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48期 參與主所造的美善世界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共享經濟的世界
生態環保的出路
關鍵字:
◎ 作者 /柯玉佳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 財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共享經濟的概念
 
「共享經濟」可謂近十年來熱門的商業名詞,主要概念為將閒置資產做更有效的利用,其所衍生的新商業模式已藉由網路與資訊科技的進步而蓬勃發展,最顯著的例子便是Uber所標榜的車輛共乘服務,它是2009年於美國舊金山所創立的科技公司,利用新科技創造快速的媒合平台、叫車系統,將私家車閒置資源即時提供給有需求的乘客,讓自有空車獲得更有效的利用、提升其經濟價值。然而Uber所帶來的新共乘運輸服務顯然對於既有計程車的營運與市場造成偌大的衝擊,涉及法規爭議包含駕駛資格、營運許可、乘客安全考量等,台灣和其他有Uber營運的國家或城市一樣面臨類似的衝擊與挑戰,儘管如此,這新興共享服務模式所創造的效率與便利仍為許多使用
者所青睞。
 
其實,像這類車輛共乘的概念應用早在「共享經濟」口號盛行之前就已存在並行之有年,如早期有些交通不便的偏鄉地區,有車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家長因車上仍有空位,便協同載送鄰居或親友的孩子,以獲取相應的油錢分擔,有效利用閒置座位。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發達,許多共乘媒合的線上社群便應運而生,例如網站式的「低
碳共乘網」、電子佈告欄系統的「PTT car-pool看板」、Facebook臉書上的「共乘台灣」等,針對城市之間較遠程的交通,集結了共乘的供應方與需求方、成為供需配對的平台,一方面讓車輛上的空位有更好的經濟利用,一方面也減少路上的空車率、降低車輛燃料使用,以致廢氣排放減量、促進空氣汙染的改善。
 
共享單車
 
另一個較為熟知、使用族群較廣的例子是「共享單車」,目前世界各大城市幾乎都有一個以上的共享單車營運系統,如英國倫敦的Santander Cycles、美國紐約的Citi Bike、台北的uBike微笑單車等,儘管共享單車常常打著「共享經濟」的名號大張旗鼓,但其認定上與共享經濟之傳統定義仍有爭議,主要在於該單車為平台企業所購置擁有,而非個人私有單車之使用分享,充其量可視為傳統車輛租賃服務之轉型。然而共享單車的主要訴求之一,「解決城市通勤的最後一哩路」,對於環境保護仍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以共享單車連結住家與車站、及車站與工作地點的交通,鼓勵通勤者多搭乘公共運輸系統以減少車流量、排除市區交通的壅塞,並藉此提升市區空氣
品質。
 
中國共享單車泡沫化
 
因著網路與行動科技的進步,透過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App、GPS定位系統、加上電子支付的便利性,在過去五、六年間,共享單車的新興商業模式在全球各地迅速擴張,然而在一些制度法規跟不上的城市或地區,卻帶來偌大的負面衝擊,如近年中國許多大城市便出現共享單車泡沫化的現象,許多新創公司為搶占共享單車市場大餅,紛紛增資擴大營運規模,在法規不夠完善及低技術門檻的清況下,單車供過於求加劇惡化,中國數百萬輛單車充斥著各大城市的街道,市場占有率前幾大單車公司因獲利空間壓縮而減少營運規模、甚至宣告破產倒閉,致使各地方政府必須接手處理大量廢棄單車的爛攤子,好幾處堆放廢棄單車的「墳場」就有數個足球場大小,以結果來看,這樣的共享單車顯然與共享經濟的原則背道而馳,反而大量生產製造單車加劇消耗自然資源,所廢棄單車更是造成生態環境的損害。
 
浪費與共享的反差
 
「循環經濟」是近十年來為促進生態環保的新興倡議,主張透過重新設計去除產品或製程所造成的浪費和汙染,增進材料與產品的循環回收再利用,並重建永續的自然生態系統。其中「共享」即其工業循環的核心概念之一,藉此提升產品或資產的使用率,以減少生產製造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廣義而言,這「共享」多多少少已實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筆者近年在英國求學期間便深刻見證浪費與共享的反差,浪費的情形出現在學期結束宿舍關閉前的搬遷期,尤其是碩士研究生宿舍,可能因為英國碩士學制只有一年,許多國際學生於畢業後便離境回國,而過去一年所購置的生活用品、家電器具等,常常來不及或不願轉手處理,導致每年宿舍關閉前一週的垃圾收集子車區域均堆滿大量的丟棄物,其中有許多用品器具仍功能良好,就筆者所知,宿舍管理單位鮮少有任何回收再利用的機制,通常由垃圾清運公司直接丟棄處置,著實縮短產品使用壽命、造成自然資源的浪費。
 
反之,筆者於同期間亦親身經歷「共享」的好處,發生在筆者所參與的英國教會和華語團契(當時由總會差派之台灣宣教師—鍾淑惠牧師所支持),因該教會與團契位處大學校區、長年關懷學生工作,同時對於環保議題亦相當重視,成為留學生的資源共享交流平台,在每年的宿舍搬遷期前後,教會團契的儲藏空間、甚至宣教師的家裡都會堆滿畢業學生所留下的器具用品,待新一批學生到來,繼續傳承共享、延續產品的使用壽命。一個特別的例子是筆者家庭共享使用了一位英國教會老奶奶所傳承的嬰兒床,至少從她的兒子就開始使用、到她的孫兒、到教會其他家庭,加總至今可能已歷經四十多年的共享使用,盼能繼續延續傳承,發揮該嬰兒床最大的使用價值。
 
共享網路媒合與配對
 
從上述例子不難發現一件物品能順利延續共享有賴於使用者的愛惜維護,共享的經濟利益可大可小,但其成敗的關鍵之一是共享使用者之間的信任程度,不論被給予「使用權」或「擁有權」,若在使用過程中能珍惜愛護、盡量減少損壞,在分享傳承時亦提供完整的物品資訊(如可接受的損壞處等),便能提升使用者的信譽、增進共享的意願。或許過去共享的活動較常存在於家人親友、同學同事、教會團契等信任程度較高的社群,然隨著科技的進展,共享的網絡擴展超越既有信任圈,參與者之間的信任建立便成為一大挑戰,像是目前許多共享經濟平台皆有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評比機制,如提供共乘服務的司機若獲得較好的評比,則較受共乘需求者的青睞。
 
為有效利用物品和資產的閒置或剩餘價值,以改善工業革命以來大量生產、過度消費對自然資源的耗盡、以及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共享經濟」可以成為重要的「出路」之一,因著網路資通科技的進步,共享媒合已從實體延伸拓展至虛擬社群平台、亦加速供給與需求的有效連結配對,然而相應法規制度的規範(如前述Uber共乘與中國共享單車泡沫),以及共享社群參與者間的信任建立,將會深切影響「共享經濟」是否能有效成為生態環保「出路」的關鍵,期盼讀者能持續關注、亦親身參與共享。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從淨零排放、能源轉型淺談能源自主的參與 (第 465 期)
主題探討/共享經濟的世界 (第 448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48 期 參與主所造的美善世界 (7-17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48期  2020年  7月 參與主所造的美善世界 448
本期主題:參與主所造的美善世界
發行日期:1900/1/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珍愛世界
幹事的話/凝視萬物懷抱的美善
主題探討/管家?管佳?-管家倫理的挑戰
主題探討/經濟開發下的生態關懷 動物篇
主題探討/經濟開發與雨林的破壞
主題探討/美麗的礦產與哀愁的土地
主題探討/共享經濟的世界
婦女新眼光/哥林多前書(三)
人物專欄/長女之母 龔瑞珠
肢體交通/心靈故鄉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幸福家庭徵文/單親家庭路上,主一路相伴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主愛讓我們相連結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部會辦理活動報導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同心協力、合一的靈
悅讀繪本/《未未:身體的界線》繪本介紹
舉起祈禱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祈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