隸的典型;至於新約聖經的部分則首推路加福音書,雖然基本上不管是從哪卷福音書的觀點,耶穌都很容易被定位為「解放者」;然而路加福音還是受到解放神學家的青睞,原因除了路加比其他福音書有更多次提到弱勢者(窮人、罪人、病人、婦女……)之外,重要的是他兩次引用了以賽亞書61:1-2作為耶穌身為彌賽亞(受膏者)的工作說明(job description):「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4:18-19,另參照7:22-23)。路加福音書也因此博得「給邊緣人福音書」的美名。
但這樣的一個充滿詮釋意味的標題,卻很容易讓人誤解路加福音書的真正意圖,畢竟這樣的標題意味著:路加福音書內所載的信息內容主要是為了邊緣人。邊緣人(窮人、病人、受壓制的人……)需要脫離目前所在的景況,這是解放最基本的理解,這要是古今所有的解放運動所揭櫫的理想大旗;然而,每個解放運動所無法迴避的是HOW的問題,即:要如何才能達到所追求的理想。例如:路加福音書裡,馬利亞與以利沙伯會面時所唱出的「尊主頌」(路1:46-55),列舉了上帝所要成就的拯救,包括「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第六章的平原寶訓中,四組福禍的對立,更挑明貧窮/富足、飢餓/飽足必然面臨翻轉的情境。這種將現有的社會與價值結構徹底顛覆的理想,不也正是共產主義的信徒在蘇聯、中國、拉丁美洲進行無產階級革命時所揭櫫的理想嗎?然而這種企圖藉由武力與政治手段達成解放目標的運動,結果只是造就了一個新的統治階級,整個結構的壓制與剝削依舊,甚至更加殘暴。顯然路加福音書的作者,身為一位宗教家,並不會如此天真地認為:只要將統治者推翻,美好的日子就會來臨。那麼,他/她又是怎樣認為呢?以下將從路加福音書的結構來認識作者企圖藉著故事所表達「讓上帝的拯救實現」的方法。
※救恩 — 上帝主動釋出願意赦免的信息
無法否認的是:不管是哪一卷福音書,都是以耶穌的受難作為上帝拯救行動的高潮,並且將整個焦點集中在耶穌的十字架;然而不同的福音書也描繪出不同的神學景觀。海頓著名的神劇「十架最後七言」,將四卷福音書中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七句話編在一起,作為受難日彌撒的用途。這樣的方式在崇拜、默想當然有其無法取代的意義,但卻也造成我們研讀個別福音書時的困擾。
我們簡單地查閱這七句話的來源,便會發現他們並不是平均分佈在四卷福音書裡,而是馬太、馬可共用「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這一句,其餘路加使用三句,約翰使用三句。換句話說,每個福音書的作者藉著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話,企圖表達出不一樣的十字架神學。路加福音書的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第一句話是「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這句話闡明的是:耶穌十字架所展現出來的救恩就是「上帝主動的赦免」。路加所強調赦免的主題,也在他/她改寫婦女以香膏膏抹耶穌的記事上(路7),路加改變了這位不知名婦女的地位(在馬可她原本是膏抹彌賽亞的人),讓她成為「有罪的女人」,因此所能膏抹的自然是腳(而不是頭);整個故事也在「愛與赦免」的主題中結束。
※悔改 — 人們對上帝赦免最適切的回應
在十字架上耶穌所說的第二句話是回答那位同釘且悔改的犯人,「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雖然,救恩是起源於上帝主動拯救的作為,但在路加的想法裡,人還是必須有所回應才能得到此一救恩。而這個回應就是「悔改」,也只有悔改的人才配得救恩。因此,耶穌的十字架旁的兩個犯人就成了對照的範本。
悔改的主題在路加福音書裡一再被強調,不僅施洗約翰在曠野傳「悔改的洗禮」來預備主的道路;就連耶穌自己說明自己的使命時,路加也在馬可的版本增加了悔改的字樣:「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2,比較可2:17、太9:13)。在迷羊的比喻裡,耶穌將那隻被尋回的羊說是「一個罪人的悔改」(路15:7),而馬太用的是「失喪」來說明同樣的情境(太18:14)。在路加特有的經段(13:1-5)裡,耶穌以被殺害的加利利人以及被西羅亞樓壓死的人為例,兩次警告「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就連耶穌升天前交代給門徒的使命也是「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到萬邦。」(24:47)
對路加福音書的作者而言,上帝拯救的工作就在上帝赦免的邀請,與人們悔改的回應交織中來完成。
※分享 — 悔改的具體行動
雖然,每卷福音書在耶穌的信息當中都包含了悔改,卻沒有像路加那麼強調這一個主題的。路加不僅在上述的經節當中,特別強調悔改與福音信息的關係,他更是以具體的行動來凸顯悔改不僅僅只是心意的徹底回轉(雖然悔改這個動詞就是「回轉」的意思)。
只有在路加福音,我們才能看到施洗約翰在「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新相稱」(3:8)的警語之後,更進一步與聽眾有深入的對話來解答「我們當作什麼」(3:10, 12, 14)的問題。路加藉著這樣的對話,強調了悔改是要有具體的行動來「證明」的,且每個不一樣情境中的人有不同的具體要求。其中以「眾人」來代表一般的情境,重點在於「分享」,有衣服與食物的要與沒有的人分享。其餘兩組(稅吏與兵丁)則是談論到權力的使用:權力不可以使用來創造自己的利益。這種具體行動的要求在往後的故事中也再度出現,並且都和永生的獲得有關。耶穌說了「好的撒馬利亞人」的故事是因為有一個律法師問他「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10:25);另一處則是一位富有的官到耶穌面前,問的也是「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18:18)
對於分享的強烈要求是路加福音書最大的特色,在上述的兩個故事裡,雖然程度上有差別,但「與需要的人分享」都同時被強調。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裡,成為好鄰舍的要件是:面對需要的人時是否「動了慈心」(10:33),因為動了慈心正是浪子故事中父親面對回家的小兒子的反應(15:20)。這種模仿上帝慈悲的作為,正是路加認為一個投身於上帝國運動的人所應有的:「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6:36)當人們願意悔改,進而模仿上帝的慈悲彼此對待的時候,人們就願意以分享建立關係,「有的」與「沒有的」之間不再有界線;權力也不再是轄制與剝削的工具,而是被用來服事,上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