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9期 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面對在美、日文化邊界擺盪的新族群
關鍵字:
作者/陳秀芬 (現為東南亞神學院神學碩士班學生)
※ 搖擺不定的社會價值觀
  信仰的處境總是在邊界上,有時在聖潔與罪惡的邊緣游移,有時在簡樸與奢華戰場上相爭,有時是內在的道德感與外來的誘惑互相拉扯,有時是教會倫理與世俗習慣間的徬徨。台灣教會內的基督徒生活,也不斷在邊界上擺盪,政治的不確定,使基督徒也面臨了釘根與移民之間的選擇;教育制度的僵化,法治社會的脫節,使父母不得不考慮親子分離、孩子留學國外的可能性;日本殖民文化的殘餘,美、日流行風尚的侵入,使各種年齡層的族群,大至政治觀點、社會價值,小至生活品味、文化娛樂,也都在美、日的流行價值之間做多方的沉溺與吸收。
  
  身為台灣的基督徒,我們應該對這種邊界處境有所觀察,意識到其中的困難與危險。雖然外來文化與風尚帶給台灣社會、經濟新的覺醒與刺激,但是若基督徒比外邦人有更嚴重的鄉土認同之失落、對台灣缺乏“根”的感情,基督徒的價值觀更容易被潮流所衝擊而搖擺不定,物質上的世俗化程度比外邦人更深、更投入,那麼,我們無法在台灣人民的面前作上帝的見證人,這是不用懷疑的。眼前種種的美、日流行文化之沸騰現象,我們可以怎麼面對?

※ 被壓抑、束縛的台灣青少年
  也許我們必須從最通俗的電視文化談起,日本偶像劇會席捲台灣青少年的市場,自有他獨特、優渥、充滿競爭力的條件,不只是日本演藝界包裝偶像明星的神奇能力,吸引了追求偶像崇拜的青少年心靈,其針對時代處境的真實狀況,大膽描寫隱藏在道德倫理背後的禁忌話題,更是強烈的滿足了新新人類的好奇心。不可避免的是,教會的青少年也搭上了日本偶像劇的列車,反叛傳統教育理念的「麻辣教師」反町隆史所以會風靡全台,是因為他成為當代向專制威權挑戰的代表,他帶領學生向虛偽、功利主義、犧牲學生利益的教育當權者吶喊;而「魔女的條件」中的高中老師松島菜菜子,愛上了親子關係失調的叛逆學生瀧澤秀明,則呈現了青少年缺乏家庭關愛與親人的認同之後,追求自主性與反社會主流價值的現象;至於「神啊!請再多給我一點時間」,中日混血兒金城武以超越一般人的勇氣,接納因為“援助交際”而得愛滋病的女友,似乎在呼喊著:將倫理教條、社會道德卸下,犯錯的人需要的是“愛與支持”。

  真實呈現市井小民的生活內涵,將引人爭議與關懷的話題戲劇化,應是日本偶像劇令人著迷的原因。日本的流行文化其實緊跟著美國的風向,而日本戰後第二代的年輕人更是瘋狂的崇洋,十八歲的宇多田成為最高收入的女歌手,跟她的移民護照與哥倫比亞大學學生的身分有密切關係,安室奈美惠的混血氣質與狂野,正擊中了聽眾對自由、個人主義和解脫禮數教條的渴望。台灣的年輕人也有平行與相似的慾望。華裔、不太會說國語、西化很深的李玟,被狂熱的本土辣妹仿效,洛杉磯長大的王力宏、陶吉吉,在充滿創造性、鼓勵性的教育環境中爆發了創作潛能,他們被歌友迷戀的追逐,其實凸顯了被壓抑、束縛的台灣青少年,嚮往解放、發揮潛能、依興趣發展的生長環境。

※ 藉機將流行文化導入信仰
  我不會禁止青少年認識這些流行文化的背景,甚至他們應該知道,橫掃台灣教會界的敬拜讚美團隊的“讚美之泉”,是一群移民和台裔留學生的組合,他們有些作品比台灣人更有鄉土意識,更具有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感,真是奇怪了,離鄉反而思鄉,離家反而戀家,作個異鄉人,反而思念黃昏的故鄉,只可惜,他們人不在台灣。我也會告訴孩子,你們所崇拜的陶吉吉是單親家庭長大的,他能突破逆境是因為有主耶穌的愛,他緊握金曲獎最佳歌手獎時,向觀眾說:「願一切榮耀歸與耶和華上帝!」

  我們不必責怪美、日對台灣的文化殖民,因為我們的電視文化太墮落了,虛無飄渺的瓊瑤式劇本,未能掌握時代的脈動;鄉土意識的題材有時又流於粗俗的家庭恩怨,在無法找到適當的娛樂替代品之前,青少年被日本偶像劇、美日流行歌曲吸引是不足為怪。身為輔導者,如果不接觸這些通俗文化,大概無法與青少年作思想的溝通,更別說要扮演過濾與引導的角色。在無法防堵、又不能全面抽離的環境中,若能藉機將這些流行文化的素材,放入信仰或聖經課程的討論內涵,不但能吸引他們的興趣,也能教導他們以信仰為基準,去分辨生活周遭真正的誘惑,同時喚醒他們觀察時髦的文化,反省台灣媒體與傳播界的腐化傾向。

※ 棄守台灣的心態不可長
  再來我們必須討論美國文化的入侵。每年寒暑假,寄學、留學海外的教會子弟,就會光鮮亮麗的在台灣的母會出現,有人說這些孩子“亮”了起來,有人說他們充滿西洋人的“氣質”,也許是頭髮的顏色較燦爛,也許是言談間有英語的詞彙,總覺得他們少了原有的“鄉土之氣”。父母說他們脫離了依賴性格變得獨立、成熟了,孩子則說美國的教育制度有彈性、具鼓勵性,使他們的前途較為寬廣、有選擇性。數不盡的益處聳動著教會的青少年,也煽動著正為孩子前途焦慮、憂愁的父母,於是大批的移民潮、留學潮在教會內風起雲湧,基督徒父母不是加入“空中飛人族”就是“台獨”萬歲族。可預見的是,崇洋的風氣會逐漸加深,西方文明與風尚在正式與非正式中傳遞給台灣,鬆散的婚姻關係解構台灣人所看重的家庭價值觀,個人主義也破壞緊密的人情網絡,對性的開放更是讓人膽顫心驚。此外,腳踏兩國邊界的人,對現實環境的隔離感也會比較濃厚,如果帶著隨時棄守台灣的心態,那與當年高喊反攻大陸、不願認真耕耘本土的國民黨有何差別?

  盼望我們在美、日邊界上擺盪的朋友,能夠認清自己的處境,千萬不可對台灣有不必久留、不須耕耘、不想等待果實成熟的過客心態,那種意識將會深深的戕害著我們的“故鄉”。當我們要喚醒信徒對上帝的真實倚靠,那種對此地沒有歸屬感、對現時不覺安穩、對未來感到焦慮的心境,也會摧毀著我們對上帝的信。當我們努力追求樸實的信仰生活之時,我們是否應該棄絕一種“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虛榮心態,願意好好參與耕耘這塊土地、這個家鄉、這個母親的懷抱。我們也應該提醒留學生或小留學生,逃離台灣的教育枷鎖不應該是正確的留學心態,追求真理的知識和奧祕,無論身處何處,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有朝一日,無論你選擇根植何處,要記得認同那塊土地,回饋栽培你成長的環境,更要榮耀上帝所賦予你的自然、天生的源本故鄉。

※ 尋求心靈棲息之處
  卡爾.巴特曾說:「教會需要、將來也永遠需要自我思考和自我矯正。」因為他知道:「基督徒會搖擺於律法性和反律法的放浪主義之間,會搖擺於敬虔主義和熾熱的行為主義之間,也會搖擺於保守的和革命的態度之間。」

  我們可以清楚的認知到,今天教會的青少年搖擺於美、日、香港的異國流行文化之間,也搖擺於保守的道德倫理與世俗的生活之間……甚至,大人們也穿梭於熱門的移民航線,也搖擺於個人利益優先與為上帝獻上自己之間。我們該思考一下,我們永遠的家鄉是在何處?是落杉磯的寬闊庭園、澳洲的黃金海岸,或是天上那永存的房屋、新的耶路撒冷城?也該問問孩子,什麼是他們生命中永恆的價值?是沉迷於木村拓哉所主演的「美麗人生」、嚮往酷斃的湯姆克魯斯所演的「Mission Impossible 2」,或是追求耶穌所賜的喜樂、平安以及所盼望的永生國度?永遠追逐異鄉的浪漫,我們就永遠找不到滿足的心靈棲息之處,就像德國存在主義作家赫曼赫塞,在流浪的衝動與對家的渴望之間搖擺、晃盪之後,在美麗的瑞士南部阿爾卑斯山麓的堤契諾定居,卻仍然無法逃離一顆飄泊的靈魂:

  匆匆,啊,安詳時分瞬間即至
  
  我也將隨之歇息,頭上

  美麗孤寂的森林作響

  即使在此地,我仍是陌生的異鄉人。 ——赫曼赫塞
同作者相關文章:
大誡命還是大使命?—對長老教會宣教現況的幾點觀察 (第 107 期)
相愛不一定能結出幸福的果子! (第 97 期)
互惠、互助的兩性共事 (第 61 期)
面對在美、日文化邊界擺盪的新族群 (第 59 期)
與耶穌一同靜默禱告 (第 54 期)
耶穌那孤獨的身影! (第 49 期)
悔罪之詩 (第 47 期)
少 年 口也! 請 愛 我 們 多 一 點 (第 42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9 期 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21-2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9期  2000年  8月 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59
本期主題:哈族傳奇——時下流行文化的探討
發行日期:2000/8/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上帝存不存在?
編者的話
追逐真我或失去真我的世代——流行文化之社會意義探討
哈X瘋!?!
我是日劇迷
你是哈日追星族嗎?
我的哈「日本綜藝節目」經驗
哈日風之電玩
日本卡通及玩偶飾品
噢!我是莉香——日本漫畫與偶像的關聯
別人的東西永遠比我們好
「哈啦」-教會的態度與回應
面對在美、日文化邊界擺盪的新族群
懷念伊天賜牧師
喝咖啡——現代人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咖啡,人文,連鎖店?
教會刺繡
哥哥在哭泣
開拓魚池,數算神恩
智慧的語言
當男人離家出走時
基督徒可以參加成年禮嗎?
絕處逢生
實習手記
打造樸實的婚禮
建立愛的教會——不只是青年,更是全面性的關懷
重建這一代青年失落的心靈
基督教改革宗藝術的「象徵」意義與方法論性格
我的大學教會團契生活
生命中的改變
神研班心得
她是我媽媽,我愛她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